经营管理
Operation Management
“新基建”赋能我国数字内容生产与传播
陈 梦
【摘要】在“旧基建”的前提背景下,“新基建”概念在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建设力度更大,而且对“旧基建”进行了“补短板工程”。依托于信息科技的物质基础建设,“新基建”的逐步完善不仅对经济产业优化升级起到了推进作用,也为我国数字内容生产与传播提供了相应契机。
【关键词】新基建;数字内容;传播;生产
“新基建”,全称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概念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此会议中首次出现了“新基建”的概念雏形。后至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最新权威版本,该版本解释道,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建,主要是指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基础设施及算力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建,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建,主要是指支撑科
学、技术、产品研究的公益性基础设施。[1]总体来看,“新基建”主要打造的是新技术、新融合和新引擎这三个关键应用点,其中夯实技术基础是整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后两者得以顺利实施的理论前提。
一、新技术+虚拟主播
在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新基建”概念也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和新闻客观规律,衍生出不同于以往的空间智能生产及技术传播特。当下跃入荧屏的虚拟主播便是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传播平台融合而生的产物。
(一)技术应用方面
AI(Artificial…Intelligence)虚拟主播,是将语言合成、图像处理、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与2D、3D 等互动显示技术结合而成的能够从事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非实体主播。尽管“虚拟”“合成”作为两项不同的技术门类仍然存在细微的差别,但二者都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脸关键特征提取、检测以及唇语识别、情感迁移等技术手段,综合运用语音、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的联合建模。[2]而人工智能的崛起,无疑加速了技术与人的融合进程,表现为技术更深、更广、更即时地嵌入身体,传播主体从掌握工具的自然人转变为技术嵌入身体的赛博人,又使经过虚拟合成的人像可以完全摆脱人类生理层面的限制,不间断地进行信息输出,兼具着媒介在场与传播离场的特殊功能。
(二)传播应用方面
“5G+AI+媒体”是虚拟主播进行信息输出的基本方式。随着第一位日本虚拟主播(Vtuber绊爱)的迅速走红,大量自媒体及企业纷纷进军虚拟主播行业,2018年12月这股热潮席卷B站并衍生出VUP(虚拟UP主)的概念。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国内外虚拟主播纷纷进驻B站,虚拟主播行业日益呈现出井喷
—————————
2023年小年是哪一天[作者简介]陈 梦: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92视 听 界·2021 年第1期
经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
发展态势。尤其体现在新闻播报、带货直播、移动短视频、动漫电影等诸多新媒体传播领域中,AI虚拟主播蓬勃而起,应运而生。以“初音未来”(粉丝量过千万)为代表的日本知名虚拟歌手在各大平台APP 上均有入驻,为虚拟主播的整合营销提供了全新的商业契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虚拟主播人数仍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二、新融合+空间生产
20世纪90年代初,赛博空间(Cyberspace)——由空军发现并经由嬉皮士改造——成了数百万合法操作者可通过个人买得起的硬件进行访问的东西。[3]在赛博空间乌托邦式的想象中,众多数字劳工可以尽情遨游在各大媒介内置的虚拟空间中,且不需多加思考。而自21世纪融合型媒介面世以来,用户进行个人信息传输的途径日趋增多,也为媒介的空间化生产创造了更多可能。
(一)技术融合生产
“5G+”是信息技术与新基建概念的核心融合点,这种融合发展趋势必将促进大数据微云台、“智能+”等新型技术的普及应用,为行业内部的深度融合、跨行业间的整合出版奠定基础。[4]2020年6月6日,在5G发牌1周年线上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5G在新基建中起到了领跑的作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支柱”[5]。伴随着疫情防控与云录制的勃兴,应国家加速发展“5G+工业互联网”的要求,2020年两会的新闻信息发布采用了5G信息互联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进行了融合式报道。为了更好地传达会议信息、解读最新政策,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实时发起5G云直播、5G云连线、5G云会议等方式,应用5G+8K、5G全息投影等实时传播技术,以“视频+文字+分享”的方式在微博平台不断刷新两会关键热词,成为网络用户关注的舆论热点。
(二)媒介融合生产
…………虽然计算机生成空间是一个伴以独立、虚拟化概念的赛博空间,但在虚拟世界隐匿着的人却
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是真实存在的物质实体。随着人机交互传播模式的日渐普及,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微博、、微视频为信息终端的新兴媒介,通过整合有效信息资源和传媒技术,不
断创新新闻报道方式,逐渐形成“两微一端”“三微一抖”的新媒介矩阵。在传播方式上,各媒体以党媒为主心骨,以融合性基础设施为技术依托,通过移动短视频终端设备,发布Vlog新闻、创作微视新闻或虚拟主播等特新闻播报方式,结合新媒介矩阵的传播特性,充分利用第三方媒介平台的技术优势,将新闻看点与新闻专题相结合,使通讯与资讯既相得益彰又相映成趣。[6]如《饼叔追两会》与《主播说联播》等微视栏目在抖音、、微博等多个移动终端登陆,引发网络用户成百上千次的话题热议和分享转发,构成了以新媒体为中心、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型网络矩阵式传播。
