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轩迄今关于端午节的最早⽂字记载……
上世纪70年代,⽢肃居延肩⽔⾦关遗址出⼟了万余枚简牍。其中⼀枚⽇历简上,第五栏出现了“重节……”的“历注”。
“重午”并以“节”称之,这应该是迄今关于端午节的最早⽂字记载。
端午节,在中国乃⾄整个东亚⽂化圈都有重要的地位。甚⾄围绕端午属于谁、谁有资格申报⾮物质⽂化遗产等话题,⼈们还热闹地吵过⼀阵。之所以争论不休,是因为端午这个节⽇本⾝有许多待解之谜。
⾸先,端午起源于何时,⽬前仍不清楚。传世⽂献中最早的“端午”见于西晋周处《风⼟记》。这是公元3世纪的⽂献,原书已经亡佚,幸⽽这段记录保存在唐⼈徐坚编纂的《初学记》中:“仲夏端午,烹鹜⾓⿉……”。⾓⿉就是粽⼦。《初学记》还引到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端午源于祭屈原的传说。这个说法在民间影响甚⼤,但《续齐谐记》是志怪书,写的都是七⼣⽜郎织⼥会、重阳费长房登⾼之类的故事,可爱⽽不可信。不少学者认为,端午节起源没有早⾄先秦,但也不会晚⾄西晋,毕竟⽂献中能见到东汉时针对五⽉五⽇的祭祀与礼仪。《后汉书·列⼥传》提到烈⼥曹娥的巫师⽗亲在五⽉五⽇这天“于县江溯涛迎婆娑神溺死”。同书《礼仪志》说“以五⽉五⽇朱索五⾊印为门户饰”。但这些算不算过节?书⾥没有明⾔。
青春作文
过去式的英文其次,“端午”是什么意思,也有争议。《初学记》等训端为始,将“端午”解释为“第⼀个午⽇(或五⽇)”的。也有⼈反对此说,认为“端”是“正”的意思,并以端午⼜名天中节、正阳节为证。或⼜引《论衡·乱龙》“阳遂取⽕于天,五⽉丙午⽇中之时”,说东汉时以五⽉丙午⽇为“正午”。再者,端午与夏⾄的关系,也是⼀团乱⿇。各种古书记载的端午、夏⾄习俗多有重合,例如《荆楚岁时记》说夏⾄吃粽⼦,《⽟烛宝典》说夏⾄竞渡。今天各地民俗也有纠葛,⽐如有的地⽅端午吃鸡蛋,有的地⽅则是夏⾄吃蛋。端午为什么和夏⾄有许多类似的风俗?学界并⽆定论。以上这些讨论,各有各的道理,然⽽⽂献不⾜征,谁也说服不了谁。超载1个人怎么
若想推进端午节的相关研究,还得靠新资料。上世纪70年代,⽢肃居延肩⽔⾦关遗址出⼟了万余枚简牍。历经四⼗年的整理,这批资料终于由上海中西书局陆续出版。其中有⼀枚编号73EJT24:305 497 498A的⽊简,看似普通,却有着重要意义。
简上的⽂字是:“⼗⼋⽇:丙申|⼄丑|⼄未|⼄丑|甲[午]重节……|甲⼦⼋⿁节|癸巳……”
这是⼀枚典型的⽇历简,下半截残损,中段被削去⼀块,上端完整,原应编于⼀册汉代年历中。这种格式的年历由31⽀简组成,第⼀⽀简⾃上⽽下书写⼀⽉⾄⼗⼆⽉,其后30⽀简,每简最上端书写⽇期序数,其下分栏书写与第⼀简中各⽉对应的⽇期⼲⽀。例如图中这⽀简是第⼗⼋⽇,它下⾯第⼀⾏的“丙申”是指该年第⼀个⽉的第⼗⼋⽇为丙申⽇,第⼆
⾏“⼄丑”则是第⼆个⽉的⼗⼋⽇,余可类推。
