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地理高中地理中国农业整合综合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②长江中下游区,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图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中国的劳动力约为美国、欧盟和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二倍,吸引了大量外资来中国建厂,因此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但近几年大量从业人员都返乡创业,使东部地区劳动力产生了很大缺口,厂商都抱怨招工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中国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4%,发达国家仅占3%左右。如果要从农业部门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我国农业发展应该选取的方式是
A. 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 B. 发展水稻种植业
C. 发展都市休闲农业 D. 回收土地发展国营农场
3.为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扬,某出口加工企业计划将沿海工厂的员工由26万人降至10万人,欲将生产基地转向西部地区,该企业区位转移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 资金 B. 技术 C.工业基础 D. 交通运输
4.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不包括
A. 家乡生活成本低 B. 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信息,也积累了创业的资金
C. 家乡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沿海地区 D. 家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该图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问题。
5.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6.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
A.华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7.下面是我国粮、糖、棉、油料作物商品性生产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
在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糖 ②粮 ③棉 ④油 B.①棉 ②粮 ③糖 ④油
C.①油 ②糖 ③粮 ④棉 D.①棉 ②粮 ③油 ④糖
该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的示意图”,与自然地区图相当类似。读图回答问题
8.图中①、②属同一农业区,但最大的不同点是
A.温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人口密度 D.地势高低
9.图中是我国重要茶叶产区的区域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⑥⑦⑧ D.⑦⑧⑨
10.图中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A.河谷农业 B.坝子农业 C.绿洲农业 D.基塘农业
11.下列有关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B.生态农业就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而进行无污染生产
C.生态农业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D.生态农业生产中的能源主要是依靠发达的输电网络使用干净、方便的电能,以净化环境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中国特农业现代化道路。
12.农业机械化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 )
A.农业劳动生产率 B.单位面积产量 C.农产品的商品率 D.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老婆你快乐吗13.近年来“塑料大棚”和“订单农业”兴起,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技术、交通 B.气候、市场 C.技术、市场 D.资金、劳动力
14.下图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题。
1.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甲地的纬度低 B.甲地的海拔低 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 D.甲地的植被覆盖率低
2.甲地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
①复种指数高 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瓜果甜度高 ④水稻种植面积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从乙地到甲地,沿线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主要表现为 (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极地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读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小题。
15.下列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澳大利亚 B.②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美国
C.③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中国南方 D.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均没有典型分布
16.下列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农业地域类型有利于农民随市场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B.②农业地域类型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但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C.③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传统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D.③农业地域类型的产品可能销往本地城市,也可能远销国外
17.下列四个地区发展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组合合理的是 ( )。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商城县邮编
18.2007年我国农村取消了农业税,外国人称之为“中国农业的一场革命”,这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这体现了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社会生产力
19.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因气温较低,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助理医师
B.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故它们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部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发展旱作农业
D.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20.关于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温度带北移后,热带北缘的橡胶、咖啡等作物再也不会遭受现在偶尔出现的冻害
B.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缩短,作物减产
C.气候变暖,植物病虫害会因气温升高而减少,农业受害也因此而减少
D.全球变暖会使中纬度地区农业生产受益,高纬度地区农业生产受损
21.如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的空间主要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③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2.图中①②③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中国 C.英国 D.加拿大
下图为世界一些大河河口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22.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国家依次是
A.刚果、孟加拉国、中国、阿根廷 B.美国、印度、中国、赞比亚
C.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巴西、中国 D.越南、泰国、美国、墨西哥
23.下面的柱状图分别表示一年中四个季度河流的流量,则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①—a ②—b ③—c ④—d B.①—b ②—a ③—d ④—c
C.①—d ②—b ③—c ④—a D.①—a ②—d ③—c ④—b
24.四个地区主要农产品及农业地域类型是
A.小麦羊毛—混合农业,水稻—水稻种植业,咖啡—种植园农业,水稻—水稻种植业
B.玉米—商品谷物农业,茶叶—种植园农业,水稻—水稻种植业,剑麻—种植园农业
C.油棕—种植园农业,水稻—水稻种植业,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牛—大牧场放牧业
D.水稻—水稻种植业,水稻—水稻种植业,小麦—商品谷物农业,牛—大牧场放牧业
25.关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相关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国东部和英国所处自然带相同,农作物品种也相同
B.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小,未来将变得无关紧要
C.自然条件最终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D.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与其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关
读中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6.东北平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②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③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7.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图中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②华南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③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④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幼儿奶粉排名28.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国相继实施了“用保护价收购农产品”、“降低或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措施。这说明了下列哪一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气候 B.土壤 C.劳动力 D.政策
手游有哪些好玩的游戏29.“超级水稻”的出现,终于用事实消除了西方某些国家对“中国人能否自己养活自己”的疑虑。这体现了下列哪一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气候 B.科技 C.劳动力 D.政策
>核废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