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海南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自2018年,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以后,海南经济稳步提升。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土地资源被收购开发建设为小区、会所、度假酒店、别墅等,其开发和运营虽然也是以“原生态”为口号,但是原住居民们则失去了从祖辈继承下来的土地,家园和生活环境都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海南各地仍保持着许多具有特的传统村落也面临着被开发的问题,寻传统村落合适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海南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海南省目前现有传统村落的利用现状的分析,讨论其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在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建设特旅游生态旅游区,以及研究如何拓展其更加丰富的旅游功能。
关键词海南传统;传统村落;保护;开发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面临着传统村落和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更新和换代。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要和优势产业相结合,以传统农业为例子,虽然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来提高效率。但是它的根本,还是要和优势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出利用传统村落自身特的资源,从而实现传统村落最合适的发展道路。
随着海南省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对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很多传统古村落也在面临着被拆毁,保护传统村落也就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让中国文化消失在时间长河之中,本文针对海南传统村落利用现状,出符合海南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式。对海南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艺术文化深入的发掘,相结合到优势产业中形成符合海南特有的发展模式,凸显出海南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的独特魅力。把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相结合,通过发展特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休闲基地和举办农业节和其他方式展示出传统村落内涵文化,让更旅游者体验到传统村落独特文化的魅力所在。属兔和什么属相最配
空的要求1  传统村落概述
中国传统村落,以前称为古村落,是指民国之前建造的村落。它们拥有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是具有很高历史研究,文化和经济价值的传统村落。在2012年9月的第一次会议上,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决定将“古村落”的习惯名称改为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信息,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它不仅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而且还是传统的中国农业文明遗留下来珍贵的财富。传统村落汇集着中华民族精神,是华夏子孙文明的中枢纽带。
在国外已有将传统村落寻到适合发展的案例,例如:韩国江原道旺谷村,旺谷村大力推崇民俗旅游,将传统村落与旅游融合在一起的开发模式,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问题都有着深刻的研究。将“传统村落+旅游”、“(古)村落+旅游”为关键词,从CNKI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到目前为止2019年11月,共有958篇论文。国内对传统村落开发旅游模式的研究成果总数在加速增长,传统村落旅游研究持续受到学界的关注。
从文献内容和发布时间来看,陆林与卢松两位学者他们主要研究的是传统村落的旅游环境容量、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居民环境感知,同时也是国内最早专门研究传统村落旅游的学者。通过不断研究其中,学者李伯华和刘沛林也具有重大贡献,他们在传统村落旅游的社区参与度、空间分布、人居环境、景观因素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对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定基础。
研究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进行研究。例如,束晨阳基于传统村落保护,包括风水格局、传统建筑布局、村落典型景观、村落建筑风貌等方面,对安徽绩溪龙川村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还有学者牛丹丹和段渊在灵水村主要景观遗产,宗教和民俗文化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保护的原则和旅游发展的建议。
