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_王燕
 [收稿日期] 2012-12-21;2013-03-
01修回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10CJY044);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基于农户视角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恢复替代性生计模式选择研究”[黔科合J字(2012)2294
];重庆市教委项目“三峡库区消落区土地利用优化模式及生态风险预警评价”(KJ100614
) [作者简介] 王 燕(1978-),女,讲师,硕士,从事旅游管理及生态旅游研究。E-mail:y_wang
78@163.com[文章编号]1001-3601(2013)06-0372-0221-
05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燕1,孙德亮2,张军以3,周秋文4
(1.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湖北武汉430223;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0047;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3;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  [
摘 要]为进一步促进贵州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对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发展的必要性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贵州乡村生态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特提出了乡村农业景观开发型、古村落开发型、民族风情开发型、社区参与开发型发展模式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打造原生态旅游精品,注重社区参与,提高相关服务人员的素质等对策。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乡村生态旅游;旅游模式;贵州[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Rural Eco-tourism Develop
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GuizhouWANG Yan1,SUN Deliang2,ZHANG Juny
i 3,ZHOU Qiuwen4
(1.Department of Business,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223;2.Geography 
andTourism Department,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3.School of Geographic &Oceanograp
h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3;4.School of Geography&RemoteSensing 
Scienc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For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armers'income in the further.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necessity 
and advantages of ruralecological tourism in Guizhou Province,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
teristics of the rural ecologicalenvironment and tourism resources,the authors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type of rural ag
riculturallandscape,ancient village development,ethnic customs development and villag
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development-oriented model of rural eco-tourism,and suggestions of strengthening i
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protruding feature,creating original eco-tourism boutique,focusing on communityinvolvement,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of related service staffs.Key words:karst mountainous area;rural eco-tourism;tourism pattern;Guizhou  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
生态旅游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雏形是1965年由赫特泽(Hetzerqq公众平台登录
)提出的“生态性旅游(ecolog
icaltourism)”[1]。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术语,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定义: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2]
。19世纪80年代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也逐渐兴起并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破坏,文化多样性消失
等现象。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旅游模式—
——乡村生态旅游得以出现。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
晚,但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曹水等[3]
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目的地,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化,
更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高。国内学者从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乡村旅游
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
4-
5]。但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经济及旅游发达的地区[6-
7],专门针对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落后的喀斯特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故笔者针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喀斯特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劣势、思路和模式进行梳理,充分发挥贵州乡村独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资源禀赋,对深入促进贵州喀斯特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高乡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国内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人民收入
水平的提高,
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加之贵州乡村地区交通、接待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008年末,
贵州省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实体达6万余户,直接从业人数30余万人;带动200
余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产和旅游就业[8]
,其中城市
 贵州农业科学 2
013,41(6):221~225 Guizhou Ag
ricultural Sciences
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尤其迅速。以贵阳市为例,2009年贵阳市乡村生态旅游接待游客1810万余
人次,
直接乡村生态旅游收入为11.64亿元,
综合乡村生态旅游收入为23.7亿元,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1530
多家[9]
。据贵州省旅游局傅迎春局长在2012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显示,2011年全省实现旅
游总收入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
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174.31万人次,
占接待总人数的24.55%,实现旅游收入221.42亿元,
旅游收入、接待人数增速分别高出全国13.9百分点、19.3百分
家长希望与建议点;抽样调查显示的客源目的地,乡村旅游占24.9%,生态旅游占10.52%,两者共占35.42%。2005年10月,贵州黎平肇兴侗寨入选《中国国家地理》特辑推出“中国最美的地方
”的6大古镇古村。截止
2011年全省A级景区79家,其中4A级及以上景
