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碳”战略将更加合理有序推进碳看
⾃第⼀次⼯业⾰命以来,煤炭、⽯油、天然⽓等化⽯能源的发现和利⽤极⼤地提⾼了劳动⽣产率,推动了⼈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候变化问题。不断上升的⽓温成为全球⾯临的重⼤挑战。
更加令⼈担忧的是,近年来,形势正在变得越发严峻。
在11⽉举⾏的《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会(COP26)期间,世界⽓象组织(WMO)发布了《2021年全球⽓候状况》临时报告。报告显⽰,2021年全球平均⽓温(1⾄9⽉)较1850⾄1900年⾼出约1.09摄⽒度,⽬前被世界⽓象组织列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第六个或第七个最温暖的年份。2020年全球温室⽓体浓度已达到新⾼,⼆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业化前⾼出149%、262%和123%,⽽这种增长在2021年仍在继续。世界⽓象组织声称,“创纪录的”⼤⽓温室⽓体浓度和热量积累已经将地球“推向未知的领域”,并将对今世和后代“产⽣深远的影响”。
⽬前,节能减排成为全球共识,⼤多数国家设定了碳中和⽬标。2020年9⽉,中国向世界做出庄重承诺,将⼒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作会议上,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被列为2021年中央⼋⼤重点任务之⼀。2021年被很多市场⼈⼠认为是中国的“双碳”元年。
如何看待⼀年来碳达峰碳中和⼯作的进展?下⼀步如何继续推进?
近⽇,作为判断当下经济形势和定调第⼆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风向标的2021年中央经济⼯作会议在北京举⾏。会议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了最新部署。
从表1可以看出,今年中央经济⼯作会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部署不仅篇幅上远超去年,⽽且从内容来看变化较⼤。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主要是提出⽬标和布置具体的⼯作要求。现在回过头来看,其中⼀些已经在2021年落实,如7⽉16⽇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10⽉26⽇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动⽅案》。相⽐之下,今年中央经济⼯作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部署更加侧重于认识上的提升和总体⽅向的把握。
为什么⾼层对碳达峰碳中和⼯作的部署在⼀年后会发⽣明显变化?下⼀步将朝什么⽅向推进?让我们结合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作的推进情况来⼀探究竟。
01
推进“双碳”战略需兼顾经济发展
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役。其中,“不可能毕其功于⼀役”这⼀表述尤为引⼈注⽬。
年初以来,各地在实施“双碳”战略时,出现了⼀些极端迹象。如有的地⽅“⼀⼑切”,对煤炭产能空前压减,关停了⼀些优质煤矿,这是年初开始的⼤⾯积煤炭供应紧张和煤炭价格⼤幅上涨的重要原因,对经济运⾏造成了⼀定负⾯影响。
针对这个迹象,⾼层频频释放信号,为市场降温。5⽉27⽇,碳达峰碳中和⼯作领导⼩组第⼀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作节奏。7⽉30⽇,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纠正运动式“减碳”,先⽴后破。再到近⽇中央经济⼯作会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役。
⾼层接连提出科学把握节奏,防⽌运动式“减碳”的⼯作要求,显⽰出⽬前中国“双碳”战略的推进需兼顾经济发展,不可能⼀蹴⽽就。从其他国家的情况来看,德国和美国等欧美国家碳达峰时,⼈均GDP超过了2万甚⾄4万美元。2020-2035年是中国⼈均GDP从1万美元(⼩康⽔平)向2万美元(中等发达⽔平)跨越的关键阶段,推进“双碳”战略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
02
“⾃上⽽下”与“⾃下⽽上”共同推动
会议提出要坚持全国统筹的原则。10⽉24⽇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贯彻新发展理
上海浦东游泳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作的意见(2021年9⽉22⽇)》(以下简称“意见”),对于全国统筹做过部署。具体表述为:全国⼀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实⾏党政同责,压实各⽅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励主动作为、率先达峰。
从全国统筹的思路来看,是 “⾃上⽽下”与“⾃下⽽上”相结合。⾸先要有顶层设计。《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顶层设
