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含答案)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单选题
1. 诵读古诗文,读准字音是基础。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 )
A. 余则缊(yùn)袍敝(bì)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B. 予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ò)清涟(lián)而不妖。 (《爱莲说》周敦颐)
C.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í)然不动,俶(c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柳宗元)
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下面对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从 致书以观(得到) B. 走送之(步行)
C. 俟其欣悦(等待) D. 余则缊袍 敝衣处其间(破)
3.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弗之怠 B. 以 衾拥覆 C. 同舍生皆 被绮绣 D. 戴朱 缨宝饰之帽
4.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弗之怠 C. 益慕圣贤之道 D.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 下列各项加下划线字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走送之 B. 余幼时即嗜学 C. 日再食 D.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6. 下面的词语中哪一项不能用来指代年龄或年龄段()
A. 始龀 (《愚公移山》“始龀,跳往助之”)
B. 垂髫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关于鸡的成语 C. 多髯 (《核舟记》“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加冠 (《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7.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 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孔乙己》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子”是尊称对方,“鄙”是谦称自己、“尊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周末祝福短信大全 D.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8. 下列对文中相关语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抄写完毕,跑着送还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理解:由于家境贫困,宋濂只能向他人借书来抄录阅读,因为“藏书之家”催促归还,所以宋濂只得赶紧抄完送还,本句重在表现宋濂的诚实守信美德,不让“藏书之家”催促太久。本句也表现宋濂的勤奋刻苦。
B.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译文:(我)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理解:宋濂自幼就热爱学习,长大成人后,学习的愿望更加热切,所以之后才会劳苦奔波,去百里之外向“先达”请教学习。本句重在表现宋濂对学习的热爱。
C.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文: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只略微有一点羡慕的意思。
理解:宋濂把学习看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和衣着华美的“同舍生”相比,穿得很破旧,但他也没觉得自己特别辛苦。本句重在表现宋濂对学习的热爱,只要能学习,物质条件的艰苦不在他的关注中。
9. 下列句子中,对加下划线字词的词类活用情况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腰白玉之环(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
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用笔)
B. 戴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宝饰之帽(名词作状语,用珠宝) 预祝2020高考顺利的话
C. 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名词作状语,用手)
D. 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
寓逆旅(名词作动词,寄住)
10. 下面对文章《送东阳马生序》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
A. 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如何设置局域网 B. 作者意在告诉马生,学习条件越苦,成就便会越大。
C. 本文从得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四个方面讲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
D. 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
二、默写
11.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蓝屏代码0x000000ed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描写海的四字词语
(2)《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____”。
(3)虽同舍生衣着华丽,作者自身“缊袍敝衣”,但他仍能安心学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宋濂面对先达呵斥时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求学之路艰难、环境严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1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____________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
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⑥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
(1) 解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腰白玉之环 ______
②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
④常以净衣易之 ______
(2) 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A.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谓之行尸走肉
B.计日以还 以记其事
C.或遇其叱咄 或依林之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