三、新引擎+信息输出
近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关于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的扶持举措,从全民扫码助力抗疫防疫到“云上办公”推动复工复产,加快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要求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一)数字经济与新闻生产
安全带扣分在新闻生产领域,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也成为数字经济与新闻媒体的关键结合点。由新浪科技推出的
《21数据新闻实验室》栏目,“新浪舆情通(大众版)”等数据分析系统,通过专业化的信息筛选和数据挖掘,满足了不同用户对新闻信息及数据收集的需求,从而共同助推数字经济的实体化发展。除此之外,线上推广是之于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扩散的最有效途径。网络媒体通过组织短视频资源,在线上平台发布“H5交互新闻”“VR/AR新闻”“AI新闻”等信息,将新闻报道与虚拟现实完美结合。且自“中央厨房”和“媒体大脑”的新闻传播渠道不断拓宽以来,我国主流媒体又应用无人机、人工智能、图片处理等新型传播技术,丰富新闻的可视化途径,为网络用户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不间断刷新网络用户的感官视野,为重现智能自动化愿景再添助益。
(二)新闻传播与跨行业应用
有投入必然有产出,“传播”是生产的目的。在万物互联背景下,直播带货成为当今用户购物消费的最便捷渠道。而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新闻媒体也逐渐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紧跟
93
视 听 界·2021 年第1期
经营管理
中国十大床垫品牌Operation Management
时代脚步,共助产业升级。2020年5月,央视主持人康辉、朱广权、撒贝宁、尼格买提,走进北京国美门店,开启了“国美央视新闻直播专场”。应用网络媒介与5G移动热点的结合技术,用户可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国美美店小程序、拼多多、京东、抖音等平台实时在线观看、下单购买。本次直播,央视新闻、国美电器实力带货,实现了新基建技术与新闻直播、实体经济的多项融合。此次国美与央视新闻合作,将直播带货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了产业供应链和规模优势,将复工复产与扩内需、促消费结合起来,满足用户被抑制的消费升级需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带动家电消费回暖,这是我国主流新闻媒体应时局之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综合运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从而创新传播方式、大力推助疫后经济复苏的有益尝试,缓解了由疫情带来的供给缺失等问题。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新基建”概念在我国数字内容生产产业的应用分析不难看出,虽然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举措,但事实上,“新基建”概念的提出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无论是新融合带来的新机遇,还是新引擎带来的新转折,技术,作为过去与现在、现在与未来的交融点,其初衷与目的都具有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原初意义。且就概念本身来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技术变革的要求正是希冀布展出一幅符合受众心理预期的媒
介景观,使之不负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对于科学技术的期待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会努力地为每一独立个体或体集合提供可与之对应的互联记忆,使之既源自技术又回归于现实。
注释
[1]李瑶.新基建,来了[J].党员文摘,2020(7):9-11.
[2]李颖,蒋启迪.新时代AI与播音主持的融合创新[J].传媒,2019(9).
[3][德]托马斯·瑞德.机器崛起:遗失的控制论历史[M].王晓,郑心湖,王飞跃,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家长给孩子的评语[4]子铎.新基建:“融”是灵魂所系“用”是生命所在[N].中国航空报,2020-07-03.
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公司[5]马红丽.当5G遇见“新基建”[J].中国信息界,2020(3):26-29.
[6]卫原霜,张扬.碎片化与板块化:时政类视频新闻的融合传播——以2019年全国两会视频新闻报道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8):91-93.
(责任编辑:黄佩诗)
注释:
[1]徐厚畅.受众跨屏行为与媒介策略优化研究[EB/OL].人民网,[2015-03-13].media.people/ n/2015/0313/c150620-26688595.html.
[2]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R/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2020-09-29].www.cac. gov/2020-09/29/c_1602939918747816.htm.
[3]陈龙.中国电影IP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2016.
[4] Christy_Ma.用户画像详解:关于用户画像的What、Why、How[EB/OL].搜狐网,[2017-01-06].www. sohu/a/123618175_114819.
[5][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商务印书馆,2015:157.
[6]任泽昕.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视IP的跨媒体叙事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8:38.
[7]施畅.跨媒体叙事:盗猎计与召唤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Z1).
(责任编辑:黄佩诗)(上接第91页)
94视 听 界·2021 年第1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