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定向评价、定向使⽤”
获得⼯程师资格25年,2021年第⼀次申报定向⾼级⼯程师就通过了,54岁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象局阿提坎⽊·那曼原以为⾃⼰的职称到了“天花板”,没想到还能再进⼀步:“沾了改⾰的光,评上定向⾼级⼯程师职称,⼀下⼦看到了希望,也不想提前退休了!”
多年来,进⼈难、留⼈难、⽤⼈难的问题成为制约⽓象部门发展的重要因素。打破困局、对症施策,2021年,在中国⽓象局⼈事司的⼤⼒⽀持和指导下,新疆维吾尔⾃治区⽓象局在四地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喀什地区、和⽥地区)开展“定向评价、定向使⽤”试点,为业绩突出、能⼒过硬的基层专业技术⼈才定制职称评审、岗位晋升的“专属快车”,让⼈才扎得住、留得下、⽤得好。
打破同场竞技,让基层⼈才脱颖⽽出高考报什么专业比较好
“以前⾼级职称都是⾃治区⽓象部门统⼀评审,评委更注重参评⼈员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平,但基层⼈才受⼯作环境、性质制约,很难与⾃治区或地(市)⼈才相⽐,加上岗位结构⽐例限制,评上⾼级职称难上加难。”阿提坎⽊说。
晋升⽆望,职称常年“原地踏步”,⼀度是基层⽓象⼈才发展的“烦恼”。近10年来,仅克孜勒苏柯尔克孜
⾃治州,四县⽓象局没有⼀名专业技术⼈员获评⾼级职称,但⼤家在基层⼯作了⼆三⼗年,实际⼯作能⼒有⽬共睹。
“⽤⼀把尺⼦来量基层⼈才和⾃治区、地(市)⼈才,不甚合理,且基层⾼级岗位少,评上也可能聘不上。”条件苦、待遇低、晋升难,⼀些基层台站⾯临着“有岗⽆⼈”的窘境。
2021年10⽉,伴随着《四地州⽓象部门开展⽓象专业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作实施⽅案(试⾏)》《⽓象部门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管理办法(试⾏)》以及副⾼级、中级“定向评价”条件等⼀揽⼦政策措施出台,四地州基层专业技术⼈员的苦恼得到根本性解决。
政策明确打破同场竞技规则,对参评职称的四地州基层⼈才实⾏单独分组、单独评价、单独确定通过率,让基
层⼈才更易脱颖⽽出。
新疆⽓象部门精⼼组织,细化⽅案、扩⼤宣传,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书⾯征求意见、⽹上问卷等多种⽅式开展调研,确保“定向评价、定向使⽤”职称评审⼯作接地⽓、见实效。
在具体评价时,制定评审条件注重“量体裁⾐”、分级分类。突出业绩和贡献,适当放宽学历条件,淡化论⽂数量要求,切实向基层⼀线、艰苦台站倾斜。参加“访惠聚”驻村、驻村管寺、学前教育⽀
比你打又点教以及担任第⼀书记等专业技术⼈员,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申报。
在评价标准上,突破硬杠杠,凭业绩说话。视基层⼯作年限,给予县(市)专业技术⼈员加分;视艰苦台站类别,给予加分。在评审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平公正,确保政策落实落地。
“单独评价或加分,并⾮随意降低评价标准,⽽是根据四地州实际,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评价标准和分数线。”针对有⼈质疑单独评价或加分是否等同于“放⽔”,新疆⽓象局⼈事处处长陈晓燕作出回应。
让基层⽓象⼈才参加属于⾃⼰“主场”的职称评审,更容易取得职称。过去⼀年,通过“双定向”政策,⼀批专业技术⼈才在基层⼀线脱颖⽽出,评上⾼级职称,适合需求、留得住的⽓象专业⼈才成为服务当地的有⽣⼒量。
单独设置使⽤岗位,让⼈才更有盼头建党百年祝福语
提起喀什地区莎车县⽓象局的胡桂萍,当地众对这位“⼟专家”好评连连:“要不是她,我们可能还在看天种⽠哩!”32年来,胡桂萍凭着满腔热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指导当地众利⽤⽓象信息趋利避害,助⼒甜⽠、⼩⽩杏等特⾊产业发展。
