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由来和风俗
分享人:自由如风来源:互联网时间: 2014-03-31 阅读: 9 次大中小分享: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 | 就定出仲春、仲夏、 | 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 | ||||
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 | 104 年,由邓平 | |||||
等制定的 《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 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在古代, | ||||
1 年分为 12 个月纪,每个月纪有 | 2 个节气。从 24 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 | |||||
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 | 家用吸尘器好用吗 | |||||
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 | ||||||
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 5 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 4 个节气 | ||||
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 | 3 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 | |||||
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 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 | ||||||
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 | 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 | 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 | ||||
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 ||||||
美少女战士第三部 |
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的儒家经典《周礼》云:“以土圭之法测土深, 正日景(影),以求地中。 ,, 日至之景 (影)尺有五寸, 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 四时之所交也, 风雨之所会也, 阴阳之所和也。 然则百物阜安, 乃建王国焉,
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 (测日影长短的工具 )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确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当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
行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 360 度,共经历 24 个节气,每月 2 个。其中每月第一个为“节历” ,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
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第二个为“中气” ,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
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 “节历”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 | 15 天,现 |
在人们已经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上半年
在 6 日、 21 日,下半年在 8 日、 23 日,前后不差 1-2 天。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
的文化遗产, 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指导农事活动, 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由于 2000
年来, 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 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 物
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多变, 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
一种参考。
立春 每年 2 月 4 日或 5 日,太阳到达黄经 315°时,便是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
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大地将呈现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自秦代以来,
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还曾一度被认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在气候学中, 春季
是指气候( 5 天为一候)平均气温 10℃至 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
长了,太阳暖了。农谚提醒人们: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立春时节由于气温、日照、降雨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趋于上升或增多, 故小春作物长势加快, 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农事要注意浇灌追肥, 促进生长。立春一度是重大节日。 我国古时候历朝历代
这一天要举行迎春仪式,围绕立春举行的民俗活动有“春娃” 、“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
雨水 每年 2 月 19 日前后,太阳黄经达 330°是为雨水。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
雪融化,雨量逐渐增多。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 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雨水时节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农事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
2022年冬奥会中国获得几枚金牌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 过去民间到了雨水节, 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
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久不怀孕
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惊蛰 每年 3 月 5 日或 6 日,太阳到达黄经 345°即是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 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到了惊蛰,我国大
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 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 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盆地中部和西北 | |||||
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 | 10 | 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故农事及植树 | ||||
要考虑气候特点, 栽后要勤于浇灌。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 | 平地一声春雷会唤醒所有冬眠 | |||||
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古时惊蛰之日,人们会手持清香、 | ||||||
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蚁鼠和霉味。过去惊蛰那天还有祭白虎、打小人的风俗。 | ||||||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 ||||||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 | ||||||
之充满油水, 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节令最普遍的习俗是吃生梨, | 据说在节令时刻吃能够 | |||||
去百病。 | ||||||
春分 每年的 3 月 20 | 日或 21 日,太阳到达黄经〇°为春分。 | 分就是半, 这是春季九十 | ||||
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相等。中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 ||||||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 | ||||||
时间相等,所以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 | ||||||
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过去春分有吃春菜的习俗, |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 乡人称之为 “春碧蒿” 。 | |||||
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 | ,名曰“春汤”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 | |||||
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 “春分到,蛋儿俏” ,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 | |||||
光。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的日子,呈 | 66.5 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 | |||||
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玩竖蛋游戏。春分有送“春牛”的习俗。春牛 | ||||||
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 。送图 | |||||
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 | 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 |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 | ||||
叫春祭。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清明 每年的阳历 4 月 5 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15°时为清明。清明是清洁明净之意。
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岁时百问》中说: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
清明。”《历书》载: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
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
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
是表征物候的节气, 含有天气晴朗、 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
究禁火、寒食、扫墓 ,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 农村中有蒸制蒿饼的习俗。 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 “浆麦草” 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 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 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
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
谷雨 每年 4 月 20 | 日或 21 日,太阳到达黄经 余额宝天弘基金 | 30°时为谷雨。俗话说: “雨生百谷” 。 | ||||||
降雨及时而且雨量充足, | 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 这一天起雨量增多, 对谷物生长有利。时 | |||||||
至暮春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 | 一般 4 月下旬平均气温, 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 | 已 | ||||||
达 20℃至 22℃,比中旬增高焊接方管 | 2电阻屏℃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 | 30℃以上的高温,使 | ||||||
人开始有炎热之感。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 | ||||||||
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古时,山西临汾 | ||||||||
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 | 。陕西风翔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 | |||||||
可见需求量是很大的。 “禁蝎”的民俗反应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 ||||||||
立夏 每年 5 月 5 | 日或 6 日太阳黄经到达 | 45°时为立夏。立夏是指夏季开始。农作物 | ||||||
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 但各地冷暖不同, 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 | 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 | ||||||
气温高于 22 ℃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 | ||||||||
为 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 | ||||||||
河谷则早在 4 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 | 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古时立夏 | |||||||
时也有迎夏仪式: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祭祀炎帝和祝融。君臣一律穿朱礼服, | 配朱 | |||||||
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 民间还以立夏日 | |||||||
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在民间, | 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 | 江南 | ||||||
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 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 立夏还有尝新等习俗活动。 | 如 | |||||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 | ||||||||
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 | ||||||||
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