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鲍鱼泛滥,为什么它依旧是奢侈食材?几头鲍的有什么秘密?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故事从6年前的一场地震说起。
2016年,新西兰中部发生了一场里氏7.8级的大地震,破坏力很强。
按理来说,媒体们应该关注伤亡情况。
但结果,这一大片被掀到陆地上的海床却意外成了焦点。
伊能静和庾澄庆海床上有密密麻麻的石头。
新西兰政府说,这些都是野生鲍鱼,它们会干死的,得赶紧组织人手把它们扔回海里……
于是,当地渔民和环保组织就展开了一场——鲍鱼抢救战。
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救灾新闻……
鲍鱼们被纷纷扔回水里,而如果你继续下潜,将会看到更加震撼的画面。
碗口大的鲍鱼铺满了整个海床。
而且,它们都是新西兰独有的黑金鲍,随便一颗都能卖到500块人民币(美元79,港币614,台币2170,令吉330)。
难道,这是一个和帝王蟹一样的商业故事?
帝王蟹在海底泛滥成灾,在餐桌上却贵得出奇,这是因为它们生活在北极海域,捕捞非常危险,产量并不高。
但这些黑金鲍鱼,也并不像很难捕捞的样子啊。
另外,我们最近还能看到新闻上说,福建鲍鱼丰收,全球价格下滑,每只只卖3块。
印象里,鲍鱼不是很珍贵吗?
怎么就一会儿泛滥成灾,一会儿又只要3块。
难道,这背后有什么商业秘密?
唐禹哲承认恋情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人的故事。
扁平的海螺
鲍鱼其实是一种扁平的海螺。
看上去像个海贝,但事实上,海贝必须有两瓣壳儿。
它只有一瓣,所以是海螺。
通常海螺会把壳儿进化成一个城堡,遇到危险就缩进去,100%防护。
但也有不走寻常路的海螺,把壳儿扔掉,再吃点叶绿素,放在自己身体里进行光合作用,活生生地把自己从动物变成植物,这种东西叫做——蛞蝓。
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鱿鱼、乌贼这些触手怪也是海螺,比如,它们的祖先都是这种叫做的东西。
还比如,鱿鱼脑袋里有两根刺,其实,这就是它还没有完全抛弃掉的螺壳儿。
还有杀手鸡心螺,它进化出超强的毒刺,让自己变成了海洋杀手。
等等等等。
所以,生物学都说,海螺的进化策略,绝对是地球上最千奇百怪的物种。
而鲍鱼,又是千奇百怪中的千奇百怪。
因为,它想当贝壳儿。
于是,鲍鱼就开始疯狂的长肌肉,整个身体除了壳儿,几乎全是两块肌肉——斧足和闭壳肌。
这样一来,它就先用闭壳肌死死吸住自己背上的那片螺壳儿。
然后,再用斧足使劲儿吸在海床上。
于是,整个地球都变成自己的第二瓣壳儿。
电子商务学了出来干嘛工作还没有完,有了两瓣壳儿,下一步,就是让壳儿变得又扁平又坚硬。
这个实在有点儿难,桥梁专家都知道,扁平和坚硬不可兼得。
但鲍鱼,它竟然做到了……
增强3000倍的螺壳
科学家发现,鲍鱼壳儿能比碳酸钙硬3000倍。
完全没道理啊,壳儿就是碳酸钙组成的,只有几毫米厚,怎么可能增强3000倍?
即使是海贝、海螺,它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力学结构、生化原理,也无法让自己的壳儿增强3000倍。
那鲍鱼是如何做到的呢?
原来,鲍鱼壳是活的。
在它的表面是无数个碳酸钙砖块,像贴瓷砖一样拼合在一起。
瓷砖底下和瓷砖之间是一种粘性蛋白。
当鲍鱼壳受到冲击的时候,这些砖块不会破碎,而是会向两边滑动,再用粘性蛋白的延展性来卸掉冲击力。
这种结构非常适合做防弹衣,甚至是新型坦克上的主动装甲,也是来源于这种生物的灵感。
以柔克刚,活体机甲,即使是大面积损坏,鲍鱼壳儿也能在几天以内再重新长回来。
所以,这身完美防具让鲍鱼非常嚣张。
它竟然连凝血机制都没有。
也就是说,它默认自己是无敌的,不可能受伤,又怎么会出血?
但是,直到10万年前,科学家说,南非海边出现了一会偷袭的猴子,他们喜欢吃各种强健的肌肉。
等到鲍鱼肌肉放松的时候,趁它不注意,一把薅下来……
或者是直接用一种叫做铲子的工具来操作。
而这种猴子,叫做智人,也就是今天,我们每一个人的祖先。
励志图书真的是,进化什么不好,非得进化肌肉……
预警系统
鲍鱼还有一套非常发达的预警系统。
头上有两根感测器,能够分辨嗅觉和触觉,只要水流中有一点点危险,它都能立刻进入吸紧模式,非常敏感。
一个15厘米的鲍鱼,产生的吸力,大概是200公斤。
即使是这种几厘米的小鲍鱼,也能轻松吸起来一块石头。
记者在养殖厂里用大水盆做实验,一直往里加水,直到一个成年人都提不动了,鲍鱼都还没吸在上面。
鲍鱼身体周围还有一圈裙边,也都是感测器,监视四周情况。
有时候,感测器还能从贝壳儿上的气孔里伸出来,监测上面的情况。
另外,它还有两个眼睛,可以立体旋转,无死角监控。
这身预警系统,还有一些人类没有研究清楚的超级感应能力。
比如,预知风暴。
老渔民都说,如果哪天你发现礁石上的鲍鱼不见了,那么肯定是有大风暴要来了,千万别出海。
鲍鱼还和乌龟一样,会翻身。
只不过,鲍鱼不是用顶,而是用吸,把斧足伸出去,只要吸住一点点地面,用力一拧,就能翻过来。
上岸以后,鲍鱼就是这样蜷起来的,而在水下,展开以后,是一个能像四面八方蠕动的装置。
鲍鱼的嘴叫做齿舌,白天就趴在洞穴里,等浮游物漂过来,再一点点的舔食。
等到晚上,鲍鱼就会爬出来,吃它们最爱的海藻,边爬边吃。
鲍鱼壳上的白点是石灰虫留下来的分泌物。
而壳上一圈圈的纹路,则是鲍鱼的年轮,这些年轮还能记录当年的海洋环境。
比如,这一年吃海带吃得比较多,这圈壳就是绿的,吃龙须菜比较多,就是褐的。
鲍鱼的寿命一般在25-40岁,要长到手掌那么大,通常得长10年以上。
鲍鱼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次可以产生几千万个后代。
杨幂 王昭君虽然99.99%会被滤食性鱼类吃掉,但只要有万分之一长成幼苗,那也是几千个后代,这样下去,很快,就能布满整个海床了。
鲍鱼不去深海,只在浅海有藻类的地方集体躺平。
除了南北两极,几乎全世界的海岸上都有鲍鱼。
北美的印第安人,澳洲的毛利人还有南非的土著,都有吃鲍鱼的传统。
毛利人甚至把鲍鱼当成了圣物,不仅吃,还用鲍鱼壳来象征身份。
而远古的中国人,更是把吃鲍鱼,演化成一种民族文化,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鲍鱼VS鳆鱼
时间回到3000多年前,有一天,周文王的太子——跑过来跟老爹告状。
说姜子牙不让自己吃鲍鱼。
周文王就问姜子牙为什么不能吃,姜子牙说,这是礼,鲍鱼不高级,怎么能让太子吃无礼的东西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