区共25家,以乡村特为主体的仅西江千户苗寨1家;2012年全省新增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处(兴义市万峰林泉汇休闲农业观光园、凤冈县益池园大鲵乡村旅游示范点、水城县百车河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园、白云蓬来仙界贵州现代农业展示
2021年教师资格证报名和考试时间区)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渠道之一,成为贵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必要性及优势条件
2.1
必要性
贵州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崎岖,生态环境脆弱。其中,海拔1 
000m以上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6.1%[1
],地表多裂/溶隙、落水洞等,地表水难以保存,石灰岩成土速率慢,稳定性差,传统农业难以发展。此外,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
弱,贵州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73 
179.0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1.54%,其中中度及以上强度占总流失面积的43.41%。耕地严重不足,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2011年
贵州农村人均收入仅4145.35元[1
1]
,仅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9.41%。2010年全省农业人口(
常住人口)比重为66.19%,人均水田面积327m2
,且坡耕地比重大,旱耕地中坡度>5°以上的坡耕地占
84%,土壤贫瘠,生产力低[12
]。全省坡度<6°的土
地面积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左右,加之截止
2011年全省退耕地造林43.80万hm
2[13]
,造成耕地进一步减少,
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乡村传统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已很有限,难以促进贵州乡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乡村经济发展必须摆脱对传统农业的依靠,走传统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的道路。2.2优势条件
贵州作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业大省,农村面积大,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民族的文化不断融合发展,乡村环境受破坏少,具有环
境优美及舒适的气候条件等特点,使贵州乡村具有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2.1气候适宜,
自然风光秀丽贵州喀斯特出露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景观类型齐全,自然风光秀丽。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全省平均海拔1 
100m左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11~19℃,1月1~10℃,7-8月17~28℃[1
4]
,气候温和湿润。由于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受丰富降水侵蚀,岩溶作用强烈,形成了各具特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穴、瀑布、峰丛等奇景。全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
景点1000多处,
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森林公园57个、5A级
国家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9个[1
5]
,几乎都分布在乡村。乡村拥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优势,如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桫椤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2.2.2资源丰富,
民族文化特突出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标准将我国的旅游资源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部分,共6大类74种。贵州旅游资源6大类型皆有,包括42种,
占全国旅游资源74种的57.8%[1
6]
。贵州农村面积广大,地域资源组合存在差异性,不同地域特不同,如黔东南州主要聚居着苗族与侗族,其中侗族人口占全国侗
族人口总数的近1/2,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已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及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全球10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同时贵州是我国古代氐羌、苗瑶、百越、百濮4大族系分布的交汇处,少数
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1
]。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多达17个,
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过程中蕴藏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的原生文化。目前贵州省
拥有3万个自然村寨[18]
,各民族特文化众多,仅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收录有62项,101处[
19]
富于特的民族文化与区域特文化经历漫长历史的交融发展,是贵州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活力所在,也是做大做强贵州乡村生态旅游业的优势资源。
2.2.3客源市场广大,
需求强烈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据2012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城镇化比例为51.3%。西部经济欠发达的贵州省2010年城镇化也达到了33.8%,其中贵阳市达到了68.12%(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节奏加
快,竞争压力大,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导致城市居民对生活节奏慢、生活纯朴的乡村生活的向
往。乡村生态旅游正切合了城市居民放松身心,
追求身心宁静安详的诉求,使旅游者摆脱心理精神压力,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大吸引
·222·                                        贵州农业科学
                                   Guizhou Ag
ricultural Sciences
力。
2.2.4户外运动发展对原生态山地旅游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及准专业的户外运动迅速发展。户外运动实质是一种自我主导型的旅游活动,旅游者根据自身的身体、经济条件自主选择路线及时间,充分体现出了旅游者的主导性。户外运动主要有登山、攀岩、漂流、洞穴探险、山地自行车等类型。户外运动对环境的原生态性要求较高,贵州山地旅游资源堪称经典。山地旅游资源一般具有自然风光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多元旅游功能等三方面特征[19],贵州在此三方面都具有优势。首先山地面积广大,高原山地占87%,丘陵占10%[20],拥有大量的奇峰、溶洞、石林等特资源;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交汇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组合类型多样,形成了多样性与多元化自然-人文景观,集休闲、探险、民俗于一体。户外运动的发展
对促进贵州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1997年在兴义市马岭河峡谷举办了贵州首届国际漂流邀请赛;2001年在安顺市黄果树景区举办了全国首届新闻记者72小时野外生存与网络挑战赛;自2003年开始全国汽车拉力赛六盘水站比赛已连续举办4年,成为国内汽车拉力赛的重要赛事之一;毕节百里杜鹃花山地自行车赛,每年吸引全国十几个省市代表队前来参赛等。贵州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使贵州的户外运动正在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2.2.5国家强化西部开发战略及新农村建设的机遇贵州社会经济发展落后,2011年人均GDP全国最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交通不便,农民收入低,是西部发展的重点扶持区之一。2012年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其战略定位中指出探索特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而具有特乡村文化、环境优美的乡村是促进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国家将提供更多的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进行资金及项目倾斜,贵州要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夯实乡村生态旅游。
3贵州乡村生态旅游主要类型及发展模式根据贵州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性质、游客的感知方式及经营内容,可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分为以下4种主要类型模式。
