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的一组是()
A. 伛.偻(yǔ)殷.红(yīn)燕.然勒功(yān)深恶.痛绝(è)
B. 麦茬.(chá)谰.语(lán )阖.家欢乐(hé)仰之弥.高(mí)
C. 呜咽.(yān)校.补(xiào)兀兀
..穷年(wù)酣.然入梦(hān)
D. 诘.问(jí)镐.头(ɡǎo)迥.然不同(jiónɡ)锲.而不舍(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的一组是()
A. 昆仑谣言致死不懈鞠躬尽萃
B. 硕果卓越可歌可泣家喻户晓
C. 悠然淳仆沥尽心血妇儒皆知
D. 醒悟烦燥不可捉摸大厅广众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 回顾过去一年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更让人深刻体会到,没有科学
的方法和科学的支撑,就难以战胜疫情;没有浓厚的科学氛围,就容易被那些明显有违科学的______ (谣言坏话谎言)干扰。
(2) 时代潮流______ (气壮山河大张旗鼓浩浩荡荡),民主的真谛和价值必将在人类文明进
步的滚烫洪流中激浊扬清,不断升华。
4.经典诗文默写。
(1) 深林人不知,______ 。(王维《竹里馆》)
(2) 当窗理云鬓,______ 。(《木兰诗》)
新年快乐2021(3) ______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4) 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 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______ ,从你这儿发源。(光未然《黄河颂》)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中国制酒历史非常悠久,且品种繁多,名酒云集,享誉中外。②在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
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③酒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④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制酒的工艺也在不断改进。
(1) 第①句中“中国制酒历史非常悠久”中的“非常”按照词性划分是______ 词。
(2) 第③句有处标点符号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空格
《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初到北京时的性格特
点主要表现为:______;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他的性格特点变化为:______。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7.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千年来,家国情怀始终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请你参加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将此次活动主题中的“怀”字按照笔画顺序,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8.下列不是
..表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A.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国际认证机构
C.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9.请仿照下列示例,在杜甫,岳飞,范仲淹,邓稼先中任选一位爱国名人,为其制作一张文化名片。
文字竖排示例:爱国名人:文天祥
赞语:我敬佩他,因为他怀着一腔报国热忱慷慨赴死,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他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爱国名人:______
赞语:______
10.耄耋之年,毅然奔赴抗疫前线,这是钟南山的家国情怀;不顾要挟,全力打造民族品牌,这是任正非的家国情怀;夜以继日,挨家挨户排查奔走,这是社区网格员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对“家国情怀”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行动。你心目中的“家国情怀”是什么?请用具体事例阐述你的认识或见解。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影响深远。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二】
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饮饿难忍,臣子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他熬了一碗肉汤。重耳得知真相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成为晋文公。但论功行赏时却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介子推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材料三】
清明节的所有文化内涵,可以浓缩成一个字:孝。它的生命力之所以非常顽强,就在于它诠释了一种理念:孝道。这是一种社会秩序的需要,即先后长幼的生命逻辑,如果没有这种社会约定,则乱套了。也正因为一代又一代尊长的言传身教——子孙后代要记住孝、守住孝这个中华民族的根本,所以,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而清明节也最终持久不衰,成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来临,要有怀念之情,有铭记之意,有敬畏之心,比如用文明的方式表达敬意,包括对先人、先烈的祭拜,一个都不能少,这既是身体力行行孝的需要,也是以言传身教说服后人的必然,是传承文化的必须之举。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文化血脉,不可缺失。君不见,海外华人自始至终铭记着它,我们吮吸中华传统文化养分,不能忘本,否则,愧对祖先。
(1) 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清明节有哪些主要特点。
(2) 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清明节的由来。
传的多音字(3)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______
A.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B.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各地习俗不完全相同。
时光与你都很甜原著C.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D.清明节诠释了“孝道”的理念,所以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能够一代代延续。
(4)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呢?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连日本料理爸爸的手指
尤今
这是一件发生在我童年的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它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年,我九岁。
一日,我在靠近大门的一张桌子上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个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一手拿着毛笔,一手按着大楷本子,写字时,
淋漓的墨汁不断地滴落在桌上,十分狼狈。于是我搁下毛笔,走去关门。然而,当我猛力把门关上时,万万意料不到,大门却因为碰到障碍物而大力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惊骇地听到了父亲猝然发出的惨叫声。
此刻,站在门外的父亲,一看到我伸出门外想一探究竟的脸,父亲霎时暴怒地扬起了手,想狠狠地掴我耳光,那强劲的掌风,有雷霆万钧之势,但是,不知怎的,他大大的手掌还没有汹汹地盖到我脸上来,便又被他强自压抑着,颓然放下。我好像一只受惊的小羔羊,簌簌抖着,虽然死里逃生,却不明白为何父亲会如此暴怒。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呀?”我又害怕又不甘,默默自问。
这时,邻居以责备的口气对我说道:“你也太不小心了呀,刚才,你父亲的手就放在门缝处你看也不看,就大力关门……”
啊,原来鲁莽的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我偷眼瞅着父亲,只见他铁青着脸,频频搓着发红发肿发痛的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痛入骨髓的感觉,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个九岁的孩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究竟会不会再度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在厅里做功课的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痛得实在惨,那种痛,直捣心窝啊!当时,我真想狠
狠地掴她一记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是我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我凭什么打她?”啊,父亲这几句话,好像划空而过的一道闪光,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不可推卸责任,更不可迁怒他人。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品味文章的语言。
①然而,在我长长的一生里,它却有着举足轻重
....的影响。(赏析加点词语)
②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了一团,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竖立起来;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扭来扭去,像盘根错节的树根。(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3) 请说说文章以《爸爸的手指》为题的妙处。
(4) 文中写了“我”无意之中听到爸爸对妈妈说的一段话,有怎么作用?
(5) 文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
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
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
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