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 武婷婷 | 所在院系 | 教育科学学院 | 所在班级 | word里怎么打分数0704 | 指导教师 | 刘智成 | ||
学生学号 | 2007106030401 | 专业方向 | 学前教育 | 开题时间 | 2010.9.24 | michael myers 导师职称 | 讲师 | ||
论文题目 | 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 | ||||||||
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对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教师流动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一)教师的个人情况 空乘专业本科教师的个人原因导致教师流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家庭因素等等。 1、性别因素。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女性更加适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这种职业选择上的性别差异观念,在社会上始终长期存在。这种观念在教育上主要表现为,男性在专业方面多选择数学、理化、科技等专业,而女性则多选择文学、医护、教育、家政等专业。马克(Mark)和安德森(Anderson)的研究表明,女性与男性在教师这一职业当中所占比例大约为3:1,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性教师的职业流动。 2、年龄因素,教师流动与教师的年龄大小也密切相关,根据怀特纳(Whitener)和查斯特(Charters)的研究表明,从事教师一年后离职的比例最高,以后随着教龄的增加而减少,第五年以后逐步趋于稳定。表明教师职业的流动与其年龄大小呈反比,随着教师年龄的增长,教师队伍逐渐趋于稳定。 3、家庭因素。2002年斯泰恩布雷克纳(Stinebrickner.TR.)发现教师的流失与教师个人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等也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在大量的新教师中,以年轻女性居多,她们是否会继续留在教师这一行业当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的孩子。因为,如果她们决定留在学校任教,那她们就不得不在照顾孩子方面负担很高的费用,孩子的降临降低了教师工资的效用。这意味着增加教师的工资,付给教师照顾孩子的补贴将是一种防止教师流动的有效方法。 (二)教师待遇 曼斯基(Manski)对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大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的研究资料表明,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与教师的工资水平成正比:工资越高,愿意当老师的人越多。及的组词 1999年哈努谢克(Hanushek)研究了工资水平对教师流动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了德克萨斯州UTD学校项目的面板数据来研究工资结构的变化如何影响一个学区内的教师组成。他们通过分析教师在德克萨斯州公立学校之间以及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流动来研究工资水平和其它特征与教师流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了黑人教师了教师以外,绝大多数教师偏爱特定的学生特征,他们更喜欢成绩好、非少数民族的学生。工资水平对教师流动的影响程度比学生特征小。 另外,在美国,早在1992年,明丘、贝克、恩瑞吉和贝汉就调查了福罗里达州的儿童保育中心的教师情况。在1996年的再次调查中,明丘等发现仅有2%的原始样本,即150个班级中只有3名教师是4年前的教师。在另一项对149所儿童保育中心的教师调查中发现,在不到4年的时间,一半以上的教师离开了中心。统计结果表明,美国儿童保育中心教师更新比例相当高:1988—1997年高达31%。美国幼教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流动率高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工作压力大、待遇低,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培训。这些因素导致教师或保育员缺乏工作的动力和热情而另谋出路。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流动原因的研究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幼儿教师流失的原因,毋远珍在《幼儿教师流失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对幼儿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从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角期待、幼儿教师的社会声望、经济待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人们总是把教师比喻成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认为老师就是应该无私奉献,不求索取,但大量研究表明,工作任务繁重,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紧,班额太大,文案工作过多,任务超出教师的能力和范围等都会给教师造成过大的工作压力,形成“角超载”现象;公众对幼儿教师的不理解和不尊重;教师的工资待遇低,这些都会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而导致幼儿教师的大量流失。 从教师自身的原因进行分析,潘丽芬在《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对幼儿教师的流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师的满足感与价值感的缺失,以及投入与报酬不符引起的不公平感,指出教师的满足感是其转换工作意向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工作感到不满的教师更希望转到其他行业或其他学校去。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工作琐碎辛苦,却没有得到认可,因此就没有成就感;人们对幼儿教师职业不理解,没有把教师的职业当作专业来看待,幼儿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高。在工作中没有满足感,也就很难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幼儿教师与其他阶段的教师相比,他们的工作量大,报酬却少得多,即使是在同一单位,同工不同酬也导致教师产生不公平感。徐燕在《幼儿教师“恶性流动”原因及对策思考》中,提出幼儿教师恶性流动的原因有幼儿园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大量存在,即现在幼儿园内部一般存在长聘、短聘和临聘等不同的聘任形式,即使工作性质和内容相同,但待遇有很大差异。