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和陈景润
作者:王智涵大学生求职信范文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12期
作者:王智涵大学生求职信范文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12期
摘 要:哥德巴赫猜想是200饭店服务员管理制度多年来数学界皇冠上的明珠,它吸引着国内外一代代数学家前赴后继地去研究和探索,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科研之路上艰辛、执着的精神和卓越成就令世人崇拜和尊敬。他的成果“陈氏定理”不仅是数学史上一项卓越的成就,同时也是中国数学界辉煌的成果。
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 科研精神
祝福母亲的简短句子 中图分类号:K8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大闸蟹怎么洗才干净1003-9082(2018)12-0-01
引言
我们从小听过的关于寒门出志子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数学家陈景润摘得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界皇冠上明珠的故事,更是激励、鞭策、鼓舞着许多有志青年投身到我国的科学研究当中。陈景润出生时家庭条件非常困苦,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最终靠向邻居借熬米
汤活过来。到了上学年龄,又因为兄弟妹较多,不能到学堂读书,只能等到放学求着哥哥给他讲算数。后来,母亲被他对学习的痴迷所打动,终于克服困难把他送到了当地的一所小学。走進了学堂,他更是发愤图强,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初中,在初中阶段他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得到了两位老师的关注。两位老师将自己对国家和对学术的热爱潜移默化传递给了陈景润,这种热爱激励他一直保持着全优的成绩。他在福州英华中学上学时,原为清华教授的沈元老师给他讲了一个世界难题,200多年前,哥德巴赫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的猜想,但是无奈于当时无人能够证明。于是,哥德巴赫就写信请求数学家欧拉,欧拉听过之后夜以继日的研究,但是最终也无果。哥德巴赫生前也没人能证明出来,所以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这个命题成了数学界的悬案,陈景润打心眼里下定决心要证明这个命题,摘下这颗宝石成了他毕生的梦想。
一、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在1742年给欧拉写信时提出哥德巴赫猜想,这个猜想源于他在研究一个数论问题时写道:3+3=6,3+5=8,3+7=10,5+7=12,3+11=14,3+13=16,5+13=18, 3+17=20, 5+17=22……从这些等式中明显的可以看出,左边是两个质数,右边是一个偶
设置特殊意义的号数。于是他猜想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看似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命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这个命题就是惊鸿一现。但是哥德巴赫却与常人不同,他喜欢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于是他将等式逆着写也符合他的猜想。于是,他就大胆猜想,6~22之间的偶数,都能分拆成两个奇质数。但是这种情况是否符合一般的情况呢?于是哥德巴赫一直试到100,无一例外。但是这仅仅是猜想,没有完善的理论能证明,这个命题在很长时间里困扰着很多大数学家。随着时代的脚步推拥向前,对数学的研究愈加深入,加上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的和。根据布朗的研究成果,很多数学家又将布朗的证明进一步延伸,扩展了很多其他的理论。但是再光鲜的事物也是不完美的地方,布朗证明的缺点就是两个数都不能确定为质数,于是我国的科学家就开始前仆后继的寻这个质数。1966年至1973年,陈景润经过多年废寝忘食终于研究出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符合一个等式:偶数=光棍节的祝福语质数+质数×质数。陈景润的这个结果,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解决只有一步之遥了!人们把它叫做“陈氏定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