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习俗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2.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
3.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籍仪式。
能力目标:
1.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节日及喜庆活动的感受和见解。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
2.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风俗。
3.知道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
新手怎样投资基金课时建议:10-12课时
1、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2、通过对春节、元宵节的体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节日,领会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发动机熄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春节、元宵节的体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节日,领会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难点:理解不同国家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传统节日活动,并能理解各个国家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第一课时 辞旧岁 迎新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走进节日大观园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节日越来越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大观园,再次感受节日里的浓浓的气氛。(课件出示课题)
二、走进春节
1、创设情境,引出春节(课件播放)
2、学习春节知识
(课件出示)春节俗称“过年”,起源于中国商朝时期年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春节一直是全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现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也都有过春节的习俗。
学生读读。
3、交流春节风俗
教师导语:春节年年过,那你们在过年时都做过哪些开心的事呀?
(1)吃团圆饭。
是啊,在这一天,无论是远在国外的,还是近在本地的;无论是工作的,还是在外求学的;无论是身居要职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家过年,与亲人一起团聚在一起,吃一餐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即使是实在是无法回家过年的,他们也会打个电话,或者是发个短信之类的问候自己的亲人,道个平安。
(2)拜年。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一年忙到头,平时有很多亲友难得有机会见面,春节走亲访友,互相百年,正是亲人间加深感情的最好时机,也是我们孝敬长辈的最好机会。
(3)张贴春联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贴春联是有讲究的,它都是从右边到左边的,学生读读教师张贴的一幅春联后欣赏一组春联。说说春联里都透露着什么?
(4)贴 “福”字也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它是怎么贴的呀?是呀,人们在贴 “福”字倒着贴,也是为了图一个“福倒(到)了”的吉祥。
(5)放鞭炮
过年时放鞭炮等风俗习惯也是有来历的,放鞭炮,是为了什么呀?
(6)压岁钱。压岁钱的“岁”与作祟的“祟”谐音,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就是希望压住邪祟,使小孩子平安健康。押岁钱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关爱。
(7)贴年画(课件出示年画:《老鼠娶亲》)。《老鼠娶亲》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是一幅
年画。传说大年三十是老鼠娶亲的好日子,老鼠们都会在这天晚上娶亲。
(8)挂中国结
师:挂中国结也是我国的习俗。
教师讲述: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的年代久远,它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它可以单独成为一件装饰品,也可以与其他的吉祥饰物搭配。
4、教师总结:放鞭炮、拜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过年时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也体现着中国的春节文化。
三、走近其他节日
1、师:同学们,除了春节,你们还过过什么节呢?
传统节日:如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初五为止、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我国又有了许多现代节日。
现代节日:如元旦:公历1月1日妇女节:公历3月8日、劳动节:公历5月1日、青年节:公历5月4日、儿童节:公历6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公历7月1日、建军节:公历8月1日、教师节:公历9月10日、国庆节:公历10月1日
师:现代节日都是按公历过的。
师: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许多外国的节日也来到了中国。
外来节日: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情人节:公历2月14日、母亲节:公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公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愚人节:公历4月1日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他们自己特有的节日。
彝族: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一 插花节 农历二月八、藏族:采花节 农历五月初五、苗族: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三、壮族: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傣族:泼水节 傣历新年(公历4月12日至14日)
五、课外延伸
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过了节日大观园里的传统节日,下节课,我们要过的是现代节日,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现代节日去收集一些资料,你想怎样去了解呢?
第二课时 中秋节话团圆
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要说一首儿歌,让你们来猜一猜。
(出示课件) 谜语: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日?
生:(齐声回答)中秋节。
师: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是月圆人团圆的好日子。同学们,你们今年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生: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
生:我们一家人把桌子搬到阳台上赏月,吃月饼还有水果。
生:我们一家到大酒店吃饭。
师:同学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过中秋节。可是,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同学就像兄弟妹一样,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全班没有在一起过,真是可惜。今天我们就来补过一次班级的中秋节,好不好?
