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聚焦】2021年十大地理新闻
【时事聚焦】2021年⼗⼤地理新闻
2021年即将过去,这⼀年中有哪些你印象深刻的新闻事件呢?
地理与⽣活息息相关,这些新闻背后很多还与地理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的眼光看世界,会有不⼀样的⽣活体验。
今天,我们梳理了2021年与地理有关的⼗⼤新闻,这⾥⾯有你对世界的思考吗?
1.河南、⼭西等地洪涝
今年七⽉份,我国河南省遭受了千年难遇的特⼤暴⾬,导致⽆数城市设施被毁。
此次降⾬的原因包括⼤⽓环流形势稳定、⽔汽条件充沛、地形降⽔效应显著、对流“列车效应”明显。
从⼗⽉三⽇开始,⼭西⼜开始遭受暴⾬的袭击,三晋⼤地上到处被暴⾬淹没,洪⽔、⼭体滑坡、内涝等等天灾轮番上演。
知识链接
1.洪涝灾害形成的⾃然原因
根据洪灾的定义,洪灾的形成可分为三⼤部分,⼀是短时间⼤量“来⽔”,⼆是⽆⾜够空间“滞⽔”,三是⽆法及时“泄⽔”。其中“来⽔”多与⾃然因素有关,⽽“滞⽔”和“泄⽔”既有⾃然因素,也有⼈为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表:
2.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习题链接
七⽉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压和⼤陆⾼压分别长时间维持在⽇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18⽇,台风“烟花”⽣成并向我国靠近,加之中⼩尺度对流反复在⼭前与郑州之间移动形成列车效应,河南长时间暴⾬,据此完成下⾯⼩题。
1.河南长时间暴⾬的原因是(单选)
A. ⼤⽓环流形势稳定
B. 台风中⼼附近经过河南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C. 河南位于副⾼边缘,对流稳定
D. 受河南东部⼭区抬升作⽤强
名言名句大全2.台风“烟花”对此次暴⾬的影响主要是(单选)
A. 台风中⼼附近⽓流强烈上升
B. 台风外围偏东⽓流带来⼤量⽔汽
C. “烟花”受⼭地阻挡抬升
D. 樱花移动速度过快
3.对“列车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
A. ⼀块降⾬云团长时间控制郑州
B. 多个降⽔云团先后经过郑州
C. ⼀块降⾬云团数次经过郑州
D. 多个降⽔云团同时影响郑州
【答案】1. A 2. B 3. B
2.载⼈航天和⽕星探测
2021年中国航天⼀次⼜⼀次挺进太空,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历史性壮举。
载⼈航天领域,4⽉29⽇,空间站“天和”核⼼舱进⼊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全⾯实施阶段;6⽉和10⽉,两批次中国航天员⼊驻,开启中国空间站有⼈长期驻留时代;12⽉中国空间站⾸次太空授课活动⾯向全球直播。深空探测领域,5⽉,“天问⼀号”⽕星探测器成功实现我国⾸次地外⾏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的新⾼度,也是中华民族的新⾼度。
从载⼈航天到⽕星探测,中国航天事业获突破,在⾃主创新中实现跨越,在攻坚克难中铸就辉煌。
知识链接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2.航天器发射时间、⽅向的选择
发射时间:在⼀天中⼀般选择在晴朗⽆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便于航天测控⽹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发射⽅向:⼀般与地球运动⽅向⼀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地球⾃转线速度的作⽤,节约能源
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2)⼈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保证安全。
(3)⽓候⼲旱,多晴朗天⽓,能见度⾼。
(4)地质条件好。
(5)⽆⼤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4.太空探索的意义
(1)空间资源
)空间资源:利⽤⼈造地球卫星观测地球,可以迅速、⼤量收集地球的各种信息。军事侦察、空间通讯、⽓象观测、寻资源、为飞机导航。建⽴⼤型的国际空间站,有⼈提出在⽉球或其他星球建⽴⼤型太空城,进⾏太空移民。
)太阳能资源:设想在围绕地球轨道上设置太阳能动⼒站,把太阳能最⼤限度转变成动能,输送回地球。
(2)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球上约有60种矿藏,并富含地球上所稀缺的核燃料氦-3,太阳系许多⼩⾏星也富含各种矿体。
(3)矿产资源
)环境资源:宇宙空间具有微重⼒、⾼真空、强辐射、超低温等特殊条件,可以制造和培育出纯度⾼、性能独特、质量优(4)环境资源
异的新物质、新材料和新品种,是难得的进⾏科学实验的场所。
习题链接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简述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答案】
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稀少等。
不利因素:天⽓多变。
3.七普数据公布
2020年11⽉1⽇,第七次全国⼈⼝普查登记⼯作正式启动。此次⼈⼝普查⾸次采⽤了普查对象⾃主填报的⽅式,由住户⾃主填报普查短表。
七普数据可见我国⼈⼝特点:⼈⼝增速放缓、⽼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性别结构有所改善、家庭户⼈⼝下降等特点。
知识链接
1.⼈⼝分布
当今世界的⼈⼝分布状况,就是⾃然和⼈⽂两⽅⾯多种因素相互作⽤的结果。
1.1⾃然地理条件
(1)⽓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区⼈⼝较为稀少。
(3)⽔资源:沿河、沿湖地区⼈⼝稠密,⼲旱地区的绿洲农牧业较发达,⼈⼝集中。
(4)⼟壤:主要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谭⽼师地理⼯作室综合整理
(5)矿产资源:通过资源的开发吸引⼈⼝聚集。
1.2.⼈⽂地理环境
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化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1)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逐渐向城镇集中,⼈⼝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3)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海岸带⼈⼝变得稠密。
(4)科技: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使得⾃然地理环境对于⼈⼝的制约程度渐趋弱化,⼤幅度提⾼了农业⽣产⽔平,⼈⼝空间分布表现为从分散到集聚。
好听的歌 推荐2.⼈⼝增长模式
3.⼈⼝问题及对策
习题链接
据了解,第七次全国⼈⼝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0年11⽉1⽇零时,分为普查准备、现场⼊户登记、数据处理及发布、总结表彰和开发应⽤四个阶段开展⼯作。据悉,这次普查将⾸次采⽤智能⼿机⾃主申报,结合普查员⼿持电⼦设备(PAD或智能⼿机)现场采集,在“查⼈”的同时还要“查房”。
1.与⼈⼯普查相⽐,智能⼿机⾃主申报信息,可以
毛巾 变硬保证⼯作质量维护住户隐私提升⼯作效率提⾼准确率
A. B.
C. D.
2.第七次全国⼈⼝普查中“查房”主要是为了
A.增加国家财政税收
B.调控房价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查准⼈⼝
3.⼈⼝普查的积极意义有
掌握我国⼈⼝数量、结构、分布等⽅⾯的最新情况
证婚人词有助于分析判断未来我国⼈⼝形势
有助于调整完善⼈⼝政策,推动⼈⼝结构优化,促进⼈⼝素质提升
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童和⽼年⼈服务设施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A. B.
C. D.
珍惜现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