这种年历除列举⽇期⼲⽀外,还会对⼀些特定的⽇期添加注释,称为“历注”。现代⽇历在⽇期旁标出节假⽇,正源于此。这⽀简出现了两个历注,即第六栏的“⼋⿁节”和第五栏的“重节……”。“⼋⿁节”即“⼋魁”,是个古代历书常见节⽇,学者多有讨论,此不赘述。这⾥要隆重介绍的是第五栏的“重节……”。从照⽚上看,“重节”两个字写得偏右,其左或许还有两字。虽然⽊简此处被破坏,但这个节⽇的⼲⽀⽇期可以通过前后⽉的⽇期推算出来——是甲午,该⽉的第⼆个午⽇。当时历法以寅⽉为⼀⽉,⼀寅⼆卯三⾠四巳五午,⽉份也对应午。午⽉的甲午⽇被称为“重节……”,“重”的只能是地⽀“午”,这和重阳节⽇⽉重复阳数九的命名⽅式⼀致。“重午”并以“节”称之,这应该是迄今关于端午节的最早⽂字记载。
可惜“重节”后⾯连字带简都被削去了——不知道会不会是“重节端午”呢?为何会留下这个遗憾,我们稍后再讲,先来说说这则材料的意义。肩⽔⾦关的这⽀⽊简为端午节的起源提供了新知。经⽇期推算可知,这份年历的年代为孺⼦婴居摄三年(公元8年),所以⾄少在王莽摄政的西汉晚期,西北民间已经有了端午节的雏形。考古发掘的西北⽇历简数量很多,但此节⽇仅⼀见,说明尚不普及。两汉是中国传统节⽇的“孕育期”,即便当时已⼗分流⾏的节⽇,如伏⽇、腊⽇等,⽇期尚且游移不定,这个原⽣态的端午节当然更是远未定型了。
端午节放假通知模板这个原始的端午节,⽤的不是五⽉五⽇,⽽是午⽉午⽇,⽽且是第⼆个午⽇。前⾯将“端午”解释为“第⼀个五⽇”或“第⼀个午⽇”的说法不攻⾃破。⼀个⽉有29⾄30天,地⽀是⼗⼆个,所以⼀个⽉会有两个或三个午⽇,其中第⼆个午⽇⼀定在五⽉⼗三⽇⾄⼆⼗四⽇之间,是正中的午⽇。“午⽉的第⼆个午⽇”符合“正午”的观念,所以将“端午”解释为“正午”是正确的。福特的车怎么样
这个⽇⼦在汉代宇宙观中有特定意义。之所以选⽤午⽉的第⼆个午⽇,本质上是在当时的⼲⽀纪⽇历法体系中,以尽可能简便的⽅式选取⼀个数术内涵和历法关系都尽可能接近夏⾄的⽇期。夏⾄是天⽂历法意义上的极阳之⽇,⽽地⽀午则在阴阳五⾏理论中属极阳,午⽉的第⼆个午⽇是理论模型中的极阳⽇。以这个⽇⼦作为夏⾄⽇的替代者,既能做到理论上接近极阳的夏⾄概念,⼜能兼顾到历⽇推算的简便,⽆疑是⼀种较合理的设定。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后世端午与夏⾄多有纠葛——它们本来就同出⼀源。
当然,此时端午节远未定型,不排除还有别的择⽇形式,⽐如选五⽉的丙午⽇或初五⽇。从现有⽂献看,端午节逐渐定型为五⽉五⽇,⼤概是在东汉时。从午⽉午⽇到五⽉五⽇的变化,与历法的变化息息相关。两汉魏晋时期,纪⽇法发⽣了重⼤变化,⼲⽀纪⽇逐渐被淘汰,数字纪⽇开始兴起,这必然带来选择节⽇的变化。⽐如上巳节,本来在三⽉上旬的巳⽇,后来变为三⽉初三。⼜如腊⽇,本来是冬⾄后的某个戌⽇,后来固定为腊⽉初⼋。端午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由取地⽀午转为取数字五。
