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0水浒十大“花”和尚
TOP10水浒十大“花”和尚
自佛教传入中国,便与中国文化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再经过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推广和无数信徒的虔诚笃信,在宋朝时佛教已经是中华大地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与佛教相关的和尚、头陀等得益于佛教光环的庇佑,在社会的地位与日俱升,甚至通过出家都可以免除刑法的惩处。于是,在水浒的世界里,形形的僧人大行其道,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并且大都与“花”有着不解之缘。有的和尚爱花护花甘为护花使者,有的僧人折花残花沦为摧花辣手;有的高僧身在花丛心在佛堂实乃出世神人,有的和尚披着僧衣睡着花柳却是佛门败类;有的僧侣借花献佛信口开河引来刀兵之灾,有的和尚巧舌如簧花言巧语说人主动入瓮;有的僧沉迷女,纵情欢场绝不逊于那“潘驴邓小闲”的西门氏;有的莽僧武功精熟,技艺高超,实是横扫千军的金身罗汉。僧人的大量出现,不但丰富了《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深刻了《水浒传》的社会背景,并且对情节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本期《水浒TOP10》,姚看江湖将要盘点的便是《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十大“花”和尚。
TOP10 花言迷人眼,巧语惑人心——舌上生花法华寺二僧
晁盖因连打曾头市不克,不由得心生忧郁,正在彷徨无策之时,法华寺的两名僧人送来头等军机良策,令困境中的晁盖不由得心花怒放,竟然连林冲的劝谏之言也听不进去,随两名和尚一道钻进了曾头市精心设计的圈套,不仅成就了曾头市大胜的心愿,也遂了宋江称雄梁山的宿愿。曾头市这一番看似并不高明的计策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晁盖久被宋江架空,急需要用一场大胜在众将面前立威,故尔求胜心切,对胜利的极端渴望导致理性全失;第二便是法华寺两位僧人天花乱坠的花言巧语之能,不但轻易说服了晁盖,并且成功地驳回了林冲的质疑之问,在伶牙俐齿的绘声绘描述中让晁盖深信不疑,不再犹豫。两位僧人冒着识破必被杀的风险来到梁山军中,却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晁盖、林冲等人的盘问,特别是面对法华寺种种异样状态的应对都滴水不漏,毫无破绽,足可见其临危不惧的胆识、随机应变的机智和巧舌如簧的雄辩,算得上是《水浒传》中第一花言巧语之僧。只可惜由于篇幅所限,两位僧人就如同神秘消逝于晁盖视野一样,永远地在书中消逝,使我们无法知道这两位颇有苏秦张仪雄辩之才的僧人究竟法号何许,身份如何?唯一给我们留下的便是他们说服晁天王时无人堪比的忽悠之能。
著名指数:6.0
TOP9 借花献佛引兵灾,巴结不成铸大祸——借花献佛大圆和尚
大圆和尚是《水浒传》中一闪而过的流星,却撞击出了《水浒传》中最为震撼的兵戎之灾,让北宋四大都之一的大名府烈焰冲天,哀嚎遍野,而这一切的起因却都缘自于这位大圆和尚的一次颇有巴结意味的多嘴多舌。晁天王死后,困扰宋江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破解晁盖遗嘱,名正言顺地成为梁山之主。恰在此时途经梁山的大名府龙华寺僧人大圆和尚无意间道出了玉麒麟卢俊义之名,一语惊醒了梦中人宋江。宋江“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关键一子,终于“蓦然回首”在大圆和尚的大嘴里到了。欣喜若狂的宋江立刻布置下天罗地网围困卢俊义,并不惜血本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劳师远袭大名府。《水浒传》中一系列最为轰轰烈烈地事件皆因大圆和尚的这一借花献佛的巴结之语而前赴后继地粉墨登场。最终,得偿所愿的宋江留给大名府的是“城中将及损伤一半”的悲惨景象。大圆和尚作为一名出家人,本应跳出世事纷争,他上山与反贼宋江私会已是不该,而在交谈过程中推荐卢俊义,将良人引入匪穴更是不该。正因为大圆和尚不能够谨言慎行,妄加言论,这才将兵灾之祸引向大名府。面对残垣断壁、尸横遍野的劫后大名府,受大名府百姓供养多年的大圆和尚不知是何感想?面对那些痛哭流涕请他为死难者诵经超生的受害者家属,他又该作何感想?大圆啊大圆,作为一名以慈悲为怀的僧人,你的修行正如你的法号一样是个大零蛋。与其叫大圆,倒不如索性改名叫做大嘴和尚得了。
著名指数:6.5
TOP8 野花山果绝芳馨,借问行人不识名——无名野花十字坡头陀
惨死于孙二娘人肉黑店中的无名头陀,究竟是何方神圣,哪里高人,奈于施公的言简意赅,生平事迹早已无从考据,成为《水浒传》中的一大悬案。但从他携带的两把沾满鲜血、夜半会嗡嗡作响的戒刀和一百零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来看,此人绝非善类。虽未必一定是嗜血成性、作恶多端的江湖恶徒,但也必定是刀饮万千鲜血,手剥上百头颅的屠人高手。只可惜,如此了得的人物却悄然无声地殒灭在了十字坡的荒芜之中,只留下了足供武松乔装改扮的全套行头。不得不感慨,此君的水浒之行,竟然完全是为了送装备而来。