3.1乡村农业景观开发型
贵州山区复杂多样的环境要素,地貌、土壤以及地域文化等的差异组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
山区小气候,造成了立地条件的复杂性及分布的异质性,形成了多样化的乡村农业景观。如凤冈的茶海景观、安顺的油菜花、福泉的梨花、黎平县堂安的山丘梯田等。这些农业景观不仅是农民因地制宜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成果,更是乡村农民智慧传承的硕果,同时具有旅游功能和启迪游客环境意识的教育功能。由于该类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乡村农业景观是农业生产者在生活环境及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农耕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续利用的生态意识。如黎平县堂安的山丘梯田,游客不仅可观赏凝视壮美的山丘梯田景观,在观赏过程中感受景观中所蕴含着深刻的自然生态及人文特性。该类型在经营开发管理方式上,宜采用“农户+农户”或“村委会+农户”的形式。一般是在本地村委会带动及村民合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不存在与外界文化差异及利益冲突等问题,且有利于保持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本真性及资源的保护。
3.2古村落开发型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璀璨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的微缩景观,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22],不仅在历史、艺术、建筑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有些在政治、军事、语言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贵州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少数民族数量众多。贵州省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系列分析报告显示,全国56个民族中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其他民族在贵州均有分布[23]。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并独具民族特的古村落景观。如西江千户苗寨、青岩古镇古村落、黄古树布依族石头寨古村落等。古村落开发
型以特村落观光、特食品、饰品为主体,典型模式如西江千户苗寨,进化镇响水岩组古村落等。西江千户苗寨依山而建,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不但造型美观且实用,并表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类型在资源开发模式上,以特村落民居古建筑为主导,统筹民族风情、工艺品、歌舞表演于一体;在经营方式上,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通过组建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整个景区经营与管理,社区居民通过自主经营家庭旅馆、土特产品、旅游商品及在旅游公司就业等方式参与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
3.3民族风情开发型
贵州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千百年来居住着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几十余少数民族部落,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的民族风俗文化。由于贵州自身省情的特点,使少数民族文化较少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保持了民族自身原生的民风民俗、民族服饰、戏剧、音乐舞蹈等,使贵州民族文化资源具有纯正、原生性的特点,多重民族文化资源为贵州民族风情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1997年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将贵州黔东南州列为世界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24],独特而极富魅力的民族风情不仅极具观赏价值又可使游客参与体验。在对民族风情进行细化的前提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观赏型。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展、戏曲歌舞表演等。2)体验型。如民族竞技与娱乐活动、民族节庆民俗礼
·
·
 王 燕等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WANG Yan et al Rur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Guizhou
仪等。3)民俗商品服务型。如民族特工艺品、药材、装饰物等。由于以民族风情为主体的乡村生态
旅游,
富于地域特的民族风情是其旅游资源的核心。在经营方式主要有旅游公司+地方政府+社区居民或地方政府+社区居民等,代表旅游地如贵州天龙屯堡,从屯堡民族风情游的开发整体运作看,旅
游公司组织地戏表演、
村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接待团队游客及门票管理等,在旅游开发中发挥着核心
导向作用,
属公司主导,多方参与型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3.4社区参与开发型
“社区参与”是指在有条件开展旅游的地区,社
区众全面而有效的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
苔丝读后感
不仅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还参与旅游经济活动、环境保
护、
旅游地社会文化维护、利益分配等多个方面[25]
。居民即是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创造者同时又是承载着,如歌舞、服饰等旅游资源必须通过原居民的参与才能完成。居民分享乡村生态旅游带来的各种利益,同时居民更了解整个乡村的历史及特,是创造旅游资源的承载体。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角度看,只有在旅游开发中使居民获得合理的收益,
才能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原居民可以充当民俗文化流动的载体,参与歌舞表演、民族特工艺品的制造销售、旅游衣食住行等服务的供给,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该类型强调社区居民主导的积极参与自我规划管理,政府提供部分基础设施及品牌宣传等辅助。朗德苗寨的乡村生态旅游就是该模式的成功典型,其乡村生态旅游依靠社区居民自身的力量来实现自我发展,具体操作中由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行使旅游资源经营与管理权,通过组建乡村旅游接待中心作为运营主体,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及统一培训,对社区居民的旅游经营活动,
进行监督和协调[
26]
。当地政府则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形象宣传及旅游市场规划等方面实行有限的支持辅助。从整个模式的运行及经营管理主体来看,属典型的社区主导,政府辅助引导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深情的话4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道路建设
据贵州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数据显示,“十一五”末,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
15.16万km,路网密度仅为0.86km/km
,建制村通达率为70.25%,通畅率达仅为31.8%。低于
2008年全国建制村通达率、
通畅率的平均水平,其分别为76.91%、52.88%(
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资料),尤其是平均通畅率远低于全国平均
水平。因此,交通问题已成为山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由于贵州自身财力有限,必须充分利用国家资金、政策、项目等倾斜,有选择地修建一批交通道路。此外,在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品牌宣传等方面加强建设,注重多方
面筹集资金,大力引进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民间资本进入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加快和完善基础
设施建设。
4.2因地制宜突出特,
打造原生态旅游精品贵州乡村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小气候,为山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乡村生态旅游精品少,这与贵州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及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目标相差甚远。为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贵州出台了《大力实施
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计划到2015年全
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区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8 
