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打胜仗的刀,放在我生长的地方”——歌曲《嘉陵江上》音乐分析
Northern Music  97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
“把我打胜仗的刀,放在我生长的地方”
——歌曲《嘉陵江上》音乐分析
刘孔勋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摘要】歌曲《嘉陵江上》词曲均创作于1939年,并于同年刊登在《抗战歌声》第四集上。端木蕻良作词,贺绿汀作曲。
【关键词】《嘉陵江上》;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嘉陵江上》历史背景与歌曲题材
20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人们开始探索新文化、新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音乐创作者,使他们学习西方音乐的创作技巧与风格,创作出一系列将西方音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体裁艺术歌曲。《嘉陵江上》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是一首鼓舞人民坚强抗战的抗日救亡歌曲。其将西洋歌剧手法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独特的歌曲风格、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浓厚的感情彩表现出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对我国的抗日救亡歌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歌词是作家端木蕻良于1939年春创作的一篇散文诗。“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背井离乡、逃离战乱,端木蕻良也是其中之一。当时他来到四川重庆,过着贫穷、孤独、流浪的生活。他每晚在嘉陵江边散步,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想到故乡被敌人践踏,许多乡亲未及时撤离,每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满腔怒火不禁油然而生,便创作出了《嘉陵江上》的诗句。诗句寄托了作者对失去的家园——东北三省的怀念和收复失地的决心。此诗为一首现代散文诗,通俗易懂,全诗结构分为两段: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因敌人入侵、背井离乡、只身徘徊在嘉陵江旁,面对眼前的一切,抒发出诗中“我已失去一切欢笑和梦想”的悲痛心情;第二段作者转变心境,从悲伤中清醒,怀着愤怒而必胜的信念,表达了作者定会收回自己的土地、家舍的信心,带着他打胜仗的刀,回到他生长的地方。
二、《嘉陵江上》音乐分析
当时从事革命工作的贺绿汀在看到歌词的瞬间,就被其中深深的情意所打动,于是带着强大的责任感
飞车名字大全 合法和使命感,反复揣摩作者的心境、诗中的韵味和语气,终于在抑扬顿挫的语势中摸索到相应的规律,写出了这首旋律口语化、节奏自由、结构非方整且富于戏剧性的艺术歌曲。此歌曲为3/4拍,音乐整体调式为b小调,并列两乐段结构。
(一)前奏
前奏开始时出现了八度的跳跃,紧接着是一连串带有
变化音的急速下行。变化音的运用体现出了20世纪30年代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第5小节处的连续级进下行奠定了整曲悲愤、压抑的基调。
女子网购仙女棒收铁丝(二)A乐段a乐句
神舟十四号最新消息旋律部分出现了有力的同音反复的音调,表现出作者愤慨的心情。之后六度的大跳,持续的强音意在唤醒人民沉睡的记忆。在这个乐句结束时出现二度下行的长音,这个低沉的音调体现了作者失去家乡故土的悲痛、思念父老乡亲以及远离家乡的无奈心情。六道佩恩
(三)A乐段b乐句
拼多多百亿补贴是正品吗b乐句运用了三连音的节奏型,歌曲旋律整体上行至g 1音,运用休止符造成乐句中的停顿后级进下行。配合歌词“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表现出了家乡沦陷、思念亲人的心情。
(四)A乐段c乐句
c乐句由长音和密集的短音构成,运用较多的三连音节奏型。旋律整体上行且情绪逐步递进。歌词中提到“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表达出词作者现在和过去在嘉陵江上漫步时的心境对比。
(五)A乐段d乐句
d乐句借鉴了西方宣叙调的创作手法,运用较多的三连音节奏型还有同音反复的音调。歌词中“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表现出作者伤心、愤恨的心情,“我已”二字为弱起节奏,使音乐语言表现得更加自然、口语化。
什么是公积金
(六)A乐段e乐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