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蓝爱情海》的音乐特
纪念建党100周年作者:熊念桃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2期
纪念建党100周年作者:熊念桃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2期
【摘 要】《蓝爱情海》是一首表达爱情的歌曲,歌词富有诗意,曲调优美而流畅,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浪漫彩与抒情风格,是一首雅俗共赏、寓意深远、彩鲜明的佳作。全歌以气势取胜,创作手法灵巧,既有低吟浅唱,也有激昂澎湃,并且声情并茂、大气磅礴,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择龄 【关键词】蓝爱情海;雅俗共赏;音乐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81-01一、歌词内容解析《蓝爱情海》是一首表达爱情的歌曲,歌词富有诗意,曲调优美而流畅,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浪漫彩与抒情风格,成为一首雅俗共赏、寓意深远、彩鲜明的佳作。演唱者要想演绎好这部作品,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和艺术形态进行全面的分析。(一)雅俗共赏。《蓝爱情海》以借景抒情的手法,回忆和阐述两人纯洁的爱情故事,对当时的环境做
了生动的刻画和描绘,歌词采用了抒情的诗句,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爱的意境。如:第一段歌词在“月光溶溶”“风气浪涌”的海边,我与你“相知相爱”,因为“深深眷恋你的胸怀比重公式”,所以“拥抱在一起今世”便“永不更改”。描绘了在月光融融的夜晚,风景迷人的海岸边,有一对恋人相拥在一起互诉愁肠,令人感到无比浪漫和温馨。第二段歌词“点亮烛光,穿过尘埃,现在将来都彼此关怀,千金难买,苦尽甘来,真情流淌在心里汹涌澎湃”,作曲家印青用平稳的语气讲述了“一对相爱的恋人穿过尘埃,划过流年,命中注定的爱情将所有的痛苦全部淹没,让真情留在人间。”这幅画面有景、有情、有声、有,让人身临其境,激发了丰富的想象,为随后激情澎湃的高潮作了铺垫。(二)寓意深远、彩鲜明。《蓝爱情海》整首歌词分为A、B两段,采用了单纯的二段体曲式结构,层次清楚、结构紧凑。A段以柔美、抒情为主,B段则是借A段情感的一个迸发,迎来整曲作品的第一个高潮。二、音乐内容的分析(一)对比性曲式结构。《蓝爱情海》的曲式结构由前奏、呈现段、对比段、再现段和尾声五部分组成,是典型对比性的二段体结构歌曲。其曲式结构分析图如下:整首曲子中,作曲家以大海的波澜起伏表现出线条的韵律感。在A段中,歌词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对称,歌词的语音声调自然起伏,表现出一幅静静的海面上,轻风吹出一条条细细波纹的浪漫美景。在B乐段中则旋律起伏较大,与A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第19段的第
一个主音g2上,通过第18小节主和弦的推动,使用f这个力度标记,掀起了情感上的第一个波澜,紧接着音乐像波浪一样,在一轮高潮迭起后,临时离调到降B大调,使音乐的彩更加突出。第三乐段和第四乐段则是A、B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乐段的二次重复,作曲家使用这样的手法,加深了整首作品的旋律整体,巩固了演唱者对表达情感起伏的宣泄,加深了这首爱情颂歌的主题形象。最后由弱音进入尾声,由4/4变成5/4拍后又变成4/4拍,在变成4/5拍中有两个乐段,呈现一种下行阶梯状,随后通过旋律的八度大跳,在最高音a2的基础上持续6拍,力度从f变成sf,拉长了音乐的幅度,增加了歌曲的恢宏气势,最后在ff的力度上结束了整首歌曲,使音乐的情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释放。(二)调式彩张弛有度。《蓝爱情海》主要以几厘米可以让女孩子哭G自然大调为主,随着A乐段舒缓的音乐展开,B乐段则采用转换调式来改变整首作品的彩结构,运用旋律大调降6电脑主机嗡嗡响、7级音的连续下行,通过离调到降B大调,增强了音乐表达的张力,使前后调式结构更加突出,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钢琴伴奏强弱有序。《蓝爱情海》的伴奏也非常有讲究,由中国音乐学院胡延江老师所写,他充分利用4/4拍的韵律美,将词和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根据大海的起伏变化形象突出了音乐主题。前奏由9个小节构成,利用双手高音区的钢琴弱奏伴奏效果,表现出了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为歌曲感情和气氛的渲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A段部分钢琴伴奏同前奏一样,旋律平
缓、起伏不大,以叙述为主,最后一小节的伴奏力度逐渐加大,引入第二乐段演唱。B段利用持续音阶的反向进行将音乐推向高潮,利用音高的八度大跳处理与节奏结合在一起,使音乐在平稳中具有韵律感。整个乐段的旋律线像波浪一样跌宕起伏,钢琴伴奏也随着曲调的变化而变化,采用了四度、五度、八度的音程跳进,在强拍处还使用了附点四分音符强调节奏重音,并且采用降六、七级旋律大调的连续下行音阶,使调式上的彩更加突出。《蓝爱情海》的创作采用了抒情与叙述相结合的手法,与歌词的融合堪称天衣无缝,歌曲的旋律亲切感人、悦耳流畅、大气圣洁、优美而富有神韵,不仅可以启迪美化人的心灵,还可以陶冶大众情操。参考文献:[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2]田可文,陈永.西方音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周畅.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