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国学经典品读 孔孟思想素材
国学经典品读:孔孟思想
(一)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1、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我开始美丽的际遇 你来自东和西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孟子·离娄下》)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孟子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2、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
 
主要方面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也就是说,孟子更主张一个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
人格培养
    孔子:克己复礼。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与虑,而后作。征于,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十大健康食品
    孟子主张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磨砺才能真正具备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德才,也才能奉献于社会造福于他人
君臣关系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
元气骑士武器排名
仁义理智
    孔子侧重强调克己复礼
    孟子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成,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对待学问
    孔子以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孟子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道德修养
  (一)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
    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
    2、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欲仁得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善学知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思统一)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多闻、多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贤思齐)
    克己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内省思仁:
    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反省称为自讼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力行近仁: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磨炼成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住也。(《论语子罕》)
  (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
    1、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
   光洁的反义词是什么呢 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存心保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
    寡欲养心: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反求诸己: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尽心知性:
    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也,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动心忍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以义求仁:
    家猫品种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二)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孟子说:“侍奉谁最重要?侍奉父母双亲最重要。守护谁最重要?守护自己最重要。”  守护自己的意思是守护自身的操守,不失去白己的节操。
    B、孟子欣赏不失去自己的节操而又能侍奉父母的人,对那些失节而侍奉父母的人是鄙弃的。在孟子看来,“孝”固然重要,但“守身”更重要。
    C、孟子对失节而能侍奉父母的人并不是鄙弃的,只是说没听说过而已,在孟子看来,“事亲”足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孝”比“守身”更重要。
    D、孟子既肯定“事亲”,也肯定“守身”。“孝”不仅是侍奉父母,子女立身行道,守节不改,以显父母,是“孝”的最高境界。孟子这段话丰富了孝的新内容。
2)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要说说你对“事亲”和“守身”的理解。(3)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释】①硅硅(k6ng):浅薄固执的样子。②斗筲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使各国时,
能不负君王使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个层次的。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不上。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3)
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
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①袒裼裸裎:袒裼,肉体袒露;裸裎,露身。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伯夷不随便与人交往,连别人的帽子戴得不正他都要生气。柳下惠则相反,和谁都能交往。虽则交往,但决不受他人影响。
    B、对待不良倾向,伯夷是“望望然去之”,而柳下惠则“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两者都十分可贵,十分难得。但孟子认为两者都不可取。
    C、柳下惠不羞辱国君,也不小看下面的官员;他为官就竭力提拔贤士,一定重用他们,不因为官小而抱怨,处境困厄而不忧伤。
    D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什么意思、柳下惠的信条是:“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玷污)我哉?”就是说,他也爱惜自己的清净洁白,不与伯夷异趣。
(2)孟子在这里实际上批判了哪两种人?(3)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篇》)
  孔子在这则材料中谈到            的关系,是为了阐述什么观点?
5、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齐宣王)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②,以遏徂莒③,以笃周祜④,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注释】①疾视:怒目而视。②旅:众。③徂莒:此处指来侵的敌众。④祜:福。⑤对: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孟子所说的“小勇”指的是血气所为之勇。
    B、“王请大之”说的是要齐宣王去掉小勇,换之以——怒震天下的大勇。
    C、“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就是武王的大勇。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2)孟子说:“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章句下》)请联系上文,说说孟子关于“勇”的认识。(3)
6、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