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激活·多元--福州马尾造船厂旧区规划研究
传承激活多元--福州马尾造船厂旧区规划研究
缪建平;刘淑虎什么盆栽
【摘 要】文章以福州马尾造船厂旧区的历史传承和城市用地重构之间的耦合与冲突关系为研究导向,提出了历史文化传承、工业遗产激活、功能多元植入的“传承·激活·多元”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功能调整、景观重塑、肌理整合、建筑改造等规划设计层面,以实现福州马尾造船厂旧区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生命力的目的,进而探索“活态遗产”的更新方法。%Taking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flict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urban land Between Mawei old shipyard as the research-oriented, this Article advanced the concept of Inheritance & Activate and multiple which includ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heritage activated and multi-function implants. Secondly, the Article put the concept into the functional adjustment, landscape remodeling and texture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wei old shipyard issued a new vitality. Finaly, the Article explored the update method of Living Heritage.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4(000)010
【总页数】3页(P100-102)
【关键词】马尾造船厂旧区;传承;激活;多元
【作 者】缪建平;刘淑虎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福州马尾船政(现为福州马尾造船厂)建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是清末洋务派兴办的第一座军工造船产业,制造出中国第一艘钢甲军舰“平远号”,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是近代中国海军工业的摇篮,但随国运的衰败日渐没落。建国以来,马尾船以制造民用船舶为主而恢复生产(见图1),至今仍有生产,并对部分遗迹进行开放参观,被文物工作者喻为“活态遗产”。2008年,国家文物局提出马尾船
政、江南造船厂、大沽船坞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及《福州旅游规划》中拟以马尾造船厂为核心,结合马限山景区、天后宫景区、沉船历史博物馆、罗星塔公园形成船政文化大景区,马尾造船厂已于2013年开始停产,计划2014年完成全面搬迁。
文章以马尾造船厂遗址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为研究对象,包括马尾造船厂旧区及马限山景区,总用地面积39.12公顷(见图2),其东侧为婴脰山天后宫景区,西侧毗邻闽江,南侧为旧港区,北侧为居住用地。研究范围内重要工业遗存主要有官厅池、民国车间、法式钟楼、轮机厂、绘事院及一、二、三号船台(见图3)。
2 研究理念及规划目标
马尾造船厂包括战争遗产、教育遗产、建筑遗产、工业遗产、名人文化以及殖民遗存等诸多类型,如何从文物保护的层面出发发掘地块的历史美;利用其文化基因激活场所,创造出一个功能多元、符合现代生活的审美情趣都市片区是规划研究目标导向。围绕这一目标导向,结合为马尾造船厂的文化解读,将马尾造船厂片区定性为集文物保护、城市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和商业为一体的城市级滨水互动型文化再生区域(Culture& Recreation Distri
ct)。在策略上通过对历史要素的传承,使历史文脉得以延续,激活研究区域中的山、水、建筑、构筑物、景观等诸多要素,使历史区域焕发新的活力,并通过多元功能的植入诸,使其从原有单一的工业生产功能转变为集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城市文化休闲区。
