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选择性必修3高中地理碳排放与碳减排和污染物的跨境转移习题含答案...
碳排放与碳减排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等。据此完成1~3题。
1.全球变暖对全球水资源产生的影响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总体上会导致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②基本没有影响
③使沿海地区少雨,内陆多雨
④使中纬度地区的国家和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全球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有(  )
①使东北增温,利于农业生产 ②使华北增温,降水减少,干旱加剧,不利于农业生产 ③西北降水增加,气候湿润,利于农业生产 ④华南、西南增温不明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A.②④      B.②③
世界十大名表排名C.③④      D.①②
3.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你认为可能的是(  )
A.因为人类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健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B.全球变暖只会对低纬度地区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
C.全球变暖会增加部分疾病的发病率,还会使部分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
D.全球变暖只会对高纬度地区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
解析:1.C 2.D 3.C 第1题,全球变暖会导致中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加,会导致水资源的重新分布,使中纬度地区更加干旱。第2题,全球变暖使得东北增温,利于农业生产,①对。使华北增温,降水减少,干旱加剧,不利于农业生产,②对。西北蒸发增加,气候更加干旱,不利于农业生产,③错。华南、西南增温明显,不利于农业生产,④错。第3题,全球变暖会导致疫病流行,影响人类健康。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全球变暖会增加部分疾病的发病率,还会使部分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
现代抒情诗“碳中性国家”是指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国家。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据此回答4~5题。
4.对实行“碳中性国家”计划不利的措施是(  )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合理开发水能      D.积极植树造林
5.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
A.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
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D.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
word参考文献标注
解析:4.B 5.A 第4题,机械化耕作的过程中,农机具会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属于对实行“碳中性国家”计划不利的措施,B正确;其他选项均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第5题,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全球变暖的速度减缓,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减缓,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不会变得更加干旱;全球变暖的速度减缓对植物的生长速度以及农作物产量影响不大。
下图为世界地球日正式公布的某年地球日的海报: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柱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该图片反映了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  )
①性质上的差异性 ②性质上的普遍性 ③危害的全球性 ④影响的单一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在应对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我国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  )
A.共同      B.不同
C.有区别      D.共同但有区别
8.在应对全球变暖这一环境问题中,我们可以(  )
①选用绿产品 ②植树造林 ③垃圾分类 ④创建绿家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6.B 7.D 8.C 第6题,图片反映的是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这一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和普遍性、危害的全球性。第7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时,与发达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第8题,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破坏植被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大气温室效应增加。选用绿产品、植树造林和创建绿家庭均可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速增加的趋势;垃圾分类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一种措施。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 ℃~0.8 ℃。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 ℃~6 ℃。
材料二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变暖?
梦见哭的很伤心(2)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
(4)世界气象组织某官员说:2009年末至2010年初,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极端严寒天气,但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请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加以解释。
解析:第(1)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吸收的长波辐射越多,气温越高。第(2)题,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但是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
度地区。第(3)题,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为了缓解全球变暖,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第(4)题,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阴晴、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变化缓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里,气温可能会出现下降。
答案:(1)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2)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
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减少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阴晴、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变化缓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里,气温可能会出现下降。
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1~2题。
1.当前全球变暖的趋势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有(  )
①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种植范围北扩 ②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③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定会迎来大幅度增产 ④植物病虫害爆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人类控制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小满是什么意思A.减少能源的使用      B.提高能源利用率
C.加快常规能源的开发      D.实现经济全球化
免加盟费汉堡连锁店解析:1.D 2.B 第1题,全球变暖会使我国热带范围向北移,香蕉、菠萝等作物种植范围北扩;中纬度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旺盛,气候变得干旱,农业受损;巴西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由于气候变得干旱,可能会遭遇大幅度减产;植物病虫害爆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第2题,人类控制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的使用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常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应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实现经济全球化对气候变化没有影响。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960~1990年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