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JIAO TIAN DI
浅谈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食育课程
何海燕
(信阳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河南 信阳 4640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食育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吃的教育,是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教育,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现在的孩子挑食、偏食、浪费粮食现象严重,爱吃零食、垃圾食品,缺乏进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过瘦和肥胖儿童增多,对家乡的饮食文化的了解还只是停在“吃”上。相反,对那些外来的肯德基,麦当劳却是津津乐道,这些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家乡信阳地处大别山地区,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因地处中原,又与湖北安徽交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所以饮食也南北兼顾,成就了独特的信阳饮食文化,其中南湾鱼、固始鸡、焖罐肉、热干面等都远近闻名,信阳毛尖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信阳茶叶节也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生活即教育,家乡本土的食物、传统美食和各种饮食文化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活教材”,将“本土化”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课程中,发挥本土饮食文化的教育价值,丰富食育课程,最终使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一、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特食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将本土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大环境、班级主题环境、区域游戏环境中,让幼儿在欣赏、制作、游戏中发展动手能力,感受家乡的文化风情,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创设家乡美食特的大环境
环境作为“无声的老师”和“隐形的课程”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把本土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大环境,从视觉角度了解家乡饮食,丰富幼儿的知识。例如:将代表信阳特的美食图片贴在幼儿园楼梯的墙面上,孩子每天上下楼就可以欣赏到家乡的美食;走廊上悬挂着孩子们的花生壳手工作品、葫芦画、水果拓印画;公共区域摆放着不同季节成熟的食物展台;小种植园里的蔬菜瓜果引得每位路过的孩子驻足,他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发现植物生长的一些小秘密,体会照顾植物的乐趣,享受植物开花结果的喜悦;就连每周食谱也变成了卡通的蔬菜和水果。幼儿园的整个大环境处处体现家乡美食特,孩子们在创作、欣赏中体会家乡真正的饮食文化。
(二)创设家乡美食班级主题环境
每个班级会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季节变化,创设不同的主题环境。小班主要以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为
主,有“我喜欢的水果”“我爱吃蔬菜”“我不挑食”等主题墙;中班有“秋天的果实”“家乡的小吃”等主题环境;大班则通过主题环境更全面、科学地了解家乡美食,有“家乡美食特产”“萝卜的生长过程”“食物旅行记”等,孩子在参与环境创设中获得食育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感受家乡美食的气息。
(三)建构家乡美食区域游戏环境
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上,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家长共同参与,收集凸显家乡美食特的材料,设置贴近生活、具有本土特的区域,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感受信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饮食特。茶艺坊里,家长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茶叶包装盒,茶叶和有关茶叶的图片以及喝茶的旧茶具。孩子们每天进入茶艺坊泡茶、喝茶、聊天,表演的是天真童趣,感受的是家乡文化,萌发的是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信阳烧烤店”里,更多的是用废旧材料做的各种食材,有奶盒做的烤箱、吸管和彩泥制作的各种烤串、汗衫布做的小包子……在这里孩子像小大人一样做着各种好吃的,尽情享受着美食带来的快乐。美工区里孩子们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认识和喜欢的食物,用艺术手段表现出对家乡美食的喜爱和认知。
二、利用本土饮食文化,丰富幼儿园食育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城乡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学习的空间,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信
阳的特美食、日常熟悉的食物和节日中的传统美食都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幼儿所熟知的。将家乡美食资源融入食育课程,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园食育课程多样化、本土化。
(一)结合家乡本土美食,开展食育主题活动吃什么水果美白皮肤
植树节是几月几日?近几年我园在开发园本课程中以当地特饮食为主
摘要:信阳地理条件优越,饮食文化资源丰厚,为开展幼儿园食育课程提供了宝贵资源。因地制宜地将“活教材”引进幼儿园,让一部分有意义的、师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资源融入幼儿园食育课程,生成园本食育课程,尤为重要。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食育课程,不仅让幼儿获得关于“食”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有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关键词:本土资源;家乡饮食文化;食育课程
163
2021年9期
164
