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弘扬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的例子
青年弘扬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的例子
毛浩夫接过爷爷毛秉华的接力棒扎根家乡宣讲井冈山精神的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
1968年初毛秉华调任井冈山博物馆馆长。从那时起怎样“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便成为萦绕在他脑海的课题。他的后半生一直扎根井冈山深入浅出地叙述历史事件、红军故事和井冈山精神。
在井冈山的旅游旺季毛秉华常常每天讲两三场课最多一天讲6场听众最多时达上千人。周围人好心劝他“现在来井冈山的人更多了你还是随叫随到。这么一大把年纪真担心会累倒你哟!”
毛秉华总是回应:“我身体‘零部件’虽然有点毛病但‘主机’没什么问题让过去成为过去游客千里迢迢来到井冈山只要到我我就有责任把井冈山精神讲给他们。”
毛秉华讲的内容来自登门拜访老红军时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有血有肉。几十年来为了抢救革命史料毛秉华的足迹遍及京、沪、赣、闽、湘、粤等地。有些人感慨“宁少看一个景区景点也要听毛老师的一堂课。”
他还费尽苦心阅读媒体报道寻红四军部队后来发展历程和光辉业绩的线索如“红一连今朝更红”“教导队桃李芬芳”“独立团百炼成钢”“一支打遍天下”等故事篇章都来源于他寻到的珍贵资料。
2014年他成立“毛秉华工作室”2年后他的孙子、曾留学英国的毛浩夫也走上追寻井冈山精神的道路。
毛浩夫记得从小时候起来家乡旅游、参观的人很多红米饭、南瓜汤等带有革命印记的食物伴随他成长。他还会跟着爷爷毛秉华去讲课感觉爷爷很厉害受人尊重。
2015年他从英国毕业回国在南昌市一家电商公司里上班。2016年冬天休年假的他回到井冈山。那时爷爷身体已经不太好。每天早上9点前七月半冥包怎么写图片毛浩夫准时到工作室陪爷爷一起看报纸。
一次毛浩夫旁听了爷爷上的一节培训课毛秉华引用了《卜算子·咏梅》作为结束语。“革命烈士就好比是梅花将最宝贵的鲜血与生命无私奉献给了革命事业。”这句话让毛浩夫深受触动。
毛浩夫还记得有一次爷爷在在新闻中看到一副红军强渡大渡河的油画他敏锐地意识到画上的人物可能是从井冈山走出去的部队他立马联系相关专家组建考察团去河北、北京等地寻访这支军队的线索填充史料。
由于毛秉华身体不好毛浩夫作为小助手随行。到了部队展馆里进门第一幅画就是《井冈山会师》这让毛浩夫十分感动。也正这一件件小事中让他坚定了传播红故事的信心。
“但红精神宣讲对我而言是全新的世界只是听过一些事件的名字。”他决定先重走革命路线先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
毛浩夫来到“三湾改编”发生地时正是冬天又逢下雨路很难走。“当年红军就是一步步走上山的冒着林弹雨。”毛浩夫觉得这种体验让自己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共鸣。
“宣讲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只是陈述历史要还原历史背后的温度大文件传输说出历史对现实的意义这也是宣传井冈山精神的要领。”毛浩夫希望能让来井冈山的人感受到:这段革命故事
已经过去了90多年了留下来的财富是什么?为什么在革命的低潮期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点亮星星之火能够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018年毛秉华去世毛浩夫接手爷爷的宣讲工作室工作。平日里他反复看原著qlv格式转换成mp4结合专业背景琢磨讲红经济方面的故事。
“当年为了把红政权建设好我们也经历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经济斗争。在1933年8月专门发表了一场‘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主题演说强调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展经济建设事业的重要性……”毛浩夫开发了20多分钟的“独家”课程讲革命根据地里的农业、工业、商业知识介绍党颁布土地法的意义讲述党如何通过规章制度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根据不同对象他会设计不同课程如红家书、革命文物、英文讲解等主题。毛浩夫还探索国际表达。他觉得外国游客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如果单纯按照翻译讲苏可杨洋大婚他们缺乏共鸣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增加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很多外国游客对诗词感兴趣毛浩夫就讲解与井冈山相关的诗词语句再将革命背景和历史故事穿插其中。
“井冈山精神像是一颗埋在心底的种子它一直在那里我会让它生根发芽。”在毛浩夫看来井冈山精神不仅存在于宣讲、培训、教学领域还闪耀在生态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方面面网王小说,激励乡亲们奋勇争先奔小康。
他举例在基层采访时红军后代、村干部、创业青年一起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让井冈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井冈山精神新的组成部分。他会将这些故事收录时刻更新自己的宣讲素材。
“每当别人对井冈山精神表示信服、敬佩、认可的时候我特别自豪这就是这份职业的意义所在。”毛浩夫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