这一现象导致一些有能力的幼儿教师心生怨言、对领导对单位不满,不能安心工作。另一个是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潇湘晨报2005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年的调查显示,在169名受访幼儿教师中,99名认为他们的收入远远不及其劳动付出;1989年同时进入全市各幼儿园执教的45位毕业生,到目前为止,仅有3人坚持下来。虽然无私奉献仍被视为美德,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观念。谢文鸿(2004)在《关于教师流动原因及其应对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教师既是“理性人”,同时也是“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导致教师的流动。 从校园环境这一角度来分析。刘平(2005)认为教师的流动实质上与教师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教师的流进,还是流出,可以说都是教师遭遇校园文化环境而进行的选择行为。周定(2006)认为导致教师流动的原因还包括学校的软环境,诸如教育观、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等。 (二)教师流动对策的研究 唐小洁在《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一文中,就以广西省第一届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对教师流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合理安排工作量;给幼儿教师合理的回报,争取社会支持。 浙江师范大学的沈红在《幼儿教师频繁流动的应对策略》中,她认为要加强幼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兴趣培养;第二,完善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第三,关心教师的个人发展。 林玉琼、罗燕姬在对私立幼儿园教师频繁流动的对策研究,要稳定私立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第一要营造有利于私立幼儿园教师稳定的外部环境:1、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2、完善私立幼儿园教育的职称评审制度;3、将私立幼儿园的师资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之中。第二、幼儿园要建立科学的教师管理机制,依法保障教师权益,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师稳定的人事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国内有关于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制度、国家政策,教师自身原因及幼儿园管理进行分析,认为导致幼儿教师大量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大多数学者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及其社会地位,再加上国家制度、社会保障及幼儿园的有效管理,才能缓解幼儿教师的流动,稳定幼儿园师资队伍,进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发展幼教事业。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对教师流动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中重点从不同视角出发,如社会学、政策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这五方面,对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开题报告:(正文) 一、选题缘由 (一)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 幼儿园教师的合理流动是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但频繁的教师流动不仅会对幼儿园产生不良的影响,还可能会降低为儿童和家庭服务的质量。同时,幼儿教师的大量流动还增加了留园教师的额外工作压力,也给幼儿园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师资流动性大,据全国1994年到2003年幼儿教育发展状况统计,园长和教师数量在十年内有一次较大的上升趋势和两次大幅度的下滑,96年增加了22.88万,但是紧跟97年减少了21.2万,01年减少了31.64万。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问题日益严重,但是对幼儿教师流动的关注并不多。因此,针对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状况,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对该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地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二)个人兴趣 笔者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四的学生,一直以来对幼儿教师的流动问题比较感兴趣,同时,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呈现“恶性流动”的状况,研究该课题不仅有助于笔者更深入地了解幼儿教师的流动问题,更有助于充实和发展幼儿教师流动的进一步研究,进而对缓解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市的部分幼儿园教师流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幼儿园教师流动的现状,并从各方面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为稳定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到更有效的途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幼儿教师的流动情况比较严重,各国学者对其也做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本研究从从引起幼儿教师流动的根本性原因出发,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关注幼儿教师流动,系统地丰富和深化了教师流动的相关理论。 2、实践意义 减少幼儿教师流动,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对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为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宏观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幼儿园的管理也提供的正确决策方案,同时也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湖北省黄石2-3个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为对象。 (二)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1、文献法:在期刊网、学术论文库及有关书籍中,检索、收集有关教师流动的研究,寻相关的理论基础。加强对国内外研究的深入把握,确定研究内容、分析研究问题,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为提供依据。 2、访谈法:主要通过对幼儿园中若干名教师和园长进行访谈,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除了充分考虑其学历水平、年龄、任职时间等方面的因素外,还考虑到受访者的工作经历。访谈问卷的设计主要是从教师的流动意愿、流动去向、流动原因及采取的有效措施这几个维度进行。 3、问卷调查法:本次问卷设计以前期调查和访谈为基础,以统计分析幼儿教师流动的各方面原因为目的,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问卷编制:(1)流动意愿;(2)流动去向;(3)流动原因,其中流动原因又分为五个子维度,主要包括园所管理、工资待遇、职业声望、社会权益、社会保障。 四、概念界定 (一)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主要指在幼儿园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园长、教师和保育员。幼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儿教师流动 “幼儿教师流动是指具备了一定条件的合格劳动者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或者放弃了这一职业,或者在职的幼儿园教师从一个幼儿园转入其他幼儿园或其他教育阶段的学校。” 从教育事业的发展角度看,教师流动可以分为两种,良性流动和非良性流动。所谓良性流动,是指通过教师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教师能够根据自身业务特长,灵活自由地选择教师职业、学校和专业岗位,充分挖掘教师劳动力资源的最大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不断调整教师队伍,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能够满足教育事业近期和长远的发展要求。而非良性流动,即“教师流失”,就是指“大量适合从事教师职业的优秀人才从教师职业上、从学校或教育领域中流出,而流进者或者在数量上或在学历、能力、水平上都不足以填补留下的空缺,使教师队伍建设处于一种萎缩状态。” 本研究中的教师流动是指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即“教师流失”,是一种非良性流动。主要包括一是指教师选择其它非教育系统的职业,而没有进入幼儿园;二是指教师在幼儿园之间的非良性流动。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前言 1、文献综述 2、选题缘由 3、研究意义 4、研究对象和方法 5、概念界定 (二)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1、幼儿教师流动原因的研究 2、幼儿教师流动对策的研究 (三)研究者的反思 1、研究存在的问题 2、获取的相关经验 六、实行方案及路线 1、查相关文献,归纳幼儿教师流动的各方面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2、选取湖北省黄石市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和管理者,通过问卷或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记录。 3、收集整理资料,对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提出更深刻的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最后把研究结果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 七、研究的进程 1、2010年7月确定选题 2专业就业前景、2010年10月1日前完成开题及论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3、2010年10—11月,在实习中,观察、收集相关信息 4、2010年12月,整理所有相关资料,完成论文初稿 5、2011年3月,完成第二稿 6、2011年4月,定稿 7、2011年5月,参加论文答辩 八、主要参考文献 [1]梁春娟.社会学视野下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研究[D]. 西南大学. 2010 [2]林玉琼、罗姬燕. 私立幼儿园幼儿教师频繁流动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今日南国,2009(118) [3]徐燕. 幼儿教师“恶性流动”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7(4) [4]毋远珍. 幼儿教师流失的社会学分析[J]. 教育导刊,2006(11) [5]沈红. 幼儿教师频繁流动的应对策略[J]. 早期教育,2006(7) [6]谢文鸿. 关于教师流动原因及其应对模式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2004(6) [7]刘平. 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的文化解读[J]. 中国教师,2005(11) [8]周定. 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教育与现代化,2006(1) [9]钟启泉. 现代教师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62 | |||||||||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 开题指导小组意见: 指导小组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 ||||||||
说明 | 1、 学生应在开题报告前,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2、 开题报告分两部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正文。文献综述要有6篇以上相关文章阅读量,开题报告正文(2500—3000字)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与任务、分析或调研报告、拟定的方案或路线、撰写提纲及实施计划等。 3、 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院系装入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自存。 4、 开题报告需经各系或论文指导小组讨论、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下一阶段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