2.1 文化传承坦克世界插件
精神价值是马尾造船厂旧区的核心价值,对其传承应包含两个方面:①船政文化的传承。马尾船厂旧区,尤以马限山公园内遗存的船政学堂旧址、英国领事馆分馆旧址、炮台、中法马江海战烈士墓等船政遗址是船政历史的重要载体。马尾船政展现了近代中国军事科技教育、工业制造等成果,孕育了诸多仁人志士,折射出中华民族励志进取、忠心报国的文化传统。②工业遗存的传承。厂区已公布为保护单位的建筑有清代的轮机车间与绘事楼,法式钟楼与官厅池遗址三处,另保存有民国时期生产车间一处。以及现在仍有生产功能的船台三处、船坞一处。这些延续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的工业建筑、见证了马尾造船厂的历史变迁(见图4)。
2.2 遗址激活
标准2寸照片尺寸对于马尾造船厂旧厂区地块的物质构成要素的激活主要体现在:①老工业建筑激活。对原有建筑进行评级分类,针对不同历史价值的建筑分别给予合理的保护、保留、修缮、改造,对允许改建的建筑植入创意产业等功能;②新建筑的激活。新建建筑在满足场地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顺应原有的场地肌理植入地块,承担展览、创意、办公、商业娱乐、服务等功能,增强场地功能的复合性;③外部开放空间的激活。外部空间是新、就建筑的连接与过渡。马尾造船厂旧厂区经过改造后形成了若干外部开放空间,不再是原有厂区的堆场,而是形成了具有游览、休闲、运动等实质功能的场所。这些场所直接有序串联,极大提升了厂区内的空间品质,并可成为城市防灾避灾点;④地下空间的激活。马尾造船厂旧厂区原以工业生产为主,地下空间几乎没有利用。改造后的地块将具有复合多样的城市功能。地下空间可以提供诸如停车、商业等功能,将有力地提高地块的负荷能力;⑤滨水空间的激活。对元素生产码头驳岸分别进行滨水湿地修复和游船码头改造。将原来生硬的滨水岸线打造成滨水湿地滩涂公园和适于市民游赏亲水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见图5)。
1|马尾造船厂的历史演进示意图
2|马尾造船厂的区位图
3|研究范围内工业遗存分布图
4|历史传承策略框架图中秋节祝福语
形容天气寒冷的成语
5|遗址激活策略框架图
6|多元功能布局图
2.3 功能多元
多元体现为马尾造船厂地块产业布局的多元引导。船政工业博览、创意文化产业和商业娱乐构成了基地的主要职能。其中,船政工业博览以原有近现代工业遗存以及罗星塔公园、马限山公园为载体;创意文化产业园则以非历史文物保护建筑的改造和新建创意文化建筑作为依托;商业娱乐是以新建的滨水商业带、工业遗址公园、船坞运动广场、船台露天影院,结合原有的工业参观流线贯连而成。在业态开发时序上,第一期整合造船厂现有文化资源,以船政文化和工业展览为主,吸引艺术人入驻,打造创业产业园;第二期,打造工业遗址公园,为城市提供更大的环境容量(见图6)。
3 规划方案
瓜酪3.1 肌理保护
场地肌理上,马尾造船厂建厂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虽几经沉浮,其作为造船生产的功能没有改变,场地保存这明晰的工业生产肌理。规划力图将这些肌理尽可能地保留,以体现基地的原有特质。将基地上附着的临时建筑拆除,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块北部区域多为历史建筑呈块面状肌理分布,中部为船台,塔吊,呈线型肌理分布,马限山建筑依山就势,呈点状肌理分布。新的建筑和开放空间的植入都是顺应原有的场地肌理,将历史脉络与现代功能进行最大限度的无缝连接(见图7)。
3.2 功能组织
规划分区上,将地块分为:遗址工业展览区、创意产业园区、商业旅游休闲区、公园绿地及马限山公园五大主要功能区。其中,遗址工业展览区主要集中在地块北侧,集中了诸如钟楼、绘事院、轮机车间、官厅池等主要文物保护建筑,是整个地块的历史核心价值所在。创意产业区位于遗址工业展览区以西至闽江岸边,以新建的建筑和滨水码头区构成,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地块创意产业文化与船政文化、滨水文化的结合。商业旅游休闲区在地块的西南沿闽江岸线展开,水上餐厅、船台影院、水上演艺中心及商业综合体,都尽可能
保留现有的船台、船坞、龙门吊等工业遗产,并加以利用改造,体现地块特有的船厂特。公园绿地区和保留的马限山公园的设置则体现了规划动静分区的思想。绿地公园给市民提供放松休闲的场所,又将从地块东侧穿越的江滨大道以绿化的形式围合起来,减少其对地块的干扰。这样在空间结构上,以创意产业园和商业旅游休闲区主体的滨水发展新轴和以遗址工业展览区和马限山公园为主的船政文化旧轴就确立起来,完善了地块的空间布局(见图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