题,积极利用当地特饮食资源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将食育课程融入五大领域,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加深了幼儿对当地饮食文化的了解,丰富了幼儿的美食体验,由此形成了我园独特的饮食文化园本课程。其中,信阳板栗的主题活动,通过让幼儿板栗、打板栗、剥板栗、尝板栗、炒板栗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板栗的基本特征;利用板栗来开展分类、排序、数数,编题等数学活动;利用板栗壳来进行小制作等艺术活动。并将活动延伸到区角,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己探索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又在自主学习和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美食。艺术领域我们设计了《信阳小龙虾》《蔬菜拓印》《商城烧饼》等,幼儿在画、剪、贴、印中制作美食,在音乐中演唱和表演美食;热干面、石凉粉更是最具信阳特的美食,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品尝体验,真正让家乡的“活教材”融入食育课程,提高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二)结合日常生活的饮食,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师节的手抄报怎么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食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现在的孩子偏食、挑食严重,对食物习性、种类、营养等知之甚少。如果孩子对“食”有一定的认知、情感和经验,就能激发幼儿食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周的食育课上我们带领幼儿认识身边的水果蔬菜,了解它们的外形、生长和营养价值。组织幼儿开展帮厨活动,学习剥豆子、洗蔬果,当孩子吃到的是自己劳动的成果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吃得格外得香。进餐是开展饮食教育的良好契机,餐前请报菜员提前准备播报菜名,营养搭配以及用餐注意事项。
餐中加强幼儿文明餐桌礼仪教育,餐后自己收拾整理餐具,及时漱口,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幼儿园的进餐活动为食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人类饮食行为三大特征是栽培、做饭、共食。作为首要的栽培行为是幼儿食育的关键。每年春季我园都开展亲子种植季活动,幼儿在种植、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体验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三)结合节日中的传统美食,拓展食育节日课程每一个节日,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其中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信阳传统节日的美食主要有冬至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三月三的蒿子馍、端午节的粽子麻花、中秋节的月饼等。这些美食正是我们开展食育课程的最佳资源。食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文化传承。把食育和节日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从“吃”开始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使食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每年冬至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会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大家和面、擀皮儿、抱馅,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当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教室里溢满了香味和甜蜜。搓汤圆是最适合小班开展的节日食育活动,孩子们在做做吃吃中感受了团圆的真正
覃读什么含义。大班的孩子听完端午节背后的故事都蠢蠢欲动,想为屈原做更多的粽子,他们主动要求学包粽子。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提高了对“食”的操作能力。
2022年过年快递停运三、利用家长资源,保障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开展家长资源是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的重要保障,是开展
八年级语文工作总结食育课程的物质基础。首先,在创设环境时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家乡小吃的图片,把各种美食包装盒带来布置家乡小吃的区域环境;请家长在节假日带孩子去买菜,认识各种食材;去参观、品尝家乡特小吃,感受家乡饮食文化;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制作各种美食,加强食育体验,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烹饪知识。其次,在开展食育时充分考虑家庭对幼儿形成饮食习惯的重要作用,倡导家长在进餐时以身作则,对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进行耐心引导等。最后,挖掘家长的人脉资源,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家长、社区形成教育合力。例如:请有绝活的厨艺家长为孩子们现场讲解制作各类小吃,有棉花糖、糖葫芦、板栗糕等,看着家长高超娴熟的表演,孩子们好奇地动起手来。信阳文新茶厂是集美食品鉴、体验采摘、亲子游乐的新型旅游景点。在家长的组织下孩子们来到这里,通过参观茶园、亲手采摘、毛尖手工技术展示、茶艺表演和品尝,充分感受和欣赏信阳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多地了解了信阳的民风、民俗和民智。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近几年来,随着本土美食、光盘行动在我园的推进,教师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对本土饮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罗列,初步构建了适合本园实际的具有本土文化特的园本食育课程。食育课程建设是一项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梳理课程脉络,进一步聚焦本土资源,进一步优化食育课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简介:何海燕(1972-),女,大专,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幼儿园食育课程本土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JYC201615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秋萍.幼儿园食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8(08):70-72.
[3]应丽萍,施晓梅.基于幼儿生活的本土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以“家乡美食”主题活动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8(17):73-76.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