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案例及反思
问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案例及反思
问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案例及反思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变暖”
增城中学·俞志航
设计理念
“问题探究式学习”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探究问题,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化为符合学生内部心理特征的探究活动,即把课堂学习设置到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由此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地理课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理念。但一般传统地理课堂的问题式教学是教师在课堂启发和引导的全部问题,教师主宰课堂提问,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设计的思路走,问题答案明确唯一。因
此在新课标的新理念指导下,如果将问题探究式学习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符合学生内部心理特征的学习活动,对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地理课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探究式学习教学案例过程与点评
学生准备好一张探究报告表格如(表)所示:
情景再现
提出心中的疑惑
解决的方法途径
结论
 
 
 
 
(一)情境导入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有一部很热的灾难片,讲述的是由于全球变暖对地球产生的灾难,这就是《后天》,有些同学可能看过了,请看过的同学讲讲故事情节。”等学生讲完了,播放影片精彩片断。之后再展示材料。
跳水动作姿势分几种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表1)
活动效果
学生通过影片片段和材料感觉“全球变暖”的影响
先播放影片《后天》片断。(海平面上升导致纽约市被淹没这一幕)
再展示材料:
英女王请布莱尔劝说布什:美不能坐视全球变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来很少介入国际政治问题,但是,亲身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种种不良变化,又得知美国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上一直不合作,女王也终于“坐不住”了!她亲自与英国首相布莱尔进行对话,希望布莱尔对布什展开“劝说攻势”,让美国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和世界各国一道,遏制全球进一步变暖。
全球变暖与《京都议定书》
时至今日,全球气候正在日益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997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3次世界气候大会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议定书》规定:2008-2012年期间,38个主要工业国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削减8%,日本和加拿大分别削减6%。
目前,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5%。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曾签署《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底,布什政府突然以《议定书》损害美国经济利益为由,宣布拒绝执行该公约,这种作法引起了欧盟国家和世界各国的普遍不满。
1、影片的导入使学生感性地理解全球变暖的危害。
 
2、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构主义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和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传递。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各种技术手段表现的情境导入是以学生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影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全球变暖,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情景再现
学生就影片与材料谈谈对全球变暖的了解,最后把他们的了解罗列在探究报告表中“情景再现”一栏中。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效果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列出他们所知的全球变暖的一些现象:
全球在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多
 
温室气体大部分由发达国家排放
 
全球变暖带来海平面上升
 
《京都议定书》是为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美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美国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是因经济利益考虑
 
英女王关注全球变暖 
满江红赏析教师监控小组活动,并积极指导和参与小组的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观察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清楚有些重要的事实学生没有提到,但是随着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最终会发现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某个问题,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能主动发现更多的问题。
(三)提出问题
当觉得学生对全球变暖所知的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就引导学生就上述现象提出疑惑的地方,并把疑惑、问题整理一下,写在探究报告表中的“提出心中的疑惑”一栏。
零钱通安全吗
      学生活动
火影音乐
教师活动
活动效果
学生分组学习,提出心中的疑惑,并经过学习交流,比较筛选,梳理整合,最终形成以下问题:
温室气体有哪些?
温室气体如何使全球变暖?
 发达国家为何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还有其他原因引起温室气体增多吗? 
全球变暖带来了除海平面上升外还有哪些变化? 
美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何会导致经济利益受损?   
英国女王为何会关注?
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有针对性的问题母亲节送什么花好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以上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及观察能力, 培养了学生把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自我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创新,这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选取问题。根据问题,师生共同讨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并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写在附表“解决的方法途径”一栏中。解决问题时,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资源。运用到课外资源的学生,需按小组制定好行动方针。
最终组内得出统一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记录在附表的“结论”中,并向全班交流探究结果,组间对探究结果进行质疑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通过对不同资源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可以去图书馆查询资料,上网筛选有用信息,也可以去实地考察,拜访专家,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生思维,充分发展了学生的逻辑、语言、视觉、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智能,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培养。
(五)归纳评价
教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作一个建议性解答,对个人和小组活动情况作出激励性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探究活动情况作总结性评价,最后形成“全球变暖”探究报告表:
情景再现
提出心中的疑惑
解决的方法途径
结论
全球在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多
温室气体有哪些?
温室气体如何使全球变暖? 
查课文或百科全书联系大气的热力状况——同学讨论 
温室效应加强使气温上升 
温室气体大部分由发达国家排放 
发达国家为何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还有其他原因引起温室气体增多吗?
 联系工业能源使用(课后)上网、上图书馆查相关数据读课本 
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
(课后任务:查数据)
 毁林
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带来海平面上升
 全球变暖带来了除海平面上升外还有哪些变化?
 读课本
(课后)为了体现气候变化的不良后果,查资料列举实例
海水膨胀、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
(课后任务:列举实例)
《京都议定书》是为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美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
山海经故事 美国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是因经济利益考虑
美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何会导致经济利益受损?
 同学分组讨论
 利用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英女王关注全球变暖
英国女王为何会关注?
讨论 
美国不负责任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美国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
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