2  海南传统村落的数量及分布
2012年,海南省住建设厅、财政厅、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联合下发文件《海南省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实施方案》,针对海南省内全部传统村落进行统计,依据《传统村落评定认定指标体系(试行)》,最终筛选出200个海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并将其全部录入“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
自2012年至2016年,从住建厅下发文件《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统计,目前海南省有47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约占总数的0.7%,在各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9位。海南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琼北地区,中部、南部、西部传统村落分布较少。根据住建局资料统计海南省村庄共计210个,其中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最多,其次分布于儋州市、澄迈县、乐东县、文昌市、、万宁市、琼海市、临高县、保亭县。
2012年,第一批海南省被选入7个传统村落; 2014年,第三批被选为12个村落; 2016年,第四批被选为28个村落。目前,海南省共有47个中国传统村落。
表格 1  海南传统村落名录
2022祝福
市县名称
乡镇名称
传统村落名录
新坡镇
文山村
遵谭镇
东谭村
灵山镇
桂林洋农场迈德村、大林村委会道郡村
三江镇
三江村委会罗梧村
大致坡镇
昌福村委会美篆村
国兴街道办
上丹村
红旗镇
昌文湖村
旧州镇
包道村
石山镇
三卿村、美社村
永兴镇
美孝村、冯唐村
三亚市
崖城镇
保平村
昌江
王下乡
洪水村
澄迈县
老城镇
罗驿村、龙吉村、石墨村、谭昌村
金江镇
大美村、扬坤村、美郎村
永发镇
IP地址修改秀灵村、道古村、南轩村、儒音村、美墩村、关傲村、美楠村、那雅村
定安县
定城镇
春内村委会春内村
新竹镇
下政村、三滩村
龙湖镇
高林村
雷鸣镇
龙梅村、仙坡村
岭口镇
领口村委会黄坡村
东方市
江边乡
白查村
乐东
黄流镇
黄流老村
佛罗镇
老丹村
琼海
博鳌镇
留客村
中原镇
莲塘村
琼中
湾岭镇
金妙朗村
文昌市
文城镇
松树下村、义门二村
会文镇海贼王 罗宾
十八行村
东阁镇
富宅村
(资料来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海南入选中国传统乡村名单”文件)员工福利
3  保护传统村落的意义
通过对海南传统村落和大量成功保护的传统村落的实地考察和调查,结合国内有关文献的咨询和整理,得出传统村落的保护意义如下:
①传统村落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②传统村落适合生态可持续旅游业的发展
③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树立
统村落是培育中华文明的沃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瑰宝。传统村落具有特殊的民族风情和地方文化特。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而保护传统村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冲突,我们可以采取发展乡村旅游的方法来协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创新的新生态文化旅游是我们加以提倡的发展模式。
4  海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SWOT分析
4.1  优势(Strengths)分析
海南独特的岛屿地理环境使许多传统乡村保持完好,这些传统乡村处境各异,传统民族乡村风格、文化尽显海南地域文化特。海南少数民族分布较多,悠久的黎族传统棉纺织技术,传统民族文化节日“三月三”以及用树皮制成的衣服,倒扣过来的船型屋给人一种好奇感,还有海南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和技艺,例如有着民族特文化的崖州民歌、竹竿舞、儋州调声等,再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我们发展传统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
4.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据住建局资料统计海南有210个传统村落,截止目前,其中47个村庄被选为中国传统村落。全国前四批传统村落共选出4157个村,海南传统村约占1%。与其他省份相差距明显。再加上海南村落分布主要集中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水平较低,特别是海南岛中部及南部山村,大部分为黎族和苗族的少数民族的居住地,主要经济来源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开发保护力度不足。
4.3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海南特城镇和特乡村旅游模式。这些《关于加快建设美丽特城镇(小城镇)的指导意见》的政策,非常有利于传统乡村向特城镇、特乡村的模式发展。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提升,增加旅游吸引力,提升旅游知名度。
4.4  威胁(Threats)分析
