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尿素分析报告
第一章 尿素和工业尿素产品简介
一、尿素产品概述
一、尿素产品概述
尿素,英文名称:Urea 或Carbamide,美国化学文摘(CAS)登记号:57-13-6 ,分子式:CO(N2H4)或[CO(NH2)ip查寻2],因为在人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这种物质而得名,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它是一种白结晶,含氮量46%左右,是一种中性速效高含氮量化肥。它的外观为白晶体或粉末,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其特点是缩二脲含量低,无、无味、无臭、易溶于水、易施用、颗粒均匀、饱满圆润、粉尘少,是目前固体氮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按含氮量计算:1公斤尿素相当于1.35公斤硝酸铵,2.2公斤硫酸铵,90~100公斤新鲜人尿。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对土壤无影响,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氮肥。
尿素在农业上是一种优质高效的中性氮素肥料。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变硬和板结。
尿素在工业上可用来合成塑料和药物,其本身也可直接药用,供药用的尿素注射液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磺胺脲可用于消炎。
短篇儿童故事
二、主要用途
尿素是一种常用的速效氮肥,除作追肥以外,还有其它多种用途。
1.调节花量 为了克服苹果地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2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2.疏花疏果 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嘎面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3.水稻制种 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4.防治虫害 用尿素、洗衣粉、清水4:1:400份,搅拌混匀后,可防止果树、蔬菜、棉花上的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杀虫效果达90%以上。
5.尿素铁肥 尿素以络合物的形式,与Fe2+形成螯合铁。这种有机铁肥造价低,防治缺铁失绿效果很好。此外叶面喷0.3%硫酸亚铁时加入0.3%尿素,防治失绿效果比单喷0.3%硫酸亚铁好。
6.工业用途 在工业上,尿素可生产三聚氰胺、尿醛树脂、水合阱、四环素、、、还原棕BR、酞青蓝B、酞青蓝Bx、味精,还可生产炼油所需的脱蜡剂、选矿的起泡剂,发泡剂AC等多种化工产品、医药品;也可用于制革、颜料等生产。
三、尿素的分类
1.按照大小分类可分为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
大颗粒尿素和小颗粒尿素在成分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成分完全一致!其实是一种物质,仅仅是外表形状不同,即我们所说的颗粒直径不同而已。因此,其物理、化学特性是相同的。
小颗粒尿素的直径为0.85----2.85mm之间,优级品粒度要求大于93%,大颗粒直径一般为2.8----4.0之间,粒度要求大于90%。
大颗粒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有诸多优势:
一是肥料利用率高,肥效时间长,作为缓释肥可使氮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30%。
二是颗粒大,粉尘少,强度高出普通尿素6-8倍,易于运输和储存,可避免颗粒受潮结块。
三是生产大颗粒尿素过程中,可避免尿素颗粒空心现象和下落过程中摔碎,提高产品质量。
四是生产大颗粒尿素能使造粒尾气排放浓度大大降低,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五是生产大颗粒尿素可使水分降低0.1%-0.2%,提高产品质量。
目前大颗粒尿素制备工艺是双转鼓流化床工艺,利用小颗粒尿素成品做晶种制成。相同尿液制备过程中,大颗粒尿素中的水分和缩二脲略低于小颗粒尿素。
2.按照用途来分可分为农业尿素和工业尿素
工业尿素与农用尿素相比,除对铁含量、碱度、硫酸盐、水不容物等有一定要求外,其余如氮、缩二脲、水分的含量等主要质量指标并无太大差别,一般大中型企业的尿素产品均能满足工业尿素的质量要求。
全国普通话排行榜质量指标: (国家标准GB2440)
指标名称 | 工业用 | 农业用 |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优等品 | 一等品 | 合格品 | |
颜 | 白 | 白或浅 | ||||
总氮含量(以干基计%)≥ | 46.3 | 46.3 | 46.3 | 46.3 | 46.3 | 46.0 |
缩二脲含量%≤ | 0.5 | 0.9 | 1.0 | 0.9 | 1.0 | 1.5 |
水份(H2O)含量%≤ | 高考时间安排科目0.3 | 0.5 | 0.7 | 0.3 | 0.5 | 1.0 |
铁含量(以Fe计)%≤ | 0.0005 | 0.0005 | 0.0010 | |||
碱度(以NH3计)%≤ | 0.01 | 0.02 | 0.03 | |||
硫酸盐含量(以SO4计),%≤ | 0.005 | 0.010 | 0.040 |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 ||
水不溶物含量,%≤ | 0.005 | 0.010 | 0.040 | |||
粒度(0.85~2.80MM),%≥ | 90 | 90 | 90 | 90 | 90 | 90 |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
工业尿素与农业尿素最大的区别在于缩二脲的含量,按照GB 2440-2001的规定,尿素
农业用合格品,缩二脲含量需小于等于1.5%;
农业用一等品,缩二脲含量需小于等于1.0%;
农业用优等品,缩二脲含量需小于等于0.9%;
工业用合格品,缩二脲含量需小于等于1.0%;
工业用一等品,缩二脲含量需小于等于0.9%;
工业用优等品,缩二脲含量需小于等于0.5%.
