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的部首是什么偏旁
五 年级上册第 1 课《窃读记》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姓名: | ||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儿童保健品) 一、日积月累 (教学重点)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窃 腋 婪 辘 撑 惧 哟 2.趣味识字: 比一比:腋 (腋下)-液(液体) 惧 (恐惧)—俱(一应俱全) 编字谜:哟(节约一口) 辘(车后有只梅花鹿) 3.易读错字:“哟”读y金融风暴ō,“撑”是翘舌音,“婪”的韵母是前鼻音,“踮”读三声,“暂”读平舌音zὰn。 4多音字 zhuǎn(转身) dí (的确) 转 的 de(好的) zhuàn(转动) dì (目的地) 5.应会写字:窃 炒 锅 踮 哟 饿 惧 充 檐 皱 碗 酸 撑 柜 (1)书写指导 (1)写正确:窃 檐 酸 (2)写美观: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炒 锅 踮 饿 惧等 上下结构:窃字下半部分是切 左中右结构:哟(口稍高一些,中间是绞丝。) 指导书写的字:酸、惧、哟 ②指导要点:酸:左右均等,左边里面有一横,右边写紧凑。惧:左窄右宽。竖心旁第二笔稍高。“哟”应写得紧凑一些。 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窃读 炒菜 锅勺 踮起脚 饥饿 惧怕 充足 屋檐 一碗 真酸 支撑 书柜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中、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概括方法:段意联接法,本文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先写了“我”放学后急匆匆的赶到书店,再写了“我”在书店里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最后写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书店,想起了老师的鼓励。 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 (1)重点段的表达顺序:重点段是4—8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来表达的,插入了两个场景的描写。 (2)体会方法:多读,4段体会比喻句的好处,6.7段抓住两个不同场景的描写,体会对比的写法,体会作者对读书的喜爱。 3.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①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体会方法:查字典理解“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再理解比喻句的含义: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重点词句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体会方法: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重点词句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体会方法:抓住重点词语“皱起眉头、高兴”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来体会句子意思。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重点词句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体会方法:引导学生出描写动作的语句,仔细品味这样写的好处。(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重点词句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体会方法: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 1.课后思考题: (1)体会课文中描写“我”如饥似渴读书的语句。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出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什么人什么什么成语 2.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 3、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作者窃读的痴迷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圈划并有感情的朗读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揣摩人物情感变化。 | |
教学准备 |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了解作者林海音,可以读读她的代表作,想想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快乐与享受。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 |
五年级上册第 1 课《窃读记 》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写错的字: 2.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4.趣味识字: (三)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适宜、知趣、饥肠辘辘、白日梦、依依不舍、担忧、贪婪、惧怕,把你的理解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读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2. 课文中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标画出来,读一读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3.认真读一读课文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 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5.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6.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拓展延伸 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整理在书本上) | ||
教学时间 | 1课时 | |
栏目设计 | 预习提纲 | 预习展示 精讲点拨 |
导入 | 1.以“窃”“字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 (2)作者为何要“偷偷”地读书?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篇描写读书滋味的课文——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板书课题) | |
预习评价 | 1.出示预习较好的学生名单。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 |
初 读 课 文 |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 1.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易读错字正音。 ad提莫出装2. 易错字词、重点句段: (1)“哟”读yō,是语气词。“踮”读三声。 第三个自然段 “腋下”是指胳膊下面;第四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匹饿狼”“匹”要读第三声,饿狼的饿是饥饿的饿, 理解“贪婪”的意思。 高铁学校招生要求(2)【多音字的读音】转过街角 目的地 |
识 字 学 词 | (二)生字:识记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 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 1.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认读。 (2)易读错的字正音(哟、檐、皱):出示—认读—组词. |
2. 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 2.巩固检测: 1.出示: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转过街角(zhuǎn zhuàn) 转圈 (zhuǎn zhuàn) 目的地 (dí de dì) 2.指名读出正确读音。 3.学生齐读,巩固字音。 | |
3. 趣味识字: | 3.趣味识字: (1)交流自己用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2)教师点拨:哟(节约一口) 辘(车后有只梅花鹿) | |
4.易写错的字::窃 檐 酸 | 4.易写错的字: (1)出示难写字::窃 檐 酸 (2)观察:哪个笔画容易错? (3)观察、讨论怎样写才匀称好看:要把这几个字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边讲解: 窃字是形声字,上面的“穴”字头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跟洞穴或者是什么隐蔽的地方有关系,下面是一切的“切”,表示读音;檐字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笔画多,要写紧凑;酸字左半部分是酉,不要忘了里面的一横。 (5)学生练习书写。 (6)评价反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 |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 1.理解: (1)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要能结合本文理解。 (2)检测巩固: ①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贪婪( ) 惧怕( ) 适宜 ( ) ②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 2.词语积累 (1)评价反馈: (2)出示:(预设) 心理:依依不舍、担忧、惧怕 ABCC:饥肠辘辘 齐读。强调:分类积累词语,有助于理解、记忆和运用。 | |
整体感 | 1.本文中的人物都有谁,把每个人做的事用一句或两句话概括出来,再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就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1)文中的主要人物: (2)主要内容: | 1.展示某位同学(预习提纲上未写名字)概括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归纳方法。 2.同学们评价、补充、修改: 3.小结:段意联接法,就是把每段的大意按一定的顺序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后写事的文章,我们可以试着用这种段意联结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句子意思深刻?在文中标记出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也在文中做好标记。 | 集体交流: 1.对于写得好的,或者意思深刻的,只要学生回答得大体正确即可。 2.对于不明白的,让学生互相解答。 3.教师预设问题: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出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出体现“如饥似渴”读书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4.小结解决疑问的方法:到相关句段,反复阅读或小组讨论。 | |
重点品读 | 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如饥似渴读书的语句。 | 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如饥似渴读书的语句。 1.“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4.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1)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从课文中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3)相机指导朗读。 小组赛读,推荐优秀学生读,在评价中引导全体学生读生动。 5.想想哪些地方写的生动,令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小结:(比喻:自己合理的想象 。对比:人物的神态和内心。) |
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小姑娘复杂滋味的语句,理解最后一段中“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意 思。 | 1.指几名同学谈理解。 2.小结:读书和吃饭一样重要。 3.迁移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2)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4.练习背一背。 | |
课堂小结 |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 引导学生从思考方法、理解内容、体会表达等方面来谈。 |
限 时 检 测 | 年级上册第 课《 》限时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我 diǎn qi jiǎo ( ) 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我的腿 zhēn suān( )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zhīchēng( )着,有时又靠在shū guì( )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二、阅读训练营。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四、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 |
板书设计 | 1 窃读记 复杂:快乐 惧怕(心理描写 独特感受) 急切:(动作描写:跨、踮、钻、挤、)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