海南大多数传统村落都处于保护阶段,没有系统的旅游开发,以目前传统村落的吸引力还不能够吸引游客观看和娱乐。近年来,浙江、云南等地的特小镇旅游也在稳步建设当中对于海南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5  传统古村落开发与保护原则
5.1  传统古村落开发原则
5.1.1  以人为本原则
把原住在村落的村民感受放在第一位,,落实以原住村民为首的核心思想,以改善乡村旅游质量和人居环境为规划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保护传统村落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建设特旅游生态观光区,以及拓展其更加丰富的旅游功能。
首先,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时,必须在充分发展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美化和优化村民的生活环境。适当性的发展农耕文化和观光旅游业,并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以人为本,妥善处理保护发展与村民生活质量的关系,不仅要充分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还要密切关注村民的生活质量,科学的去规划要建设的项目,合理有序改善乡村环境,让原本生活在传统村落中的村民也能同样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品质。
5.1.2  持续共生的生态观原则
海南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较高,一年四季如春、环境宜人。传统村落大多处于自然丛林之中,与自然相结合。
维持原始村庄的空间布局,原始传统风格,街道规模,完整性和真实性。延续原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特和建筑特以及村民的生活形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房屋,人与旅游区的共生生态学原理。
5.1.3  地域特古居特点延续原则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要求文化氛围的发展与之相结合,形成海南地域文化的延续,在原有的建筑特、历史风貌、文化内涵等基础上,深度发掘传统民俗文化特、民风古居特点,体现海南地域文化独特魅力,做到百花齐放,各有芳香。
5.2  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原则
5.2.1  以政府为主导,商民合作模式
规划秉承以政府为主导牵头,商民合作共赢模式,实现在文化保护过程中,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文化开发促保护的理念,力求通过开发实现村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根据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文化构建文化深度体验区,带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应要注重旅游深度体验。
5.2.2  坚持科学规划,依法管理
目前,海南部分地区传统村落中的民居因为年代太久,年久失修,分布在比较偏僻、的地区,建筑物损毁严重。只有少部分传统村落因为入选传统村落得到保护。大部分传统村落还是处于“散落乡间无人识”没钱修葺,无人居住的状态。
要因地制宜出符合海南传统古村落的开发模式,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传统村落快速消亡。第一,因为传统村落老旧、年久失修,建筑物破败不堪没办法修缮,再加上一部分年轻人外出工作导致空心村的出现。第二,一些传统村落的村民因为外出务工见识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和高效便利的都市生活,迫切的想要把传统村落的房子改造成高楼大厦,没有规划的破坏新建和翻新房子,导致了新建的洋房与传统村落建筑、特文化风貌极度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
依据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质量、完整度、文化价值以及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划分了四个级别,保护、修葺、改造、拆除。
保护:建筑物保存较好或一般的传统古建筑采取保护的方法。保持原有建筑,以真实反映历史文化,对一部分损坏的部件维修,恢复原有的建筑文化风格。
修葺:建筑物保存中等或有一部分损坏的历史建筑进行修葺和恢复工作。在原有的建筑结构上不动,替换掉损坏的部件,对建筑物门窗、小部件修葺,整修立面;加强对建筑的内部、外部更新修葺和结构加固,完成传统建筑修葺工作,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
改造:建筑风保存较差,但是蕴含着传统建筑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实施改观。主要对传统古建筑的外观和结构进行装修和翻新,设计和恢复外观,并加强结构,恢复传统村落的文化风貌,保留传统村落的文化气息。
拆除:影响传统风貌的乡村建筑,不能翻修或修理。根据建筑物的体积,层数,质量和位置的重要性,采用拆除和重建的方法拆除或更新整个建筑物,保持与传统村落风貌的协调性。
5.2.3  注重民生改善,实现可持续保护
随着全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旅游市场的不断延伸以及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压力,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受大众喜欢的方式,特别适宜亲子游,农场乐园、民宿等模式的开发。如果传统村落能把村落文化融入其中,游客会对海南乡村旅游的体验更加的满意。
