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中国之最
幼儿园教学活动案例
案例名称:
教学活动“中国之最”能够把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提问
撰写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成语意思
撰写者:
案例背景:
徐良小凌的歌 幼儿分析:经过三周时间进行的“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孩子们对于中国各地的地名、特等已经有所了解,通过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些调查表后孩子们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这一主题的知识。这次孩子们也和家长一起准备了关于中国知识的问题。
重点分析:在这次进行的“中国之最”的游戏是通过提问让孩子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相应的内容,除了老师事先准备的问题以外,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参与这一游戏,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是让孩子和同伴进行提问。另一方面在语言表达中孩子们已经能够把自己调查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但是,还没有进行过提问,对于如何把自己准备好的问题进行提问还是第一次。
欠条的正确写法教学预期:
环节三:
幼儿将自己准备好的问题问同伴。
老师回应:你要向大家提问题,你现在说的是答案,提问题最后要问“是什么?在哪里?”
老师回应:你说的是问题但是在问题中已经把答案也说出来了,别人也不能回答。
老师回应:老师根据他们准备的问题,先重复一遍再让孩子说一说。
老师回应:提醒幼儿“是中国最大的……
老师回应:这是一个中国之最的问题,很棒!
实际情况:
情况一:阳阳说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沈明轩说中国最大的宫殿是故宫。(这类情况的有6人)
当家主母任雪堂死了没情况二:安安说西安兵马俑在哪里?
(这类情况的1人)
情况三:韬韬和汪可欣看着自己准备的问题不知道如何提问。(这类情况的幼儿有10人)
白日依山尽的意思>恢字组词情况四:孙睿涵看着自己准备的问题说好像是什么台湾?
孙睿涵听了老师的提醒说:是中国最大的岛是什么岛?
(这类情况的有3人)
情况五:戴欣然说中国跑得最快的人是谁?(这类情况的幼儿有9人)
分析与思考:
预期未达成:这一次在孩子提问的环节中班中能够根据准备好的问题提问的孩子只有9人,大部分的孩子不能够进行提问,虽然事先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准备问题和自己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如何提问对孩子们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分析:班中有一些孩子们对于提问和回答之间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孩子是知道问题的答案的但是不知道该如何提问,需要老师帮助他们理解如何进行提问。另一些孩子则是不能进行提问,可能对于这一问题没有记住,在记忆力方面需要加强。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在调查表上家长和孩子贴了图片,孩子们对问题有所记忆,但是还不能完整的说出自己的问题。
调整:针对大部分孩子不会提问的这一情况,在个别化的活动中在“你问、我答”的游戏中增加用语言进行提问和回答的内容,老师把问题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现,先让孩子学习模仿老师的问题进行提问,了解提问和回答的区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