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5篇)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5篇)
第一篇: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
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教育知识
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乙脑的流行季节主要是7、8、9三个月。
乙脑病毒侵犯儿童,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和婴幼儿。接种乙脑疫苗和灭蚊是有效的控制手段。2.乙脑的症状有哪些?
乙脑从感染到发病一般要经过10-14天,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头痛、呕吐、嗜睡、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而死亡。
乙脑的发病初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很类似,发烧并伴有呕吐、恶心、全身不适,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有类似症状还是要早诊断、早。3.乙脑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母亲节送什么礼物好?乙脑的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或动物,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蚊子先叮咬了病猪再叮咬人,会造成人类乙脑流行。
预防措施:
1.接种乙脑疫苗:我国已将乙脑减毒活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在儿童8月龄和2周岁时各免费接种一针。浙江省规定7、8、9月份暂停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但可使用乙脑灭活疫苗替代接种,按照“自愿自费”原则接种。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3.灭蚊防蚊:杀灭蚊虫,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叮咬,提倡不露宿。黄昏户外活动应避免蚊虫叮咬。在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
塞翁失马翻译第二篇: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1 WHO 立场文件 依据为各成员国提供卫生政策方面指导意见这一职
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预防具有全球公共卫生影响的疾病的疫苗及联合疫苗问题,发布一系列定期更新的立场文件。这些文件着重关注的是疫苗在大规模免疫规划中的使用。范围有限的免疫接种(多为私营部门开展)对国家免疫规划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不是这些政策文件的重点。WHO 的立场文件归纳了各相关疾病与疫苗的基本背景信息,并就如何在全球使用这些疫苗表明了WHO 目前的立场。这些文件在发布前经过WHO 内部和外部众多专家的审阅,主要供各国的公共卫生官员和免疫规划管理人员使用。不过,对这些立场文件感兴趣的还可能包括一些国际资助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医学界和科学媒体。
概要和结论英语四级题型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乙脑)是亚洲最常见的一种病毒性脑炎。据估计,乙脑病毒每年至少造成50,000例临床病例,其中多数为10岁以下儿童,导致约10,000人死亡,另有约15,000例病例留有长期的神经-精神性后遗症。近几十年来,乙脑在一些以前无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出现了暴发。乙脑感染通过蚊子传播;蚊子从有病毒血症的动物(通常是猪或水禽)中获得感染。每250-500例感染者中仅约有一例出现临床症状。目前
还没有针对乙脑的特异性抗病毒方法。虽然在一些国家通过使用杀虫剂和改进农业活动可降低乙脑的发生率,但疫苗接种仍是唯一最重要的控制措施。目前,大规模使用的乙脑疫苗有三种:(i Nakayama株或北京株纯化鼠脑灭活疫苗,主要由几个亚洲国家生产;(ii)细胞培养的北京P-3株乙脑灭活疫苗;(iii)细胞培养的SA 14-14-2株减毒活疫苗。鼠脑提纯乙脑疫苗的缺点有:诱导保护性免疫力的持续时间过短;需多剂次接种;对多数国家来说,每剂疫苗的价格相对较高。细胞培养的疫苗在中国生产并广泛使用;该国的灭活疫苗逐渐被减毒活疫苗取代。另有数种前景看好的候选乙脑疫苗正处于开发后期。
当前亟需提高各区域和各国对乙脑的认识,加大国际对乙脑控制的支持力度。在乙脑已构成公共卫生问题的所有地区都应推广乙脑疫苗接种。在乙脑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最有效的免疫接种策略是对主要的目标人(通过当地的流行病学资料确定)中开展一次性的疫苗大规模接种,继而将乙脑疫苗纳入常规免疫接种规划。与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策略相比,这种方法可带来最大的公共卫生收益。
n号房间事件免费观看一般认为,鼠脑提纯乙脑疫苗和细胞培养的乙脑疫苗在儿童中使用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其安全性也可接受。然而有极少数案例报道,流行区儿童和来自非流行区的旅行者接种鼠脑
