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10篇】
2023“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10篇】
2023“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精选篇1)
  近日,我拜读了培训中心陈东老师的劳模事迹材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久久无法平静。正所谓"见君一袭风雪骨,始信人间有谪仙",陈东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什么是创新转型、学习超越的劳模风采,他用27年的坚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一曲伟大的劳模赞歌,铸就着莱钢曾经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
  众人皆知莲无垢,谁知莲心苦。陈东老师是劳模,是多领域的专家,一个个荣誉的光环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但谁又知,这光芒的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多学一些、多做一点、多忍一会,正如文中所说"点滴工作皆学问立足岗位成专家",正是这一点一滴成就了陈东老师今天的成功!与我而言,或者说对一些入厂良久,建树乏善可陈的青工而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陈东老师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在职工培训管理和教学领域依然得心应手。为什么?因为他相信技不压身,自学了软件工程硕士专业、自学了工业工程本
科专业,他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肯定能用的上。后来当他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莱钢"精益管理"培训项目组组长的时候,之前的技能储备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像我们这些青工,从事的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懈怠的托辞与理由,我们更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所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零缺陷",自己的专业要强,自己的技能要多,自己的缺陷要少。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给你一个岗位,你能不能适应?你会不会开展工作?这都靠我们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做一点,中心大讨论的时候曾有个命题"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其他的用不着我管",这个观点对不对呢?陈东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当他发现自学考试通知单分发工作困难时,虽然不是他们科的事,却主动担当,刻苦钻研解决了难题,最终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这对我们青工来说,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在现阶段莱钢处于转型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更不能再存着各扫门前雪的心态,拈轻怕重、斤斤计较,要勇于担当,对自己的工作要尽心,别人的工作要热心。每天少做0。1,365个0。99是0。025;每天多做0。1,365个1。01就是37。8。因此我们学习要做到1。01,工作要做到1。01,每天多做一点点,就会超过别人一大截,成功的关键就在这0。01。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忍一些,陈东老师忍受住了学习的寂寞,忍受住了工作的压力,忍受住了失去爱人的痛苦,最后他成功了。对我们青工而言,成功的路并不好走,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这就需要我们有"8+N,5+2"的工作精神,或为了学习而挑灯夜读头悬梁锥刺股,或为了项目而连续加班无视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但是成功的`路上却也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在岔路口驻足不前,迷失了方向,我始终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新学期的学习计划2023“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精选篇2)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金灿灿的谷浪高低起伏,如浪涛翻滚,波澜壮阔;火红的高粱在微风中跳着欢快而轻盈的舞蹈;玉米乐得露出了大黄牙,正站在玉米秆上极目远望,等待着农民伯伯的收割呢!
  早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玉米地旁,妈妈对我说:“今天我们有一个艰巨的任务——掰玉米。”话音刚落,我立即来了精神,两眼瞪得大大的,吃惊的表情中透着兴奋。“遵命,妈妈。”说完,我便行动起来。
  不一会儿,我兴奋地举着一个掰好的玉米叫道:“看!这是我掰的,怎么样?技术还不错吧!”正当我沾沾自喜时,妈妈却说:“你掰的不对,应该把玉米棒掰下来,将它的“外套”留在玉米秆上。”我转过身去,对那些玉米轻蔑地说:“我就不信,你有多难对付。”说完,我便埋头苦干起来。
  也许是玉米生气了,我再一次掰下来的玉米还是穿了两件“外套”。我只好向妈妈学习。只见妈妈先把玉米棒的“外套”一层一层地脱掉,然后一只手抓着玉米棒,另一只手用力一掰,玉米便听话地掉了下来,我学着做了几次,慢慢地掌握了窍门。
  回到家,吃着刚煮好的.黄澄澄的玉米,又香又甜。玉米里不但有爸爸妈妈的汗水,也有我的那一份功劳呢。
  通过这一次的劳动,我懂得了学习和种地一样,只有先播种下目标,再加以辛勤耕耘,才会有丰厚的收获。
  平安夜祝福语送女朋友
2023“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精选篇3)
  一棵树,能长多高,不在于接受多少阳光雨露,而在于他的根系在土地里扎得有多深;一粒金沙,能否闪光,不在于光的照耀,而在于他内在的属性;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在于他成长的环境,而在于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定求索!
  21年的岁月,坚守在转炉这个最苦、最累、最脏、最热的岗位上,为了什么?又凭着什么?是什么支撑着他走过悠长的艰苦岁月?
