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七子之歌—澳门》等
牧草教材分析:
本课时包含三首作品。《七子之歌—澳门》为五声宫调式,4/4拍,二段体结构(单二部),是李海鹰为1997年迎接澳门回归而创作并演出的,其中饱含着深厚的、渴望回祖国的、强烈真挚的情感。《东方之珠》是为了庆祝1997年香港回归而创作并演出的,歌曲倾诉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并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恋人的口吻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我的中国心》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创作并演出的经典的爱国歌曲,反映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思念祖国,报效祖国的爱国深情。歌曲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人,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表达爱国之情。
课时目标:
一、学唱《我的中国心》,结合歌曲的节拍律动体验歌曲的真挚感情,并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聆听《七子之歌—澳门》和《东方之珠》,体验节拍、节奏及旋律特点,理解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感受乐曲中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人
课前三分钟播放视频(视频可选择与日本侵略者侵华,南京大屠杀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有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师:看到这些视频,你们的心情如何?结婚证照片几寸
生:愤慨。
师:如果用歌声来表达此时的心情,你们会想到什么歌曲呢?
生:《义勇军进行曲》等。
(引导学生边唱《义勇军进行曲》边跟随乐曲的节拍特点进行原地踏步律动)
师:大家所提到的爱国歌曲在情感上有一个共同点—慷慨、激昂。但同时也有这样的一些歌曲,他们的风格也许和你们所提的这些歌曲不同,而所表达的爱国热情的程度不亚于上述歌曲。
二、新课
(一)初听乐曲
1.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坑爹游戏攻略 2.引导学生讨论:这是我国哪个地方的地名?能在地图上到他们所处的位置吗?
清明节踏青作文600引导学生简要谈一谈该地方的历史,教师就作者与创作背景等进行补充介绍。
(二)歌曲剖析
1.引导学生跟随教师钢琴哼唱《七子之歌—澳门》。
2.哼唱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与之前学生所提到的爱国歌曲的异同。
课堂活动:边唱《七子之歌—澳门》,边跟随乐曲的节拍特点进行踏步律动,并思考《七子之歌—澳门》的律动与《义勇军进行曲》相比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示:从踏步的速度、力度与情绪特点上思考《七子之歌—澳门》在音乐的速度、力度和旋律彩上的特点。)
3.引导学生讨论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并思考从哪些要素中能感受到这种情感的传递?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引导继续探索,强化对节奏、力度、旋律、彩、歌词等作用的理解。
(1)根据歌曲节奏朗读歌词,体会休止符、切分节奏以及弱起拍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2)边哼唱边划出旋律线,体会两个乐段旋律的差异所形成的叙述与呼唤的情感对比。
课堂活动:体验休止符节奏,可先做以下朗读练习,可同时结合踏步来体验休止符的特点。(一拍一步,遇到休止符时踏步停止。)
(3)通过按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最后一句歌词“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并结合肢体动作体会久别母亲的思念之情,来辅助歌唱中的情感表达。(注意,多次呼唤母亲时的力度变化把握,以此来体现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呼唤。)
教师归纳总结:抒情、深沉的乐曲风格,加之两个乐段情绪上的对比,以及恰当地运用休止符、切分节奏、弱起节拍,并适当地进行力度的变化,也能从另一层面上表达爱国热情。(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愿望。)
(三)歌曲拓展
高中好段摘抄 教师:刚才所聆听的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歌曲采用了拟人手法,把祖国比喻成了母亲,与这首歌曲在拟人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首歌曲—《东方之珠》。
1.聆听《东方之珠》,思考这首作品的乐曲风格及其拟人手法。(抒情、深沉;把祖国比喻成恋人。)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都是抒情、深沉的乐曲风格,《东方之珠》是否也淋漓尽致地传达了爱国热忱?是从哪些要素中感受到的?
(1)通过边划三角边朗读三连音节奏的方法,感受该节奏的情绪特点。
(2)用节奏唱名法朗读第二乐段中三连音连续进行的节奏,感受该乐段的节奏特点所表达的情感。
知音漫客漫画 (3)朗读歌词,感受其浓厚的思念情怀。
3.跟随音响哼唱歌曲,体会乐曲中对香港的眷恋之情,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心声。
师生共同对《七子之歌—澳门》与《东方之珠》的音乐异同点进行总结。
(四)新歌教学
教师:无论是抒情的《七子之歌—澳门》,还是深沉的《东方之珠》,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国土的无比爱恋,以及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两首歌曲都体现了作曲家们炙热的中国心。
1.聆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并跟随音乐做律动。(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做空间上的移动,条件受限的班级可引导学生在原地做律动。)
2.对比《我的中国心》及《七子之歌—澳门》律动特点,辅助学生进行乐曲风格的识别与辨认。引导学生用坚定有力、富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歌曲。
3.以教师带唱学生模唱的形式学唱歌曲,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该曲最能表现坚定信念的节奏型。(弱起、切分、附点)
4.有针对性地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a.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b. 烙上中国印。
c.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5.完整演唱《我的中国心》。
三、总结与归纳
对三首歌曲音乐要素及情感进行归纳与总结,三首歌曲同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不仅有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期盼,更有着对祖国统一和复兴的祝愿,通过不同的体验、比较,深化对不同作品内在情感体会和理解,以期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后思考:
本课的三首作品虽不是同一时间创作的,但都表达了作者渴望统一、期盼团圆以及对祖国眷恋与热爱的情感,三首作品通过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拍节奏、不同的音等要素表达出了相同的情感诉求。因此,从不同的音乐要素中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从不同的音乐
风格中感受相同的情感表达成为本节课的重点。
要准确地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乐感是重要前提,而良好的乐感是建立在良好的节奏感基础之上。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元素中最能吸引孩子的是节奏,身体是最先会对节奏包括声响做出自然反应的。按音乐基础训练的先后顺序,节奏训练应是第一步,而通过身体的运动又是获得节奏感的首要途径。用身体来感觉音乐中的动态和变化,最能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向乐感的培养,而良好的乐感是准确体会乐曲情感的重要前提。
节奏感训练包括速度感、节拍感和节奏感几方面,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用最基本的步伐律动来体验乐曲的速度与节拍,通过聆听乐曲,用最自然的步伐走出不同歌曲的性格,能够使学生最直接地感受到不同音乐的情绪。而通过步伐来进行休止符等节奏的训练,更能达到有效体验特殊节奏带来的直观反应,从而准确地体验特殊节奏所形成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