整理村落环境,加强对周边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和旅游服务接待水平,按照 “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提高旅游吸引力,维持文化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村落进一步实现各产业有效融合,获得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6  传统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模式
6.1  民俗文化展览馆模式
与当地的文化特和文化景点相结合,民俗博物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很有魅力的游客特民俗文化展览馆。海南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从三千多年前,黎族来到海南岛后,汉族、黎族、苗族、回族、壮族等各民族也在海南岛生根发芽,海南岛本土文化厚重,各民族文化豁达,传统民族文化也在海岛这个摇篮中交汇、融合、发展、创新,形成多姿多彩的海岛民俗文化。
首先,加强整合民俗资源。海南传统村落承载着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建设民俗文化展览馆不仅可以让更多旅游者了解到悠久的民族历史内涵,还可以体验到海南传统特民俗节日海南军坡节、 “三月三”,还有海南传统民歌、舞蹈、琼剧、技艺等民俗文化。
其次,收集代表性展示物品。传统村落由于地形地貌,民族、风俗特等原因,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一是琼北地区的火山岩建筑文化,海南北部火山岩地貌的传统村落本身就是一个火山岩建筑博物馆,这些古老的村落内的建筑、围墙、石门、道路、石缸、石盆等都是以火山熔岩为材料。二是茅草建筑文化,海南中部、南部、西部黎族苗族为主的传统村落高低错落,其建筑就是以茅草为主要材料,格局以船型屋和金字型屋为主,船型屋作为海南最早的房子,早在三千多年前黎族祖先来到海南时,没有居住地方,就把倒扣的船用木桩支撑起来形成了最早期的船型屋雏形,一般的船型屋由前廊、居室和杂物间三个部分组成。三是传统砖瓦文化。海南大部分汉族传统村落大多数都是以传统砖瓦建筑为主,其建筑主要是以闽南、岭南居民为基础,具有单独一栋院子、斜屋顶、青砖灰瓦、双层窗等明显特征,砖瓦建造的房子不仅隔热防晒还冬暖夏凉,具有浓厚的热带气候地域建筑特征风格。
最后,持续对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只有不断加强资源的开发和改善,我们才能更好地吸引公众,并能够针对不同的人需求来打造服务板块,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才能满足更多的顾客需求。
6.2  创意农耕文化体验园
创意农业又称为创意产业思维理念和农耕文化发展的结合模式,根据市场导向,创新农耕文化体验园发展,把科学技术和农耕文化技术融合在一起,将以前老旧的单一农业生产变成融合生产、生态、生活、文化创意、体验为一体的现代新兴农业模式,创意思维把农业生产过程和农耕文化有机的融合,给农业生产过程和农副产品添加体验性,给它增加了农耕文化内涵和体验的独特价值,让单一的农业产品变为纪念品、商品、礼品。
多产业指导:一种发展战略,侧重于单一向后农业种植到现代农业设施,以及针对创意农业旅游的多种方向。创意农业主要是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农副产品的创造,农业文化的发展整合起来,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拉长产业链,从而促进经验和创新。使用出亲属情亲创意,包装精品,农业的效果创造力等手段改变了农业传统的单一食用功能,让其成为纪念品,商品,艺术品,礼物,赋予其更多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内涵。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创意农业为某些农产品废料开发了新用途,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如文玩核桃,果树粘贴画,果树根雕等,有效利用了果树的废料资源并成为令人眼前一亮的市场新星。以为旅游区为“点”,以周边的乡村旅游为“区”,带动“渔家乐”“农家乐”“绿岛人家”等行业的发展,为了实现绿城市,健康的公民,富裕的农民和快乐的游客的目的,不仅可以使农产品产生旅游业附加值,提高旅游业吸引力,还可以丰富旅游业旅游产品,将农业生产过程转化为旅游业。 “吃+玩”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创意农业消费模式,同时,各种节日的创意为创意农业增添了新的含义。
将建设农业文化体验园作为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粮食,林果,蔬菜等种植业和珍珠鸡,淡水鱼的规模化养殖,建设以休闲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以海南特点为特,以休闲和体验为重点,以建设体验,拍摄,垂钓,采摘为主的乡村假日旅游。创意农业是发展绿可持续经济的有效途径,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
6.3  生态景观文化观光园
6.3.1  采摘
海南岛地处热带,雨水丰富,气候宜人,这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2℃~26℃。非常适宜果树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可适当开发建设采摘园带动旅游吸引力,采摘园可种植菠萝、橙子、荔枝、龙眼、芒果、木瓜、香蕉、槟榔、茶树以及各种热带经济作物。