这是因为缩二脲含量太高对对作物有抑制作用,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而工业用尿素对缩二脲的含量要求更是高。
四、工业尿素产品的生产原料
天然气、煤炭、石油是工业上生产尿素的三大原料,通常被称为气头、煤头、油头三类,近年来,由于石油和煤炭价格的升幅远大于天然气,故按成本优势排列为气头、煤头、油头。
据统计2010年,生产尿素的企业煤头产能4676万吨,气头产能1973万吨,油头产能52万吨。可见使用无烟煤是目前企业生产尿素的首用之选。
第二章 我国尿素行业综述
一、我国尿素行业发展概述
一、我国尿素行业发展概述
化肥行业从分类上主要包括氮肥制造业、磷肥制造业、钾肥制造业,复合肥制造业四个子行业。从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化肥生产以氮肥为主,所占比例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而钾肥生产比例则远低于国际水平。从全球平均水平看,氮肥占化肥总量的60%,磷肥占23%、钾肥占17%。我国的化肥生产状况则是氮肥所占的比重要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氮肥约占化肥总产量的73%,磷肥约占22%,钾肥约占5%。
氮肥是中国农业消费最多的一种化肥,我国氮肥种类主要包括尿素、硝铵、碳铵、硫铵等品种,其中尿素是主要品种,占中国氮肥总消费量的60%以上,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发达国家的氮肥消费基本全是尿素。
而尿素相对其它氮肥的优势在于含氮量高,不会在土壤中残留酸根,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变质和结块。尿素的含氮量高达46.65%,而碳铵、硫铵和硝铵的含氮量分别为29.17%、21.23%和17.5%,且使用后会造成土壤硬化和酸化,影响土壤的质量,氮肥各品种中,尿素产量占总氮肥的60.7%,其它氮肥产品如:碳铵、硝铵、氯化铵和复合肥等(含氮量)占39.3%。
我国氮肥生产企业近600家,不过整个氮肥子行业呈现出数量多,生产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等现状。目前,国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氮肥产能仅占30%左右,迫切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提高部分大、中型企业的竞争能力,将产品出厂成本降低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我国尿素行业现状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已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大国。“十一五”期间,我国化肥行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00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由3186万吨增至2009年的6707万吨(折纯养分,下同),年均增长8.6%,自给率由不到80%转变为目前的整体自给有余。2009年我国生产氮肥4864万吨,磷肥1480万吨,钾肥363万吨;生产合成氨5136万吨,尿素2932万吨。化肥(实物量)进口392.1万吨,出口884.8万吨。氮肥自给率104%,磷肥自给率110%,钾肥自给率76%。2010年1-8月中国累计生产化肥4411.5万吨,比2009年同比上涨了4.4%。总体上看,化肥工业基本满足了我国农业生产需要。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化肥需求将进入稳定平台,刚性需求依然存在。
原料上涨、能源短缺、物流成本高企、通胀压力持续增强等宏观经济环境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公敌,然而化肥行业却有其特殊性,季节性强、流通性差、进退机制缺失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长期存在,尽管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农业保护政策压制化肥等农业物资价格的上涨,化肥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价格补贴政策以及化肥的延伸政策的缺失是的化肥生产处于长期亏损,依靠高污染、高排放、高浪费、低效率的生产方式更是为化肥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小、利润逐渐萎缩雪上加霜,伴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管理运营水平成为限制中国化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化肥总产量6619.8万吨(折纯),同比增长2.52%。其中,磷肥产量1701.4万吨,同比增长20.2%;钾肥产量396.8万吨,同比增长12.7%;氮肥产量4521.1万吨,同比下降3.6%。这其中,尿素产量(实物)仅5470.2万吨,同比大幅下降7.3%。
受天然气供不应求、煤炭价格上涨和供应紧张等因素制约,2011年开始,全国氮肥企业开工率持续走低。据相关调查,目前年产15万吨合成氨以下的中小氮肥企业的开工率仅30%,大中型氮肥企业装置平均负荷率也只有70%左右。另外,2010年11月以来,尿素价格高位运行,淡储风险较大,受经销商化肥库存减少等因素影响,2011年春耕期间,全国尿素供应将略显紧张。
从2011年全年情况看,由于受煤炭资源整合、资源环境税上调,安全投入费用增加等因素推动,今年国内煤炭价格仍将持续走高。天然气价格受国际油价上涨以及进口高价气带动,价格仍可能上调,进步增加气头化肥企业生产成本,迫使更多化肥企业停产倒闭,全年氮肥产量将难以大幅度增加。
目前,我国化肥产业“十二五”发展重点已初步确定,其中企业整合和重组将成为重中之重。
计划到“十二五”末,氮肥企业数量减少到200家以下,磷肥企业数量减少到150家以下。预测,“十二五”及2020年前的化肥需求还将有小幅增长,按粮食自给率98%测算,预计2015年化肥需求约5100万吨,2020年约5300万吨,国内化肥行业未来5年的产量和产品结构目标是:氮肥、磷肥自给率保持110%-120%,钾肥自给率60%以上,高浓度肥料维持合理比例。产业结构目标是:2015年,原料产地化肥产能比重提高到70%。能源产地,特别是具有能源优势的粮棉主产区实现尿素自给。云南、贵州、湖北、四川四省磷肥产能比重提高到70%。消费区域形成比较完善的复混肥料、缓控释肥料和掺混肥料加工、集散、分销和使用服务体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