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2018年中考语段阅读真题宠物航空托运
1.《送东阳马生序》《忠雅堂集》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佩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硯冰坚,手指不可届伸,弗之忽。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的。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惠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拨疑质理,俯身领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佘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铨九龄,母授以《札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木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侠怒少解,复力争
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息,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巳,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怎么扫二维码
(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①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10.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从书以观(致使)
B. 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奔走)
C.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婉言(规避)
D. 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解(稍微)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教儿低吟以为戏
A. 手指不可屈伸,弗
B. 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C. 莲中华牙膏是哪个国家的品牌爱,同予者何人
D. 尝与人佣耕,辍耕垄上
12.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
B. 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
C. 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
D. 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1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2)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放温和些。(2)我因而不会在嬉戏中荒废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为这件事而更加严格。
【解析】
10.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A“致”:得到。B“走”:跑。C“规”:规劝。
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
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11. 试题分析:A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都是代词,“弗之怠”为宾语前置句。B结构助词“的”。C助词,无实意。D动词“到、往”。
12. 试题分析:C项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错。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只是描述父母对“我”的教育的严格。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
意“填”“辞”“嬉”“由是”“益”等字词的翻译。“铨故不能荒于嬉”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2.《送东阳马生序》《黄生借书说》阅读练习及作案(2018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17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蟬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
俱。(节选自《黄生借书说》)
1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至,四支僵劲不能动  便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B.媵人持沃灌      赴蹈火(成语)
C.故有所览,辄记    吾日三吾身(《论语·学而》)
D.一说,使与书俱    全石以底(《小石潭记》)
1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当余从师也         惟予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B归形诸梦          乃摘而藏,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蕖》)
C.衾拥覆,久而乃和      残年余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D.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3分)
答案:
12.(3分)B西班牙旅游签证办理流程
13.(3分)C(C项“以”,介词,分别为“用”和“凭借”之意)
14.(8分)(1)(4分)(我)住在旅舍里,主人每天供应我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
西可以享受。(“寓逆旅”“日再食”“鲜肥滋味”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4分)这以后我才感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小时候的时光是多么地值得珍惜啊!(然后”“为”“可惜”各1分,句意正确1分)
15.(3分)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甲文重点将自己从师学习时条件之艰苦与同舍生的奢华作对比;(1分)乙文既有“我”借书读之专与藏书多而读书少的对比,也有黄生与自己在借书这件事上彼此不同遭遇的对比。(1分)
3.《送东阳马生序》《论语》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节选文字,按要求完成8-10题(9分)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于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
    (乙)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享,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领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必有我师        焉: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啊”
B.未尝稍降      辞:言语和脸
C.三十而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D.疑质理          援:引、提出
芙蓉帐暖度春宵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不善者而改    其此谓乎      B.不矩      老翁墙走ib课程
C.吾十五而志于学  卒获所闻      D.可为师矣  俯身倾耳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节选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文中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乙文作者是明初文学家宋濂,他家贫嗜学,乐以忘忧。
  B.甲文认为一个人应当立志勤奋学习,提出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式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乙文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坚定与诚恳,突出他求学的艰难。在求学意志和求学态度上,两文是相何的。
  C.甲文采用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简练,含意深远。乙文是作者写
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循循善诱,体现了真挚诚恳的感情。
  D.“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通常指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因此“加冠”表示年已二十。“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1.翻译。(6分)
  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3分)
                           
  ⑵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