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0课《蜘蛛开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蜘蛛开店》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是 4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4篇故事指向一个主题——“改变”。有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如《青蛙卖泥塘》;有因为不断努力学习,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的,如《小毛虫》;而《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则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蜘蛛开店》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简单,一波三折,内容丰富。蜘蛛从“卖口罩”改成“卖围巾”,再改成“卖袜子”,想的都是“织起来很简单”;他卖东西的价格,总是“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蜘蛛思维方式简单,处事方式简单,偏偏迎来了三位特殊的顾客,让他吃尽了苦头。本课在结构上有反复的特点。“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三个部分,故事情节类似,写法相似。
本文富有童趣,语言幽默诙谐,非常适合小孩子阅读。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了蜘蛛在开店后遇到的一些奇葩顾客的故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将通过
看图学文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得以培养,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不畏艰难,坚持到底,一心一意。
一、教学目标
1.能自主读故事,学习生字,认识新词。
2.通过朗读发现故事语言反复的特点,学会整理思维导图。
3.能借助思维导图,把蜘蛛开店的过程讲清楚。培养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整理思维导图。
2.能借助思维导图,把蜘蛛开店的过程讲清楚。培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
1.课件、教具、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导入:我们先来猜一则谜语:吐出细银丝,织成天罗网,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谜底——蜘蛛。那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只小蜘蛛,齐读课题——蜘蛛开店。
2.板书课题,师范写,生书空,再读课题。
3.质疑课题:小蜘蛛一个人在开店,你看到题目有什么疑问吗?(蜘蛛开什么店?为什么开店?蜘蛛开店卖什么?)
(二)初读课文:
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那我们就带着疑问,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吧(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说一说小蜘蛛为什么开店)
(三)识字:
1.在同学们读书时,蜘蛛怪已经织下了大网,设下层层障碍,不让咱们学习课文,谁来把他打败?(出示词语),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采用指名读、学生领读、开火车读的方式将词语学牢固。
2.写字:
(1)小蜘蛛都开店啦,老师也开了一家商店,取名为“小李商店”,谁来帮老师把招牌写好?想要写好字,就得先观察,出示“商”字,生观察如何写好字,指名反馈。(学生汇报:“商字”,第二笔稍长,点画居中,同字框里面是“八”和“口”)。
说说图片(2)教师范写,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并跟读口诀:点横长,点撇立两旁,下面同字框,撇点在口上。
(3)学生在书本上描红一个,写两个。(二年级的小朋友一定要一部分一部分的观察,边看边写,注意坐姿“三个一”)
(四)整体感知
1.汇报问题(小蜘蛛为什么开店)答案,学生出文中句子,出示句子,并随文识字“蹲”。“蹲”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什么结构?(左右结构);什么旁?(足字旁);足字旁的字大多跟什么有关(跟脚有关)。那哪位小蜘蛛愿意来蹲一蹲?(生表演)
2.指导朗读:师提问其他同学:小蜘蛛一个人在这里蹲着有好吃的吗?有什么事可以干嘛?有小朋友他玩吗?(哦,都没有)。所以他每天都“好寂寞,好无聊啊”!哎呀,我们讲了半天,把这只小蜘蛛给忘了,老师来问问这只小可怜,你一直蹲在这里等着老师是什么心情呀?(生答:好寂寞,好无聊啊)。看来他真的体会到小蜘蛛的心情了,那同学们我们也带着这种寂寞无聊的心情读一读吧。
(五)理清脉络:
1.我们已经知道蜘蛛□为什么开店了,那它开了一家什么店?第一位顾客又是谁?请同学们自由读 2~4自然段用□画出来。学生汇报“口罩编织店”为什么卖口罩呢?是因为我们的疫情吗?学生读出答案(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简单)
2.指导朗读,体会心情变化:
(1)小蜘蛛蹲在网上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来了一位顾客,它的心情如何?
(很开心、很高兴、很兴奋)
我们来读出兴奋,读出高兴!可是顾客是谁啊?
(一只大河马)
(2)那当小蜘蛛的心情立刻变得(沮丧、失望、难过、不开心)那我们体会了小蜘蛛的心情,让我们把这句话读出感情吧!(看谁读得更开心、更难过)
(3)可把咱们的小蜘蛛累坏了,这一个口罩织了多久?(一整天),那老师让你写一整天的作业,你是怎样的心情,什么样的状态。(学生汇报:疲惫,筋疲力尽),那我们带着疲惫的心情再来读一读!
