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前期,体现礼乐文明的歌诗活动,成为社交场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诗》为 媒介展开外交,是诸侯国之间的重要政治活动,《左传》关于诸侯国间的赋诗外交有“歌诗必类”(“类”即相近、相通)的记载。材料意在说明春秋前期
A.分封制和礼乐制互为表里 B.诸侯国邦交寻求礼乐认同
C.《诗经》成为官方教科书 D.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出现
2.汉代法律中特设了 “取息过律”罪,把放视为严重的犯罪,并予以严惩。汉武帝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旁光侯刘股犯“取息过律”罪,被免除了爵位。这主要反映了汉代政府
A.打击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 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竭力削弱王侯的经济实力 D.抑制豪强地主发展
3.宋开宝元年,开国功臣、户部尚书陶谷的儿子陶邴高中第六名。考试后,太祖令参知政事薛居正对其进行复试,合格后乃赐及第,并下诏规定,凡是官二科举必须在中进 士后进行复试。宋太祖此举
A.防范权贵对皇权的威胁 B.促进北宋社会阶层固化
C.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D.实现了科举的公平公正
4.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要求人们应在“过与不及之处”多下功夫以致“中和”,并使美丑、善恶自融,显现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水无缺”心灵莹彻的“至乐”境界。这说明王阳明
A.提倡“存夭理、灭人欲” B.追求个性解放和离经叛道
C.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价值 D.颠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5.明代江南蚕桑生产的发展促使以蚕桑生产为主业的市镇岀现,这类市镇还在江南乡村蚕 神祭祀中扮演重要作用,蚕神祭祀逐渐成为江南地方庙会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由此 可知
A.经济发展影响民俗文化 B.市镇商业功能十分突出
C.市镇发展取代乡村地位 D.神灵崇拜制约商业发展
6.表行程卡有星号怎么办1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评价。这反映了 .
表1
清朝政府 | 刊行《钦定剿平粤匪方略》、《湘军志》等著述,斥洪秀全等人为“匪” “贼” “逆”,竭尽攻击诬蔑之能事 |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 在著述中使用“广西金田村起义” “金田军起义” “广西起义”等概 念,赞许洪秀全“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 |
A.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B.阶级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
C.文献资料需与实物史料互证 D.不同评价都是历史事实呈现
7.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六大主编中的钱玄同和刘半农,导演了一出双簧 戏:钱玄同假“王敬轩”之名,用文言文形式对主张新文化的人进行攻击;而刘半农 则以《新青年》记者名义对王敬轩所提出的观点逐一加以驳斥。这出“双簧戏”
A.奏响了清朝统治的挽歌 B.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C.反映新文化阵营的分化 D.推动新文化主张的传播
8.1946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蒋军猛犯苏皖解放区,我军反击恢复泰兴》一文报 道说:“此次该城为新四军再度解放,人民欢喜若狂,相祝重见夭日,现正积极协助民 主政府迅速恢复秩序中。”该报道
A.标志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B.表明国民党的主力已被消灭
C.说明渡江战役条件已经成熟 D.坚定了人民解放得胜的信念
9.图1是1964年出版的《奋发图强,争取农业大丰收》宣传画:一位强壮的男社员,在脱寒窑赋
粒机旁,手捧着倾泻而下的谷子,笑逐颜开。该作品旨在
图1
A.倡导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激励农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C.宣传国民经济建设调整政策 D.赞扬包产到户取得显著成效
10.1963-1964年,中国与当时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3个国家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1964年10月,墨西哥体联主席兼奥委会主席何塞•赫苏斯•克拉克率团访问北京、广州,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接见了代表团。该时期我国的体育交流活动
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原则 B.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奠基
C.客观上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D.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外交环境暮光薄凉夏了夏天
11.1987年夏天,中央首次邀请全国科技界14位专家及家属到北戴河休假,图2为《接见部分科学技术工作者代表》。由此可见,当时
图火炬之光 控制台2
A.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技发展 B.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重视
C.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地位提升 D.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12.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家们再读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圣经,重新解释宗教教义。他们抛弃 人文主义者的温情面纱,旗帜鲜明地反教皇、反教会,给统治欧洲一千年的天主教以致 命的打击。由此可知,宗教改革
A.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形式批判宗教神学 B.是一场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的运动
C.旨在打破夭主教会对民众的精神独裁 D.鼓吹理性主义打击封建势力的特权
13.1701年英国颁布了《王位继承法》,一方面规定当王位世袭中断,承统不明或发生了纠纷时,议会有权确定王位继承人;另一方面又补充了限制王权的一些内容,如国王必须 严格依照法律办事等等。《王位继承法》的出台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从法律层面保障英国代议制
C.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使英国贵族政治逐渐被清除
14.19世纪,一西方画家不满足于室内光作画,完全按照科学、光学、生物学的理论作画, 他们是画家中的科学家,严谨、认真,甚至有点儿书呆子般的迂腐。下列作品与“他们”风格一致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穂者》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15.据美国外交档案记载,在整个1946年冬天,美国国务院都在围绕“欧洲重建”这一主 题展开工作。1947年初,欧洲经济、政治、社会形势的持续恶化加剧了美国人对欧洲的 担心,也加强了他们复兴欧洲的决心。美国此时关注欧洲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D.欧洲经济陷入困境
16.从1987年开始,苏联政府制定的计划与指标不能如期完成。原定1986〜1990年用于消费和积16.累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5%〜4.0%,而1986〜1988年仅增长2.8%,低于改革前的速度。据此推断,戈尔巴乔夫改革
在淘宝网上如何开店A.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当时国情 B.造成苏联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舞的部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题,共计52分。其中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 分,第20题12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洲志》是近代第一部国人所译的外国史地学著作。编译时,林则徐有意 地调换了原书中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一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遵从了 中国人以“天朝上国”为世界中心的习惯。他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 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从《四洲志》可以看出林则徐倡导学习西方的军事制度和器 物,而缺乏对于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这样“开眼看世界”的后果只能是空想出一个自己 认知框架内的西方世界,而完全无法从根本上理解西方人的政治体制乃至于思维方式。通 过林则徐在版争中的表现,也能看到这种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摘编自李昊洋《从〈四洲志〉看林则徐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影响》
材料二 1874年冲正修编纂出版《支那地志略》,开创了近代日本编纂中国地志之 始。该书吸收西方人有关中国的记录和研究成果,诸如经纬度的利用,新式地理词汇的使 用等。该书作为当时日本人的学习教材,成为他们认识中国的读本。此后,日本人通过收 集情报,来华实地踏查,翻译中国和西方人著作,编纂地志研究和认识中国。1880年高田 义甫编纂有《清国地理小志》,1882年岸田吟香编有《清国地志》,1887年日本参谋本 部利用在华调查资料编有《支那地志》,1893年安东不二雄编有《支那帝国地志》,至 1894年前,日本编纂中国地志达到一个高峰,也标志日本研究中国到达一个小高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