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教案三年级上册第5课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 5课《妈妈的歌》
 
5 妈妈的歌     
课时
第一课时
清华同方驱动
 
学唱《妈妈的心》,
聆听《妈妈》和《妈妈宝贝》
钢琴 多媒体
教材分析
1、母爱始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课五首作品都是表现这一类主题的歌曲。通过聆听和演唱这一组歌曲,让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怀念、感激之情,激发学生爱妈妈、爱长辈、爱祖国的感情。
2、本课聆听的歌曲分别为男高音独唱《妈妈》,女声、童声演唱《妈妈宝贝》,女高音独唱《母亲教我的歌》,这三首歌曲虽说主题相近但风格迥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在演唱形式、旋律进行、歌曲速度以及歌曲情绪上不同的特点。
3、本课安排的两首演唱歌曲也是速度和情绪不同的两首作品。根据本课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特点,编者安排了复习巩固二年级下册童声、男声和女声的内容,并结合歌曲编排了“音乐速度”、“四分休止”和“发声练习”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懂得四分休止符的作用;能在感受音乐速度的变化中,懂得速度对表现音乐作品情绪变化的影响,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速度演唱和表达歌曲的感情。
4、本课“编创与活动”的内容,围绕知识与技能“四分休止符”和“音乐速度”的认知与实践而设计,配合这些学习内容。安排了在学唱《妈妈的心》时,让学生感受休止符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同时也安排了带有休止符的节奏或音名拍、唱的练习,以及节奏时值复习等内容。达到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
2、聆听《妈妈》、《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彩、音乐的情绪。
3、学唱歌曲《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了解歌曲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从歌曲中体会到伟大的母爱和尊重长辈。
教学重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流程
达标意图
导入部分
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 2、师生问好。
旨在让学生养成音乐课堂习惯。
形成部分
1、聆听意大利民歌《妈妈》和《妈妈宝贝》,感受母子的深情。
2、讲解:歌曲通过孩子对妈妈爱的倾诉,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和母亲的伟大。
3、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是由男生唱?女生唱?童声唱?”
初听歌曲,整体感受
了解歌曲风格及情绪、情感。
发展部分
1、体验感知,聆听歌曲《妈妈的心》范唱。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3、学习四分休止符,音乐中用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4、有“La”模唱主旋律,注意难点。
5、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小声跟范唱完整的演唱歌曲。
7、创新表现,处理歌曲。大家想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这种形象?(交流、处理、试唱)
旋律的学习
先使用la音辅助模唱,学习四分音符的时值,感受表现形式。
拓展部分
1、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复习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利用游戏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5月黄道吉日查询2023年钓钩的绑法
  路由器账号题
《母亲教我的歌》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钓鱼执法什么意思
第二课时
 
聆听、学唱歌曲
钢琴 多媒体
教材分析
    本课聆听的歌曲分别为男高音独唱《妈妈》,女声、童声演唱《妈妈宝贝》,女高音独唱《母亲教我的歌》,这三首歌曲虽说主题相近但风格迥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在演唱形式、旋律进行、歌曲速度以及歌曲情绪上不同的特点。
    本课安排的两首演唱歌曲也是速度和情绪不同的两首作品。根据本课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特点,编者安排了复习巩固二年级下册童声、男声和女声的内容,并结合歌曲编排了“音乐速度”、“四分休止”和“发声练习”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懂得四分休止符的作用;能在感受音乐速度的变化中,懂得速度对表现音乐作品情绪变化的影响,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速度演唱和表达歌曲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崇高品格。本课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
2、聆听《妈妈》、《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的音彩、音乐的情绪。
3、学唱歌曲《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了解歌曲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从歌曲中体会到伟大的母爱和尊重长辈。
教学重难点
1、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学流程
达标意图
导入部分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3、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旨在让学生养成音乐课堂习惯
形成部分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
2、复听,再次感受歌曲,体会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和爱。
3、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刚听完这首歌曲,我们再回忆一下上节课聆听的两首歌曲《妈妈》、《妈妈宝贝》,这三首歌曲分别属于哪种人声分类形式?
4、了解音乐知识——音乐速度:快速、中速、慢速。
感受歌曲,体会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和爱。
发展部分
1、讲故事导入。
2、聆听并思考: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5、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完成课本上的作业)
6、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更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轻柔的声音)
速度在本歌曲中起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把握确切,以便更好的表演。
拓展部分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把歌词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歌表演:演唱时要作为主人翁投入角,心中要有故事的画面。
3、跳格子游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唱歌和讲故事,我们知道了妈妈辛不辛苦啊?知道妈妈那么辛苦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起码自己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鞋袜自己穿,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头发自己梳。听《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走出教室。
利用游戏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课后反思
杭州旅行
板书设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