  为什么这么苦的工作在他却甘之若饴?为什么小小转炉间能演绎激昂人生?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面对薛小永,稍加思索,自然会有一连串的疑问在心中起伏。
  薛小永心里必然沉淀着一份大爱。怎么发朋友圈>鞋跟磨脚怎么办
  一定是因为爱钻研技术,所以,他能够常常忍着六七十摄氏度的高温,靠近炉体一观察就是30分钟,只为拿下那些技术难题。这种状态,在别人看来觉得无法理解,或者不可思议,但是于他来说:只有不断的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的心底才会觉得畅快舒坦。高温下的烘烤与这种成就感相比,在他的世界里,也就必然算不得什么。因为爱,苦也变成了甜。
  一定是因为深爱这个企业。龙钢于他是自己的家园,钢城于他是精神上的"父母",当自己的家庭"贫寒",当自己的"父母"被人瞧不上时,羞愧的情感反而击打出"男儿当自强"的激越之心。为了自己的家园能够不输于别人,为了能够在同行们面前树立自尊自信,他毅然决然的承担起荣耀门楣的责任,为了这个家,再苦再累,也就都不算什么。这一切,必然是源于对企业的那份深沉的爱。
  一定是因为深爱家人。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一个男人要顶天立地,要勇敢担当。为了家人都能过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他才能够无数次的多个昼夜坚守现场,废寝忘食的去工作。不思量,那是一种自私,细回味,其实更是一种深爱。对家人的爱不正是支撑无数龙钢人一代代前进的动力吗?
  薛小永的心里必然装配着钢铁的意志。
  和钢铁比起来,人太脆弱,然而,柔能克刚在薛小永这里却得到了别样的诠释。
  因为钢铁意志,才能够在21年的职业生涯里,他一次次的超越,一次次的冲击,一次次再度超越炼钢工艺技术指标;因为钢铁意志,才能够在年近40岁的时候,他仍然以"5+2"、
"白+黑"的精神坚守一线,玩命工作;因为钢铁意志,他才能够忍受脸部的皮肤被辐射热烤得脱落了一层又一层,创下全国最高炉龄记录。
  薛小永的心里必然承载着一份使命。
  因为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他创新性提出转炉生产工段的"3321"管理思路并推广应用,系统性解决了制约生产工艺的瓶颈性问题。
妇女节是多少岁到多少岁?  促使他3天8小时砌成一座120T转炉,刷新了同类型转炉全国砌筑时间最短7天的历史记录,创造了‘龙钢速度’。
  促使他带领工段将转炉钢铁料消耗指标做到全国第一,石灰单耗、氧气消耗、耐材综合成本名列全国第三的好成绩。
  促使他影响着周围的同志,培养成长出陕煤化集团劳模陈江、陕钢集团劳模陈雷磊、龙钢公司劳模焦建设等多名集团及公司先进个人。
  英雄并非基因遗传,英雄是钢铁般的坚持。
什么是421
  英雄并非生于英雄地,英雄就成长在平凡的土壤里。
  这就是我从薛小永身上寻到的答案。
 
2023“中国梦·劳动美”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精选篇4)
  寒假里最有趣的事莫过于和爸爸一起洗车了。
  那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洗车。望着爸爸的白里透黑的车,仿佛外层是涂了黑漆,我不禁嘀咕:没希望了。
  我拿起水,按下出水钮,只见水立马从中涌出,形成一个长三角形,水冲到车上反弹出一道道水花在空中绽放,如蝴蝶在空中飞舞,水雾沁到我的脸上,顿觉凉爽无比。
  我又拿来拖把在皂液里浸泡一会,然后拿出来在车上使劲地擦了起来。一下、两下、三下……一连很多下,这边的“黑漆”已经擦干净了,变成了明晃晃的白。只见爸爸拿起水,水立马涌到我这边,原来明亮的白变得更加透亮啦!
  我抢过爸爸手里的水,对着车上猛喷。清水经过泥巴的一次次搅和,变成了又黑又脏的`污水。一道道水流从水中涌出,仿佛是山上蜿蜒盘旋的长龙,在半空中张牙舞爪,瞬间又四散开来,不着踪影。一股股水流冲到车上再弹到地上,像触碰到墙壁的利箭一样,快速反弹离开,划出一道道优美的线条。
  我拿起干拖把围着整个车子又擦了几遍,擦干水渍,车子越擦越亮,很快一台锃亮如新的车子展现在我的面前。阳光洒在车上,一束耀眼的白光飞射到我的眼前,我不禁眯起了眼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