师:那我们要怎样过中秋节呢?你们知道别的地方的人们是怎样过节的吗?
思乡诗大全 生1:在成都有的人要到府南河边放河灯。
生2:南京人中秋除了爱吃月饼外,还吃金陵名菜桂花鸭。
生3:中秋夜,香港人舞火龙、安徽人堆宝塔、广州人树中秋、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人拜月、苗族人跳月、侗族人偷月亮菜、高山族人托球舞等。
结婚贺词怎么写师:你们了解的真不少,可是我们这里没有河灯、火龙,放气球台湾的小朋友又看不到,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表演节目,还有关于月球的智力竞猜呀!
生:我想吃月饼!
师:真是好主意,今天,我们就举行一个“班级大家庭,快乐过中秋”的PARTY,好吗?
(二)、通过活动,加深体验
1、交流节目
师: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据说,早在宋朝就已经有了吃月饼、拜月的重要习俗。关于中秋节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诗人也写了许多中秋的诗歌。课前老师请你们搜集相关资料的,都到了吗?可以讲有关中秋和月亮的故事、唱歌,朗诵诗歌都可以,谁愿意来?
学生讲故事:中秋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木等)
2许中秋心愿
师:听了这么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能告诉我你最想做什么?(……)让我们来许下一个中秋节的心愿吧,(点上蜡烛创设氛围:全班学生闭上眼睛许愿)
4、互送月饼,培养习惯
师:过中秋节,我们当然要吃月饼。(师拿出月饼,故意问学生想不想吃,月饼香不香)让我们一起品尝月饼吧?(音乐响起:《爷爷为我打月饼》)
生1:老师,我想把月饼送给我的好朋友,好吗?
生2:我想和王老师共同吃月饼。
第三课时 端午节
教学目的:
1、知道端午节的时间、起源和习俗。
2、了解韩国申请“端午祭”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事件始末,有自己的看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定的要求收集和整理材料,对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进行交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4、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建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端午文化。
内容导入
师:同学们,你家以前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吃粽子,在门口挂艾草等等)
上节课,我们已经布置了大家查关于端午的资料,你用了什么办法?(读书、询问、上网)现在,我们用电脑一起来,补充你的资料。点击浏览器,你将会看到一个关于端午的资源网站。一,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展示资料:
谁能来讲一讲端午节的起源?
是的,屈原因为报国无门,投入汨罗江,自尽身亡。那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为了纪念屈原,民间发展出一系列固定的、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形式永远的保存在民族传统中,被我们称为风俗。据你所知,端午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
(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过渡: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又在中国发展,现在已经有了更多活动方式。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逐渐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每个人都来查端午节所有风俗的资料,几乎
是不可能的,我们分成研究小组,由不同的研究小组来选择不同的研究话题,再把资料进行交流,好吗?
粽子(详)
光遇风之灵在哪1、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2、粽子的种类?
划龙舟(略)
划龙舟习俗的由来 各地不同的龙舟规则
(相机展示图片、视频)
以上问题在学生汇报的时候可以解决。
因为划龙舟的场景特别热闹,所以关于划龙舟的歌曲也特别多。刚才老师也下载了一首比较有代表性的湖北民歌——龙船调。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挂艾叶菖蒲
1、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是怎样传下来的?这其中有一个传说故事。
无论是投江的屈原,还是逃难的大嫂,他们令人钦佩的,都是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
2、教师出示艾叶、菖蒲:这就是艾叶和菖蒲。民间认为艾叶和菖蒲扎成人形,就可以赶走蚊子蚂蚁,驱逐疾病,你认为艾叶、菖蒲真有这样的功效吗?(启发:学生闻味道:艾叶和菖蒲能驱逐蚊子、蚂蚁不是因为它扎成了人形,而是因为它本身的香气)
端午诗词
过渡:端午的风俗是如此丰富多彩,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许许多多作家、诗人。许多人留下了精彩的诗篇,谁能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历朝历代,都有诗人留下写端午的诗篇,这说明了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