中国现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我们要从原始农业模式之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有机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地质和耕作技术,以种植当地风味和传统产品。例如,西湖龙井等数百种当地铭品就是中国传统优质农产品的代表。这些高质量的农副产品以传统村落为基础。例如,著名的香槟是法国香槟小镇家庭生产的起泡酒,而法国村庄的家庭则生产大量优质的奶酪。不同的村庄紧密相连,甚至一些奶酪品牌都直接使用当地的村庄名称。
6.3.2  民宿
利用当地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住宿设施。
台湾的寄宿家庭发展目前利用其优势处于较高水平。台湾民宿特点是多样化的,具有简洁,精致,个性化的设计思想,多样化的主题以及富有创意的审美发展思想,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它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独立的农舍和房屋类型,集体房屋类型,单户别墅类型以及个性化风格的民宿,均以各地方特打造出属于各地方的特民宿。我们的目的不是想单纯的让旅游者在里面观光,还想让旅游者了解、学习到海南传统的民俗特文化,体验海南青墙绿瓦的特民宿,所以可以在生态园建造二到三处民宿区,一是有民宿体验的区域,如地方祭祀、民俗传说、民俗表演等;二是复古经营民俗。其民俗的住宿环境应当结合当地特村落房屋修葺整改,让旅游者深切的感受到怀旧体验;三是亲子度假民宿。内有儿童区,孩子能在里面做手工、泥塑、喂宠物等活动。
6.3.3  生态改造
生态改造主要是雨水收集,在生态雨水收集、净化、渗透和储存等综合利用方面。在生态景观园的规划设计中,首先是雨水屋顶花园系统。雨水预处理是通过屋顶上方的设备进行的,该设备可以调节建筑物的温度,美化城市环境,减少热岛效应并控制面源污染。然后再使用雨水净化系统,在雨水出口处设置了污水,以拦截诸如树叶,烟头,生活垃圾之类的污染物,甚至在污水中放置吸油介质,以吸收泄漏和溢出物中的各种油脂,从而减少对河流和湖泊的污染。再接着是雨水渗透系统,建筑物周围设置了一个浅沟渠,渗透性地板砖用于地面铺装,路边的树木覆盖有渗透性设施,例如松树皮,沙子,金属盖板等。雨水可以穿过浅沟槽,渗透性地砖和地下渗透性设施,并减少地表径流。道路雨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多个水库,继续渗透以补充地下水。最后是雨水回输系统。尚未渗透的雨水进入水库或人工湿地,可以用作水景或作为整个观光公园生产的补充水源,例如绿化,灌溉,冲洗,冷却循环等。生态改造主要针对一定程度的破坏,太老而无法维修的建筑物将被拆除和重建,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图 2雨水收集示意图
结论
村落的古老建筑是独特的,其中包含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由于过去对传统乡村建筑的保护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的保护意识低下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大量的古代乡村建筑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乡村古建筑的保护应引起全民的关注,政府需要建立系统的保护体系,增加资金投入。村民还应充分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实行古建筑保护。在古建筑中玩耍的游客也需要尊重和保护古建筑的心态对待村落的古建筑。
参考文献:
[1] 束晨阳.基于古村落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以安徽绩溪龙川村为例[J].中国园林,2008(08):9-15.
[2] 牛丹丹,段渊古.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京西灵水举人村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58-2064.
[3] 蒲茂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反思与优化[J].建材与装饰,2020(27):117-118.
[4] 孙兵权.谈海南省海口市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以及保护[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08):185+188.
[5] 韩禹文,唐承财,杨春玉,吕宁.中国传统村落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20,28(05):200-209.
[6] 高翔,李建军.传统村落保护:实践困境与制度缺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5):130-140.
[7] 杨瑞.乡土教育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中的作用研究[J].智库时代,2020(40):15+17.
[8] 王浩,解薇.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苏南传统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常州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4):96-102.
[9] 陈淑飞,许艳.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0(09):160-165.
[10] 张恒.传承村落文脉  助力乡村振兴[J].当代贵州,2020(33):54-55.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