纳西族舞蹈计“1+N”⽂件体系中的“1”正式发布。11⽉16⽇,国家发改委在11⽉份例⾏新闻发布会上表⽰,关于“1+N”后续政策体系。按照碳达峰碳中和⼯作领导⼩组部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能源、⼯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和钢铁、⽯化化⼯、有⾊⾦属、建材、电⼒、⽯油天然⽓等重点⾏业实施⽅案,以及科技⽀撑、财政⾦融、碳汇能⼒、统计核算和督查考核等⽀撑政策。⽬前,⼯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案和《科技⽀撑碳达峰碳中和⾏动⽅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请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按程序印发实施。
其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动⽅案。中国各省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差别很⼤,这决定了在实施双碳战略时不宜采取“⼀⼑切”的⽅式。从图1中国部分省市每亿元GDP碳排放量的对⽐来看,最⾼的内蒙古(46.1千吨/亿元)与最低的上海(5.1千吨/亿元)之间的差距达8倍之多。
03
陪我长大的愿望借给我半边翅膀新能源做到安全可靠后,传统能源⽅可逐步退出
会议提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从我国能源消费占⽐来看,呈现出传统能源逐步退出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2020年,传统化⽯能源占⽐从91.6%降⾄84.1%。其中,原煤占⽐降幅明显,从70.2%降⾄56.8%。⽔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占⽐从8.4%上升⾄15.9%。
然⽽,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还不够安全可靠。今年以来,我国电⼒消费增长强劲,部分地区⾼峰时段出现⽤电缺⼝。9⽉以来,国内“拉闸限电”现象波及⿊龙江、吉林、辽宁、⼴东、江苏等20余个省份。不仅影响了⼯业企业的⽣产,还影响到居民的⽇常⽣活。从电⼒供给来看,煤价的持续⾛⾼造成⽕电企业发电成本骤增,⽕电企业⾯临着“发电即亏损”的窘境;⽽可再⽣能源发电本⾝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发挥的作⽤不⼤,如东北三省风电总装机达到约3500万千⽡,但在9⽉21⽇冷空⽓过后,风电出⼒出现明显下降,限电期间,风电出⼒不⾜装机容量的10%。
南京大屠杀的时间04
以煤为主、注重协调、⼤企业带头确保供应
会议提出,要⽴⾜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效利⽤,增加新能源消纳能⼒,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确保能源供应,⼤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
⽬前煤电依然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压舱⽯,因此未来抓好煤炭清洁⾼效利⽤⾮常重要。随着能源结构“去碳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的能源供给将越来越多地依靠⽔⼒、太阳能和风能等,但这些能源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因此,会议提出要增加新能源消纳能⼒。
从两类能源的特点来看,煤电稳定但不够清洁,新能源清洁但不够不稳定,为确保能源供应,未来需加强两者之间的配合。具体来看,可以考虑在⽔电、风电等新能源供应充⾜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电供应。然⽽,当新能源供应不⾜时,有必要允许⽕电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
05
建⽴和完善更加科学的考核⽅式
此外,会议提出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能源和原料⽤能不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简单层层分解。
科学的考核⽅式可以起到⼏⽅⾯作⽤。第⼀,有利于减少各地在“双碳”战略实施过程中“冒进”;第⼆,
有利于促进新能源
科学的考核⽅式可以起到⼏⽅⾯作⽤。第⼀,有利于减少各地在“双碳”战略实施过程中“冒进”;第⼆,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发展;第三,有利于稳定传统能源的供给。
06
⼩结浙江旅游景点排行
综上,“双碳”元年,我国在“双碳”战略的实施上取得了⼀些成果,但也出现了运动式“减碳”这类执⾏偏差问题,给经济发展和⼈民⽣活带来了⼀定的负⾯影响。
从碳达峰碳中和⼯作领导⼩组第⼀次全体会议要求科学把握⼯作节奏,到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纠正运动式“减碳”和《意见》发布,再到最近中央经济⼯作会议全⾯定调,未来中国“双碳”战略的推进将更加合理有序。
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国家战略,还涉及千千万万家企业,涉及我们每⼀个个体。随着这项⼯作的持续推进,我们每个⼈都将从中受益。(作者系第⼀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