著名指数:7.0
TOP7 数载苦行真不易,一朝贪花落凡尘——贪花恋酒邓龙
邓龙其实颇赋戏剧彩,他霸占二龙山,为祸一方,被官府列为重点清剿的三山之首。谁曾想如此一个恶迹斑斑,无法无天之人,竟然也是僧人出身,并且还一路作到了主持之位:“有座山,唤做二龙山。山上有座寺,唤做宝珠寺。那座山生来却好,裹着这座寺,只
有一条路上的去。如今寺里住持还了俗,养了头发,余者和尚都随顺了。说道他聚集的四五百人,打家劫舍。为头那人,唤做金眼虎邓龙。”非常可笑的是邓龙在二龙山宝珠寺苦苦修行多年之后,竟然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劝说众僧人一道还俗,摇身一变由佛门忠实信徒变成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山大王。只可惜,邓龙踏破清规戒律换来的大王美梦还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同样是僧人的鲁智深所诛杀,提前到佛祖面前忏悔去了。
我的财富 作文著名指数:7.0
安徽的特产
TOP6 谁唱残春蝶恋花,一团肥肉压枝斜——花花淫僧崔道成
崔道成空有佛形,却无佛心,干得是欺男霸女的恶劣行径,做得是毁佛废寺的罪恶勾当。虽披着代表苦行的僧衣,享受得却是酒肉穿肠过,美女怀中搂的逍遥生活;叫着得是满是为善仁义的佛门绰号,干得却是奸杀掳掠、欺压良善的恶毒之事,完完全全便是一个佛门败类、僧中恶孽。崔道成在江湖上想必作恶多端,无处容身,于是便寻到偏僻之所瓦罐寺妄图永享逍遥快乐,但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此恶贯满盈之人最终还是被同为佛门弟子的鲁智深所铲除,终结了这个花花淫僧的罪恶一生。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作文400字作文
著名指数:7.5
TOP5 冷蕊疏花带雪开,江南遗梦真英雄——冷蕊疏花邓元觉
抛开阵营的偏见,邓元觉其实是一位很有梁山风范的英雄好汉。他武艺精熟,技艺高超,与梁山头号步战名将鲁智深旗鼓相当,更有不逊于任何马战高手的马上作战能力;邓元觉贵为国师,却能每战必前,毫不惜命,不辱大将之威名;他忠于方腊,誓死效忠,明知增援睦州乃是有去无还的必死之路,仍旧舍命前往,虽略显其鲁莽,但也尽显其忠心和英勇。邓元觉有惊世骇俗的武艺、果敢勇猛的作风和誓死效主的忠心,是《水浒传》中光环仅次于鲁智深的大和尚。
著名指数:8.0
TOP4 修行何惧花沾衣,拂去无争心自清——片花不染智真长老520说说心情
智真长老初登《水浒传》时,并不像是一位得道的高僧,而更像是一个市侩的商人。他与赵员外称兄道弟,面对赵员外献上的钱财礼品一律笑纳。有了赵员外的引见和彩礼,智真长老对鲁智深刮目相看,甚至跃过必要的审核程序,闪电为鲁智深办理了成为和尚的全部手续。鲁智深在寺中的种种出格举动,引得全寺僧人怨气沸腾,唯有智真长老稳坐钓鱼台,
果然赵员外更加丰富的捐赠接踵而至。此时的智真长老像极了《西游记》里那位被黑熊精盗走袈裟的金池长老。然而当智真长老再次出场时,形象已经截然不同,完全具备了书中所说的“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 形象,他举止洒脱,言语深邃,为宋江写下“当风雁影翩,东阙不团圆。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更为徒弟鲁智深写下了《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偈子“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指引着宝贝徒弟一步步走向修成正果的最高境界。综合来看,智真长老颇有一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他一举一动充满人情味,甚至有些小商人的狡诈,像极了我们身边常见的一些人,完全没有与凡人泾渭分明的隔阂之感,充满了地气,充满了人情味,因此愈加令人敬仰。智真长老的非凡智慧、半仙之体的修为,以及他重修其心而不拘其形的深邃睿智,都使他成为《水浒传》中非常著名的一位僧人。
著名指数:8.5
仙剑奇侠传5全攻略
TOP3 粉翅萦花几度忙,惜花长是为春光——花间浪蝶裴如海
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水浒传》中活得最潇洒的和尚有两位,一个是鲁智深,另一个便是裴如海。鲁智深的潇洒在于快意恩仇,不为俗世所绊,是一种建立在看破红尘,洞悉世事的大智慧上的潇洒;
而裴如海的潇洒则是充满品位,满是情调,懂得享受,亦会享受的人间潇洒。裴如海虽为僧人,但从未被佛门的清规戒律所束缚,他不仅热衷女,在“一朝倾在巧云中”的激情澎湃中大慰平生,而且他颇有品位,懂得在茶的清爽中品位人生,在酒的甘醇里体味快感。裴和尚一出场,便用“端的整齐”来形容,新剃的光头“把麝香松子匀搽”,穿着的衣服“使沉速檀香染”,山根鞋履“是福州染到深青”,九缕丝绦“系西地买来真紫”,哪里像个清修静行的佛门弟子,分明便是个风流欢场的名伶少爷。因此,鲁智深潇洒在精神层次,而裴如海的潇洒则更在于感官的享受。倘若裴如海能生于大唐,有幸得遇武曌女皇,想必又是一位蹿红大唐政坛的后宫男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