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阅读】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
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
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
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
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
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
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
,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
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
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
,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
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
、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
,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
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
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
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
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一、 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
(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 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
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构,故仅于石面
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产生其形制。中国始
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
,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匠师既重
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唐
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
(二)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 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
’(第1一4图)。
第1图
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材,牵制成为一'间’(前后横木为枋,左右为梁)。梁可数层重叠
称'梁架'。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槫,直至
最上为脊槫,故可有五槫,七槫至十一槫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每两槫之间,密
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四柱间之位置称’
间’.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
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建筑物
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隔断墙'(Curtain Wall),非负重之部分.
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欧洲建筑中
,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所异者材料
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中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
海之地,在极不同之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实有赖于此构架制之绝大伸缩性也。
(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 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
文员职位描述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
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后世斗拱之制日趋
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拱?quot;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
(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第2图)。
第2图
一系统之建筑自有其一定之法式,如语言之有文法与辞汇,中国建筑则灾 睢⒍饭啊
⒘骸 ぁ⑼摺㈤芪 ?quot;辞汇’,施用柱额、斗拱、梁、槫等之法式为其’文法’。
虽砖石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凿,仿木架斗拱形制。斗拱之组织与比
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
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四)外部轮廓之特异 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
素。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今分别言之如下:
1。翼展之屋顶部分 屋顶为实际必需之一部,其在中国建筑中,至迟自殷代始,
已极受注意,历代匠师不殚烦难,集中构造之努力于此。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
以及角梁、翼角,椽及飞椽,脊吻等之应用,遂形成屋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
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而被视为神秘风格之特征,其功用且收
'上尊而字卑,则吐水疾而霤远'之实效。而其最可注意者,尤在屋顶结构之合理与自
然。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
2.崇厚阶基之衬托 中国建筑特征之一为阶基之重要;与崇峻屋瓦互为呼应.周秦西
汉时尤甚。高台之风与游猎骑射并盛,其后日渐衰弛,至近世台基阶险遂渐趋扁平,
仅成文弱之衬托,非若当年之台榭,居高临下,作雄视山河之势。但宋辽以后之'台
随檐出’及’须弥座'等仍为建筑外形显著之轮廓.
3.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 屋顶与台基间乃立面主要之中部,无论中国建筑物之外
表若何魁伟,此段正面之表现仍为并立之木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相间而成,鲜用墙壁
。左右两面如为山墙,则又少有开窗辟门者。厚墙开辟窗洞之法,除箭楼仓廒等特殊
建筑外,不常见于殿堂,与垒石之建筑状貌大异.
4。院落之组织 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室、廊庑
、周屋、山门、前殿、围墙、角楼之属,成为庭院之组织,始完成中国建筑物之全貌
活该要宠你。除佛塔以外,单座之建筑物鲜有呈露其四周全部轮廓,使人得以远望其形状者。单
座殿屋立面之印象,乃在短距离之庭院中呈现其一部。此与欧洲建筑所予人印象,独
立于空旷之周围中者大异。中国建筑物之完整印象,必须并与其院落合观之。国画中
之宫殿楼阁,常为登高俯视鸟瞰之图.其故殆亦为此耶。
5.彩之施用 彩之施用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虽远在春秋
之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大夫且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
,已有规定。至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其装饰之原则有严格之规定,分划
结构,保留素面,以冷青绿与纯丹作反衬之用,其结果为异常成功之艺术,非滥用
彩,徒作无度之涂饰者可比也。在建筑之外部,彩画装饰之处,均约束于檐影下之
斗拱横额及柱头部分,犹欧洲石造建筑之雕刻部分约束于墙额(Frieze)及柱顶(Capital
),而保留素面于其它主要墙壁及柱身上然.盖木构之髤漆为实际必需,木材表面之
纯丹纯黑犹石料之本;与之相衬之青绿点金,彩绘花纹,则犹石构之雕饰部分。而
屋顶之琉璃瓦,亦依保留素面之原则,庄严殿宇,均限于纯之用.故中国建筑物虽
名为多,其大体重在有节制之点缀,气象庄严,雍容华贵,故虽有较繁缛者,亦可
免淆杂俚俗之弊焉。
6。绝对均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 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
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
。庭院数目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
其布置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Formal)之庄严场合;公者如朝会大典,私者如
婚丧喜庆之属。反之如优游闲处之庭园建筑,则常一反对称之隆重,出之以自由随意
之变化。部署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接近自然,而入诗画之境。此两种传
统之平面部署,在不觉中,含蕴中国精神生活之各面,至为深刻。
7.用石方法之失败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
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究其原因有二:
女生网名 伤感 (1)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
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
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
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2)垫灰之恶劣。中国石匠既未
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
决之努力。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
,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
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
,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希腊匠师竟有不
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
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
秦岚整容阿胶的吃法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
谙石性,亦互为因果而产生现有现象者也。
二、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它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
:
(一)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 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
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
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