为什么会选⽤五⽉五⽇呢?午和五同⾳是原因之⼀,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缘由。中国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纪⽉纪⽇⽤⽉亮周期,节⽓则是太阳周期。⼆⼗四节⽓中,序数奇者为“节”,偶者为“⽓”,如⽴春为正⽉节,惊蛰为⼆⽉节,芒种为五⽉节,等等。由于阴阳步躔不⼀,节⽓在各⽉之序数⽇期中漂移不定。部分地区⼤概在由⼲⽀纪⽇向序数纪⽇的转换过程中对节的选取作了简化——⼀个朔望⽉取29.5⽇,⼀个太阳⽉取30.5⽇,两者相差恰好⼀⽇,若正⽉初⼀⽇为正⽉节⽴春,则⼆⽉节恰为⼆⽉⼆,三⽉节恰为三⽉三,依次类推,直到九⽉节为九⽉九。后⾯的三个⽉⼤概误差太⼤,就很少有⼈算了。这样⽅便好记,也成就了中国的“重节”传统——⼆⽉⼆龙抬头,三⽉三上巳,七⽉七乞巧,九⽉九重阳——五⽉初五五⽉节也在这⼀体系内。从历法意义上说,这个⽇⼦本质上对应的是芒种⽽⾮夏⾄。这种节的设置,带有明显的阴阳历相互迁就的⾊彩,体现了中国传统历法中阴阳调和的思想。奇数的节⽤重节推算⽅便,偶数的⽓却不⽅便,因此也有其他简化⽅式——例如中秋取秋分所在之⼋⽉的中间⽇⼗五⽇。节、⽓这些概念,⽼百姓搞不明⽩,最后⼲脆都叫节⽇。
很多⽂明都有于四季各设⼀个⼤节的习俗。现已定型的中国传统⼤节,春节正⽉初⼀、秋节⼋⽉⼗五、冬节冬⾄——夏节原本应⽤五⽉⽓夏⾄,但中间经历了复杂的取舍过程,最后定型为五⽉节初五。不过民间还是保留了节⽇转变过程中的⼀些痕迹。⽐如今天仍有部分地区称端午为重午,说明这个节⽇曾⽤午⽉午⽇。另外还有⼀些地区将五⽉⼗五称为⼤端午,以⼗五⽇对应中⽓夏⾄,这和以⼋⽉⼗五对应秋分类似。
这⽀⽇历简为何被削去⼀块?⼜为何孤零零出现在肩⽔⾦关遗址的探⽅中?最后,让我们来还原⼀下这枚⽊简的经历,看看究竟发⽣了什么。居摄⼆年年末的⼀天,肩⽔⾦关的烽⽕台下。驿马带来⼀块⽊牍,交到⼀位戍卒⼿中。这是⼀份官⽅颁布的“历朔”⽂件,内容是第⼆年各⽉初⼀⽇的⼲⽀。该做年历了!戍卒取出31⽀划好格⼦的⽊简,先在第⼀⽀简上写下⽉份,再在随后每⽀简端写上⽇期,然后依照各⽉朔⽇⼲⽀,依次推算,写下各⽉各⽇对应⼲⽀。写好⽇期,接下来写历注。⽐如正⽉以寅⽇为“建⽇”,就在正⽉每个带寅的⼲⽀⽇下写个“建”字。再⽐如夏季甲⼦为“⼋魁”,就在四、五、六三个⽉中到⼲⽀⽇甲⼦,在其下写上“⼋⿁节”。写到“重节”了,从上⾄下数五栏,五⽉午⽉,再数第⼆个午⽇,甲午……写好了。戍卒拿出绳⼦,打算把年历编起来。突然,他意识到了⼀个错误——居摄三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年闰正⽉,所以后⾯的⽉份顺延了——第五栏不是五⽉午⽉,⽽是四⽉巳⽉,节⽇应在下⾯⼀栏,并且不是⼗⼋⽇甲午,⽽是⼆⼗四⽇庚午。⽇历已经抄了那么多,全部扔掉太可惜。不过还好,只需替换⼗⼋⽇这⼀⽀简。于是他抽出这⽀错简,将抄错处⽤削⼑毁坏,掰断,随⼿丢在了烽⽕台旁的垃圾堆中……公元1973年,⼀个晴朗的⽇⼦,⼀考古队员来到烽⽕台的废墟下。重重堆积的沙⼟被揭开,这枚⽊简静静躺在这⾥。⼀位队员⼩⼼翼翼地捡起了它。在它沉睡的⽇⼦⾥,⼈间已经度过了⼀千九百六⼗六个端午。
学林(2016.6.3)| 肩⽔⾦关汉简中的端午节
程少轩复旦⼤学出⼟⽂献与古⽂字研究中⼼助理研究员
(本⽂转载⾃⽂汇学⼈)
(原⽂查看请点击“阅读全⽂”)
编辑|孙梦辉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