(4)那我提高难度,这三句话每句都有不同的心情,我们连起来再读一遍。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口罩编制店只干了一天,小蜘蛛就坚持不下去了,他又要换招牌,一会想卖这个,一会想卖那个,谁最有本事把这三次开店连起来说一说。收入证明格式
小蜘蛛 | 卖什么 | 顾客 | 结果 |
第一次 | |||
第二次 | |||
第三次 | |||
4. 完成线索图:同学们讨论得可真热烈,那下面老师小组代表帮老师完成板书。
5. 相似,体会语言反复:
(1)课文里面有好多句子长得可相似了,就像三胞胎,你们瞧他们来了出示句子:
①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简单。
②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简单。
③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这个三胞胎句子,你们发现他们哪些地方比较像?
(生答:它们都有一个“因为”)它们都用“因为”把前面的结果和后面的原因联起来了。
(2)那我们就用这个奥秘练习说说句子吧。我来问你们喜欢李老师吗?(指名回答)。再问:你们喜欢蜘蛛开店这篇课文吗?(指名回答)谁还能用“因为”说一句话呢?(学生回答)。
(3)我们看到了这 3个句子长得像,再来看一看还有哪些句子也很相似呢?自己打开课本一,用画出来。
(学生汇报:①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②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③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对呀,这三个句子都出现在小蜘蛛的商店招牌上,那我们观察小蜘蛛的招牌什么换了?什么没换?学生思考讨论(商品内容换了,价格没变)。
(4)小蜘蛛想法很相似,挂的招牌也很相似,就连顾客的出场方式也很相似,我们来(①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②顾客来了......原来是一只长颈鹿。③看见顾客......竟是一只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5)拍手歌:小蜘蛛的想法相似,招牌相似,顾客出来的方式也很相似,所以这三次开店的故事也很想,下面我们看着线索图,打着节拍读一读吧:想要卖口罩,嘿!开店挂招牌,咦?来了大河马,唉!织了一整天。想要卖围巾,嘿!开店换招牌,咦?来了长颈鹿,唉!织了一星期。想要卖袜子,嘿!开店换招牌,咦?来了小蜈蚣,唉!匆忙吓跑了!
(六)思考:
蜘蛛的小店还能继续开下去吗?如果蜘蛛想要继续开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生讨论,指名回答)
(七)情感态度:
我们不学小蜘蛛,有点困难就放弃,相信只要肯坚持,总有一天会成功。五、总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认识了许多的生字,知道了要体会着小蜘蛛的心情变化才能读好课文,学会了整理线索图并看着线索图讲故事。
相信同学们下节课能把故事讲得更好,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蜘蛛开店》评测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一升水等于多少千克shāng diàn biān zhī wán gong jué dìng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店( ) 围( ) 决( ) 换( )
3.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无聊——( ) 简单——( )
长——( ) 卖——( )
教师节老师祝福语简短4.在不是比喻句的后面打“√”。
(1)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 )
(2)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一样。( )
(3)我好像迷路了。(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蜘蛛因为觉得寂寞、无聊,于是决定开店。它先卖( ),结果看到( )的嘴巴那样( ),织起来好难,于是决定卖( ),看到( )后,它又改变主意,改成卖( ),结果碰到了多足的( ),把蜘蛛吓坏了,赶紧跑回了家。
问答题1.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蜘蛛开店遇到的问题?
例:我建议他根据口罩的大小收费。我建议他主页设置_________。
6.续写故事你觉得蜘蛛开店还会卖什么它可以卖给谁?
《蜘蛛开店》课后反思
本课选自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课,课文内容简单,故事却一波三折,内涵丰富,这个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篇幅不长,语言幽默风趣。写了一只无聊的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蜘蛛的想法很简单,但是每次来的顾客很特别,导致蜘蛛由卖口罩改到卖围巾再改到卖袜子。蜘蛛开店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蜘蛛害怕困难,没有坚持精神。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件事情做起来都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所以做事情不能想法简单。
1.用谜语导入,提高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同学们对猜谜语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用谜语导入。果然,我的谜语一出,同学们就兴奋起来,他们纷纷猜测谜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于是,我趁这个机会,引入了这课的学习。
2.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新课标指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环节我注重让学生自主交流,通过各种活动来完成教学,由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愉悦中学。在教学中让学生注重“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的总结,培养学生独立、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的能力。
3.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还能尽可能的让每个孩子都参加到学习中。所以这节课我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我先把问题呈现给大家,然后让他们合作完成,再汇报。效果出乎意料,每个小组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有更新的收获。比如,有的小组还想象了一下蜘蛛看到蜈蚣时的动作、心理等,充实了课文内容,效果良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