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韶关市语文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
2023韶关市语文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试卷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绵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落灯花:旧时以灯油照明,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1)诗歌前两句哪些词语交代了环境和时令?出词语并说明环境和时令。
2)诗人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描写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1)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饮酒、________的风俗。
2)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做具体赏析。
3.古诗阅读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剑门:也称剑阁、剑门关。此诗作于诗人由抗敌前线被调往后方任闲职之时。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以衣上征尘杂酒痕开篇,突出了人物形象。
B.“无处意为处处,诗人离开前线,万里远游,黯然神伤。
C.“此身合是诗人未应该,此句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
D.“细雨句充满诗情画意,形象逼真,耐人寻味,诗人用蒙蒙细雨烘托了自己旅途遇雨欣然自得之情。
2)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二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5.诗歌鉴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怎么练劈叉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诗歌前两句中字用得很巧妙,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田家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初夏时________的劳动气氛。
2)第四句字富有意味,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第二联既描写了花鸟,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这是什么写法?请你赏析一下。
8.古诗词鉴赏。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全诗传达出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是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字的妙处。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
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
2)请简析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字的妙处。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宜阳:县名,在当时是著名的风景区,游人如织。然而在安史之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经过宜阳写下此诗。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春行即兴》相近的一首,并简述理由。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有关月亮的故事山房春事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容,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羊士谔(e):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的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注】陆处士羽:陆羽,唐著名茶学专家,与僧人皎然是朋友。重阳: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1)从以上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在九日这一天有饮酒、________的风俗。
2)两首诗都以九日和友人相聚为题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志趣不同,请做具体赏析。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个人所得税查询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木芙蓉
(南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注】吕本中:南宋诗人,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此后闲居从事著作和讲学。东风:春风。
1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芙蓉________的自然属性。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请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海隅:海边。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________之态。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1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第二联既描写了花鸟,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这是什么写法?请你赏析一下。
18.古诗鉴赏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________。不想舍的又是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19.诗歌阅读
什么是国债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来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诗中的岱宗指哪一座山?
2 诗中的山有哪些特点?
3)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20.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
2)品味颔联中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 1黄梅”“”“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用蛙声反衬出夜的寂静。
2)通过环境的寂静和闲敲棋子的闲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失望、焦躁和惆怅。
2. 1)赏菊
2)皎诗将九日俗人喝酒与自己品茗作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或:淡泊高洁);白诗以花喻人,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虽然年老却仍充满少年的活力与情趣,热爱生活。
【解析】【分析】(1)从皎然诗中的东篱菊也黄谁解助茶香和白居易诗中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似霜可知,九日这一天还有赏菊的习俗。
2)皎然的诗,诗句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将俗人喝酒与自己品茗作对比,再加之赏菊,突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的品行。而白居易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自喻),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虽然年老却仍充满少年的活力与情趣。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赏菊
皎诗将九日高考怎么查分数成绩”俗人喝酒与自己品茗作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清高脱俗(或:淡泊高洁);白诗以花喻人,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虽然年老却仍充满少年的活力与情趣,热爱生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是对诗歌写作手法和情感的分析归纳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
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3.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