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组织与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实验室组织与管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课程学分:2 总学时:32
1 课程定位
实验室组织与管理是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工学结合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以实验室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实验室组织管理、建筑要求与设施、技术装备的管理及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内容。学生要完成化学基础、化学分析基础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以后再进行学习,并通过后续课程校内生产性综合实训(食品检验技术综合训练)、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强化,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毕业后可从事实验室工作,能自觉接受科学的管理,并逐步参与力所能及的管
理工作,从而成为既有检验技能,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新一代检验工作者。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熟悉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组建和运作,掌握实验室管理的内涵和技术,具备组建现代实验室和科学管理其分析检验系统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2.1 能力目标
2.1.1培养学生具有一般化学实验室设计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检验要求,正确规划和设计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和仪器分析等实验室;
2.1.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室组织管理的能力:能合理地建立实验室的组织机构,能有效地进行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并明确部门和人员权责;
2.1.3培养学生具有检验系统的构建和检验质量保证的能力:明确实验室检验系统的内涵、构成要素和构建依据,熟悉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及标准化管理的内容,掌握人员、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和信息资料的管理和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技能;
2.1.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室安全防范的能力:能正确使用化学试剂和电气设备,做到防火、防爆、防中毒,能对简单地实验室外伤做出正确的处理。
2.2知识目标
2.2.1了解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充分认识分析检验在保证产品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研究对象和学习内容;
2.2.2理解实验室的组织、技术装备(含建筑、室内设计)、质量和安全四大管理的内涵,熟悉实验室设计、检验系统和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实验室认可及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2.2.3掌握实验室人员、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和信息资料的管理和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
2.3素质目标
2.3.1培养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2.3.2养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增强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
2.3.3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展、创新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3 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3.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依据学生岗位工作任务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设课程之路,以“课堂项目驱动、课后任务拓展”的模式组织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实验室的设计、组织与管理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关注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能力过程的评价,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综合能力。
3.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着重于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其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3.2.1以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质量体系目标为框架,以环境安全为根本,以检测标准为依据,以企业实验室和质检部门为依托,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力求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2.2以实验室组织机构构建安徽黄山图片,以及资源、质量、标准、环境与安全管理为重点,依据组建和管理一般实验室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为项目组织教学,项目设计以组建一个食品检测实验室为线索来进行,学生在参与项目中掌握如何依据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标准构建实验室,建立实验室的组织机构、检验系统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2.3教学过程按“教师下达实验室组织与管理任务或内容(项目)→学生思考、教师分析、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理论)→课后任务拓展”的方式进行,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企业工作者”,教学中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讲解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通过参与企业培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4 课程内容、要求与学时安排
学习单元名称 | 训练项目 | 知识要求 | 技能要求 (含素质要求) | 学时 |
实验室的构成和功能 | 项目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室建设和组织管理的要求及相关标准 | 1.了解分析检验工作的起源与发展,充分认识分析检验在保证产品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学习内容; 3.掌握实验室的定义及现代化实验室的标志,加深对国家认可实验室的认识和理解。 | 1.能掌握实验室的分类、构成要素和功能; 2.能明确实验室组织与管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3.能查阅实验室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和资料。 4. 具有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 2北京防暑降温费 |
实验室组织机构和权责 | 项目2:设置某食品企业实验室的组织机构并编写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 1.了解组织管理和组织机构的设置在实验室工作中地位和作用; 2.了解权力和职责的关系,明确权力委派的意义; 3.熟悉实验室人员组织管理的任务、原则、内容; 4.掌握实验室人员需具备的资格和要求。 | 1.能灵活进行专业实验室组织机构设置; 2.能合理进行实验室人员和仪器设备配置; 3.能结合实际制订一份实验室岗位和人员职责; 4.具有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精神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
实验室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 项目3:设计某食品厂中心实验室,按比例绘制平面设计和室内布置图,并注明建筑和布局要求 | 1.了解实验室基本的设计原理、内容和过程,明确实验室建筑设计的要求; 2.了解实验室对环境的要求和仪器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3.掌握实验室的设计布局、通风的意义和方式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 1.能按比例绘制实验室平面设计图; 2.能按比例绘制室内布置图; 国庆节对联3.能明确实验室对建筑和布局要求; 4. 具有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英文名字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6 |
实验室检验系统的构建和管理 | 项目4:构建某实验室的检验系统,提出人力资源、仪器设备与材料、文件信息资料的管理要求和方法 | 1.了解实验室检验系统的内涵及其与实验室组织系统的关系; 2.了解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材料、管理信息等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实验室检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4.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5.掌握实验室管理信息和文件资料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 1.能构建和有效管理检验系统的人力资源; 2.能正确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 3.能正确管理实验室管理信息和文件资料; 4. 具有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 8 |
实验室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 项目5:根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分析实验室认可的基本条件和程序行销课程 | 1.了解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明确实验室在生产中的质量职能; 2.了解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3.了解“认证和认可”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熟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工作程序; 4.熟悉标准的分类,掌握标准代号与编号的意义; 5.掌握实验室认可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程序。 | 1.能制定相关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能协调完成实验室在生产中的质量职能; 3.能根据认证认可的条件和要求准备申报资料; 4. 具有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
实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和管理 | 项目6:按要求构建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确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参与编写相关质量保证文件 | 1.了解实验室检验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依据,熟悉构成要素; 2.了解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内涵; 3.掌握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内部监督审核的程序和方法; 4.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保证、材料保证和环境保证的要求和内容; 5.掌握检验质量的申诉和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6.熟悉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编写的要求。 | 1.能构建实验室的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并定期进行内部监督审核; 2.能对检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3.能保证检验人员、仪器设备、材料和环境满足检验要求; 4.能正确处理检验质量的申诉和质量事故。 5.能参与编写实验室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6. 具有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7 |
实验室环境与安全及 综合设计任务书的整理与讨论 | 项目7:根据实验室安全技术查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项目8:综合设计任务书的整理与讨论 | 1.了解实验室对环境及安全技术的具体要求; 2.掌握实验室安全守则、防火防爆、毒物中毒及急救方法知识; 3.掌握实验室电气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气体钢瓶的颜标识及日常维护; 4.掌握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药品的性质及危害程度; 5.掌握实验室外伤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6.系统掌握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知识 | 1.能制定实验室安全守则; 2.能正确使用实验室电气设备和化学药品; 3.能及时正确处理实验室突发事件,能简单处理实验室外伤; 4.能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 5.能根据企业生产的产品合理地将上述设计的实验室、构建的实验室组织机构和人员、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的配置,建立的检验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的对人员、设备、信息资料的管理和检验质量保证等相关文件整理成综合设计任务书,并能针对设计任务谈个人体会; 6.具有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和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具有文件资料整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 8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