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文言文阅读。
《犬子》
有一妇人,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需人料理。须人料理,如襁褓然。
或有老者,劝妇人曰 :“当教使言语。”妇人答曰:“我在,彼何必言!”或有邻居,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妇人答曰:“我在,彼何须自理!”
及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
[1]解释括号里字的意思
(昔)有一妇人:均不使(为):____________
(彼)何必言:人(名)之曰:___________
初三计划[2]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及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岳飞年少有志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①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引三百斤②。学射于周同③。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④;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得益自练习,尽得回术。
(注释)强:擅长于。②斤: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③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④筈(kuò):箭的尾部。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少负气节( ) (2)未冠( )
(3)同射三矢( ) (4)飞引弓一发(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少年有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选自《西京杂记》中央文献出版社)
(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人名。④与: 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很有学问的人。
[1]“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字读音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个意思还可以组词为___________。
[2]对“衡乃穿壁引其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匡衡于是穿墙而过,去吸引邻居家的火光
B.匡衡于是翻过墙去,把邻家的火光引了过来
C.匡衡于是在墙上凿了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
[3]把“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改写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___。匡衡这样做的原因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___________。
[4]读了《凿壁偷光》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尝试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 ,家富多书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 ,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
[2]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请从文中出符合这句意思的话语,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课外诗文,完成练习。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注释]①昔:以前,从前。②君:对对方的尊称。③抔:量词,把,捧。
[1]诗文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诗文中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写一写你读了本诗文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
君子兰的养殖方法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英雄的成语[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曝   喙   箝   舍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蚌方出曝:________
②不肯相舍:________
[3]文中矛盾对立的双方及其表现是________,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如何申请大病救助金
[4]依据本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的对错。 
①“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以上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
②文中鹬和蚌对话的语气有威胁的意味.它们彼此以对方弱点相威胁。( )
③这个寓言是战国时楚国的苏代给楚王讲的一个故事,楚王听了这个故事,打消了攻打赵国的念头。( )
④这个寓言的寓意是:自相残杀的结果是任何一方都不会占到便宜,获利的是第三方。( )
[5]鹬和蚌在那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熟读精思(节选)》,完成习题。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④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注:①详缓:仔细从容。②子:通“仔”,仔细。下同。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④漫浪:随随便便。⑤急:要紧。
[1]“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的读音为(_________)。
[2]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括号内各填一个字。
[4]写出画线句子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1]在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2]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伯牙鼓琴____________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___________
巍巍乎若太山____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_,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用“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钟子期的传说,如: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我从中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
9. 文言文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世界散打冠军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文章标题中的“戴嵩”是_____代画家.
[2]解释下列加点字
尾搐人两股间(__________) 笑而然之(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两句用具体的行动表现了杜处士对于《斗牛图》的喜爱之情。
B.牧童见到了《斗牛图》后“拊掌大笑”,可以看出他对杜处士的嘲笑。
C.“处士笑而然之”说明杜处士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D.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随意炫耀自己的宝贝,以免受人笑话。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宋人有闵其苗   闵(_____________)
揠之者        揠(_____________)
予助苗长矣    予(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 
⑴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_____________) 
小学教资面试⑵其子趋而往视之   (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