000元以上。针对以上目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在摸清自身旅游资源家底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
发展模式,
避免盲目跟风。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要避免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防止过度商业化、庸俗化、产品雷同化。产品设计中注重品牌效益,注重打造乡村原生态旅游精品,通过深度挖掘原生态的乡
村生态旅游资源,
提高品位和品牌知名度。4.3注重社区参与,保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持续动力
乡村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民俗文化多样性受损、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的倾向等。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使居民可以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认识到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居民既是地方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又是重要的载体,居民参与也是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在要求之一。以西江苗寨为例,社区居民获得收益的途径主要有房屋出
租、
参与游客接待、到旅游公司就业、政府为鼓励村民参与旅游接待提供的补贴及奖励等。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获得收益,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生态旅
游发展中,如2008年旅游发展大会后,
家庭旅馆数量由之前的50余家迅速增至140余家,
旅游公司负责招聘村民302人,其中男性108人、女性194
人[2
]。西江苗寨模式在地方政府及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下,旅游资源价值获得了有效提升,游客人数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因此,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要协调好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利益关系,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决策、规划、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实现居民利益和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保持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4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相关服务人员素质
提供优质的乡村生态旅游服务,离不开一批高
素质的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的高素质是保障高质量旅游服务必不可少的必备因素。据2007年贵州市旅游局统计,贵阳市旅游从业人数为36918人,
其中研究生学历的仅占0.27%,本科学历的占9.45%,
大专占25.4%,高中或中专占32.98%,
高中以下学·422·                                        贵州农业科学
                                   Guizhou Ag
ricultural Sciences
历占31.90%[28],作为贵州社会经济最发达的省会城市,旅游从业人员大专及以上的也仅占35.12%。因此,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旅游服务知识及意识的普及,进一步强化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企业的互助机制,向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标准,并要注意引进相关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及相关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楚材,吴章文,郑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67-71.
[2]胡胜国.浅谈吉林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J].中国商贸,2011(6):161-163.
[3]曹水.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辨析[J].生产力研究,2009(17):25-27.
[4]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5]冯娴慧,戴光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8):104-111.[6]刘爱服.试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5,20(l):68-71.
[7]朱华.乡村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观光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5):22-
27.
[8]殷红梅,徐燕.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0):
197-200.
[9]徐燕,殷红梅.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发展现状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1):241-244.[10]刘明智,陈明霞,高建强,等.浅析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在贵州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
2011,50(23):4876-4878.
[11]吴俊铭.论贵州喀斯特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J].贵州环保科技,2000,6(1):46-50.
[12]朱青,王兆骞,尹迪信.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2):119-230.[13]王武林.贵州省退耕还林问题跟踪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76-22778.[14]刘明智,陈明霞,高建强,等.浅析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在贵州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
2011,50(23):4876-4878.
[15]杨蜜蜜,肖进源.贵州省旅游资源特征及合理开发思考[J].特区经济,2009(2):132-134.
[16]蒋焕洲.贵州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2):66-68.
[17]贵州省统计局省人口普查办公室.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05-10)
[2012-11-20].http://www.gz.stats.gov.cn/Sy-
sHTML/ArticleHTML/43988_1.shtml.
[18]骆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19]刘磊.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思考[J].贵州文史丛刊,2009(3):98-102.
[20]郭彩玲.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3):56-59.
[21]蒋应铨.贵州的资源特及其开发[J].理论与当代,2000(6):18-19.
[22]胡道生.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4):47-50.
[23]作者不详.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居全国第四全省有54个民族[EB/OL].(2011-12-01)[2012-11-20].ht-
tp://www.people.com.cn/h/2011/1201/c25408-
3120018477.html.
[24]张有林,杨学义,吴再俊.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探索[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1):125-128.
[25]代则光,洪名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中居民行为的博弈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261-264.[26]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5,23(4):108-111.
[27]陈志永,吴亚平,费广玉.基于核心力量导向差异的贵州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比较与剖析———以贵州天龙屯
堡、郎德苗寨和西江苗寨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23):283-290.
[28]徐燕,殷红梅.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中国岩溶,2009,28(1):95-102.
(责任编辑:冯 卫)
·
·
 王 燕等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WANG Yan et al Rur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Guizhou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