提纯乙脑疫苗后,发生可致死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超敏反应。由于这些不良事件极其罕见,而常规乙脑疫苗接种具有较高的收益/风险比,因此不应拖延在公共卫生规划中引入乙脑免疫接种。1 见 No.44, 1998, pp.337–344.许多国家通过应用鼠脑提纯的灭活疫苗成功降低了乙脑的发病率,该疫苗在未来若干年内有可能继续在国内和国际上使用。细胞培养的减毒活疫苗只需要较少的接种剂次即可实现长期保护,在多数情况下价格也较便宜,因此有可能是替代鼠脑提纯乙脑疫苗的一种较有吸引力的疫苗。但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在免疫缺陷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需要了解该疫苗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后的效果。
因疫苗各自不同的特征、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和所推荐的其他儿童疫苗的程序的不同,三种已获批准并投入大规模使用的乙脑疫苗的免疫程序也各不相同。在对1~3岁的儿童进行免疫接种时,鼠脑提纯乙脑疫苗通过以下接种程序可在整个儿童期提供充分的保护:第1、2剂为基础免疫,两剂次间隔四周;一年后加强免疫1剂,此后每隔3年接种一次,直至10~15岁。而如使用细胞培养的减毒活疫苗,只需要接种一剂作为基础免疫,隔一年后再接种一剂作为加强免疫,即可达到同等良好的儿童期保护效力。在某些地区观察到乙脑病例中年龄在10岁以上者所占比例在不断升高,突出显示了疫苗实现长期保护的重要性。
应确保安全有效的乙脑疫苗供应。所有乙脑疫苗的制造厂商都应遵守国际上通行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并符合WHO 关于生产和质控的要求。无论疫
温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苗系本地生产还是购自国外,在其被批准使用前,必须由独立的国家监督管理部门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评估。
经改进的乙脑监测方法(包括标准化的乙脑病毒特异性实验室检测)对于明确当地流行病学的特征、测量疾病负担、确定高危人和证明控制措施的效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乙脑监测的推荐标准将在另外的WHO文件中讨论。2 背景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经虫媒传播的病毒性人兽共患病,可影响人类。乙脑几乎在所有亚洲国家都有发生,无论其位于温带、亚热带或热带;偶可侵入原先没有这种地方性动物病传播的地区,如远离澳大利亚大陆的托雷斯海峡岛。全球有近30亿人口生活在乙脑流行区,这些流行区每年新生儿约7千万。各国及同一国内各地区间,乙脑的年发病率相差甚大,低者不到10/10万,高者可超过100/10万。印度北部、印度中南部部分地区、尼泊尔南部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未开展疫苗接种的地区(如柬埔寨),乙脑呈周期性流行。
嗜人库蚊将病毒从增殖宿主(主要是猪和水禽)传播至人类。孳生于水溏和漫水稻田中的三带喙库蚊是最重要的病媒蚊种。虽然乙脑病例多数发生于农村地区,但在城郊和城市中心也可发生传播。
在温带地区,乙脑传播期通常始于4月或5月,并可持续至9月或10月。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乙脑传播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或可在雨季加剧。如当地的灌溉状况有利于蚊子全年孳生,即便是在旱季也可发生乙脑传播。在多数亚洲国家,每隔2~15年可发生一次大规模的乙脑暴发。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重2 WHO-recommended standards for surveillance of selected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003(WHO/V&B/03.01.大洪灾(包括海啸)可引发乙脑流行。乙脑流行病学方面的某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在新近输入乙脑病毒的区域,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受到影响,但血清学调查表明,大多数生活在乙脑流行区的人在15岁以前被感染。每250~500例乙脑病毒感染中仅有一例为出现临床症状的显性病例。在高发地区,乙脑病例中有一半为4岁以下儿童,几乎所有病例都在10岁前发病。在一些乙脑呈地方性流行的区域,随着儿童期乙脑疫苗接种的广泛实施,乙脑病例的年龄分布出现了变化,大龄儿童和成人在乙脑病例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以及在中国的部分地区,过去数十年间乙脑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这主要归功于乙脑疫苗的广泛使用。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措施(如生猪养殖集中化)的改变以及杀虫剂的使用也都促成了发病率的下降。有研究表明二氯苯醚菊酯浸泡蚊帐对乙脑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然而,蚊帐和其他辅助性干预措施不应影响儿童期乙脑疫苗接种。虽然流行区居民中乙脑的发病率存在大量漏报,但该疾病在短期访问者和游客中极少发生。
大连1地升为高风险乙脑潜伏期为4~14天,之后可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寒颤、肌痛、精神混乱,偶可有颈强直。在儿童中主要的初发症状为腹痛和呕吐,常见惊厥。乙脑可表现为仅有轻度症状并顺利恢复,也可迅速进展为重症脑炎,患者可出现精神紊乱、全身性或局灶性神经性异常和昏迷。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00例乙脑,其中约10,000例死亡,约15,000例存活者有精神和/或神经性后遗症,需要康复和持续护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