就是这样⼀位贡献突出、众认可度⾼的基层专家,却在职称上有难⾔苦衷:“向往副⾼职称多年,
始终没参评,原因是岗位数量少,就算评上也聘不上,这是基层⽓象⼈员⾯临的共性问题。”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员参评职称,往往受岗位结构⽐例限制,如果单位岗位数量有限、⽐例控制严格,专业技术⼈员取得职称之后并不⼀定都能够聘⽤。⽽⼯资待遇和聘⽤挂钩,⽆法聘上就⽆法兑现相应的⼯资待遇,最终导致⼈才流
员取得职称之后并不⼀定都能够聘⽤。⽽⼯资待遇和聘⽤挂钩,⽆法聘上就⽆法兑现相应的⼯资待遇,最终导致⼈才流失。
改⾰需要突破常规、打破限制,为基层⼈才成长另辟蹊径。“双定向”政策明确指出,各地按照“总量控制、⽐例单列、专岗专⽤”原则,不占单位现有专业技术中、⾼级岗位,单独设置定向使⽤的专业技术岗位,有效解决基层⼈才岗位少、层级低、晋升难问题。公司旅游注意事项
胡桂萍的苦恼解决了。从2021年12⽉起聘,今年1⽉她开始享受副⾼岗位的⼯资待遇。“虽说评上评不上,活⼉还是⼀样⼲,但是评上之后,明显感到肩上担⼦更重了,我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
“‘双定向’改⾰不仅能进⼀步拓宽艰苦⼀线专业技术⼈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畅通其职称晋升通道,更能从待遇上提⾼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陈晓燕说。
新疆⽓象局要求各地对参评⼈员实⾏评职称、定岗位、兑现⼯资“⼀条龙”配套服务。2021年评上副⾼
以上职称的⼈员,⽉⼯资平均上涨1000元,基层⼈才有了更多盼头。
限定当地使⽤,为发展注⼊原动⼒
“定向使⽤”明确界定了通过“双定向”政策评出来的职称,限定在四地州基层⽓象部门使⽤,调离四地州则失效。
艾特所有人 为何要做此限定?“当前乡村振兴正酣,⼀刻也离不开⼈才,定向使⽤的⽬的就是让更多⼈才愿意在四地州和基层⼀线扎根⼯作,这是稳定基层⼈才队伍的关键。”陈晓燕解释道。
长期以来,在四地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才短板⼀直存在,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短缺,更在于专业上的薄弱。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都在加⼤⼒度⿎励引导⼈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线流动,因地制宜为基层培养输送了⼀批紧缺的专业⼈才。新疆⼈⼒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9年在四地州实施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政策,现已执⾏3年。
“我们充分借鉴了⾃治区及相关部门的经验,为基层专业⽓象⼈才打开职称评审‘绿⾊通道’,解决他们⼲事创业的后顾之忧。”陈晓燕说。
火字旁的字有哪些字
⼲在基层,扎根基层。如今,成长的通道也畅通在基层。⼤批基层⽓象专业技术⼈员直⾔,他们⽐以前有了更多的⼲劲和动⼒,愿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量。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我⼀定坚守基层台站,奉献余热。”47岁的王平⼀直在阿克苏温宿县⽓象局⼯作,第⼀次申报“定向⾼⼯”就通过了,让他感到“出乎意料”。
“现在,我们县的柯柯⽛绿化⼯程建设项⽬,正发挥从⽣态屏障到致富基地的多种效益。⽓象部门有很多服务保障⼯作,哪怕是细枝末节的,都容不得马虎,我会竭尽全⼒,对得起这项政策。”王平说。
“这项改⾰,还是⼀项民⽣⼯程、民⼼⼯程,释放出的温度必将转化成四地州基层⼈才⼲事创业的强⼤动能。”新疆⽓象局局长崔彩霞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