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爬天都峰 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17 爬天都峰  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17 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8个字,会写“假日、云彩”等12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第1课时
    同学们,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千米长,古称“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天都峰素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 香港大学研究生申请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因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鲫鱼背”。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就出现了两位这样的“勇士”,他们是一位老爷爷和一个小朋友,想了解他们爬天都峰的经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这些生字你都能读准吗?试试吧!
    级    呵    攀    链    辫    相
    学习多音字。
    相xiānɡ(互相  相识)
    xiànɡ(相貌  照相)
    当表示“互相”时,它读xiānɡ,组词:相识,当表示“相貌,外貌”或“物体的外观”时,它读xiànɡ,组词:相貌、照相,在本课读xiànɡ。
    除了“相”,本课还出现了 “都”“似”这两个多音字,现在请大家完成一个练习。
    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手机sd卡格式化    (1)我和妈妈去照相(xiānɡ  xiànɡ)馆拍照,我相(xiānɡ  xiànɡ)信我们的合影一定很漂亮。
    (2)小明像小猴子似(shì  sì)的,爬树对他来说似(shì  sì)乎一点儿也不费劲。
    (3)星期天,我和朋友去天都(dū  dōu)峰游玩,一路上都(dū  dōu)是我们的欢声笑语。
    本课的生词你们能读准吗?读一读吧!
    假日    抬头    笔陡    石级    铁链    发颤    攀登    猴子
    鲫鱼    纪念    辫子    笑呵呵    手脚并用    白发苍苍
    生词读准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你明白了吗?连一连吧!
    这是本课我们需要书写的生字,本课我们重点书写“颤”“攀”“猴”“辫”,请大家观看书写视频。
    “颤”——左右均宽,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攀”——这个字的笔画较多,书写时注意字的布局,上下要写紧凑,上边要扁,“大”撇和捺向外舒展,“手”稍小,弯钩要有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口诀记住它——两棵大树枝枝叉叉,长在空中大手来架。
    “猴”——注意中间的单人旁右边不要多写一竖,三部分要窄,右上边横折扁小,下横稍长,“矢”首撇短,下横要长,下撇上不出头。
    “辫”——注意两个“辛”不同的写法,左边的“辛”字最后一笔是撇,右边的“辛”字最后一笔
是竖,中间的绞丝旁落在竖中线上,写得瘦长些。
    下面我们来区分一下“辫”的形近字。
    瓣:指花瓣、叶片或种子、果实、球茎分开的小块儿,你们看,一个大西瓜可以切成四瓣儿,所以“瓣”字的中间是个“瓜”。组词“花瓣”;
    辨:辡为两个罪人相互争执,需要裁断。组词为“分辨”“辨别”“辨认”;
    辩:形声字,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组词“争辩”“答辩”“辩白”“辩驳”“辩护”;
    辫:把头发分股编成的带状物,状如丝绳,所以“辫”是绞丝旁,组词“辫子”“发辫”。
    “瓣、辩、辨、辫”的区别口诀
    花瓣落了结大瓜,发丝来把小辫扎,
    能言善语把理辩,形近汉字要分辨。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边读,一边勾画关键词
句。
    生:我到的关键句子是第一自然段“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生: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我到的关键句子是“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真叫人发颤”。
    第六自然段“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罗口袜
    第七自然段“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我发现作者一开始不敢爬,但后来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们互相鼓励,最后他们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同学们到的这些关键语句,都能很好地帮我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请一位同学完整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这篇课文讲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最后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师:当我们阅读记叙文时,可以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
    再读读这些关键语句,你能发现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
    生:请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开头“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一直到第五自然段,我从“天都峰脚下”知道这部分写的是爬天都峰前。
    我从第六自然段开头“我奋力向峰顶爬去……”,课文第七自然段“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我知道这是写爬天都峰中。
交房需要注意什么    那么课文的第八、九、十自然段写的是爬上天都峰后。
    课文正是按照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中、爬天都峰后的顺序写的,出示PPT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中——爬天都峰后。
    文中“我”爬山的过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课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天都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峰,让我们进入课文第二自然段。
    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描写天都峰的关键语句。
    生1:我画的句子是“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句让我读出天都峰很高很高。
    出示第二自然段: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生2:我画的句子是“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从“笔陡的石级”我知道天都峰很陡。
    出示笔陡的石级的图片,看!这一级一级用石头做的台阶就是石级,像这样直上直下的石级就是“笔陡的石级”。
贵港景点    还从什么地方体会到天都峰很陡?
    生:我从“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这句话中的“从天上挂下来”读出天都峰的又高又陡。
    石级边上的铁链不是真的从天上挂下来的,作者在这里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铁链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一个“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吧!PPT出示天都峰视频。
    看到这笔陡的石级,难怪作者会产生石级边上的铁链是从天上挂下来的想象。再看这一段,还有哪些语句是写作者想到的?
    生:“我爬得上去吗?”也是作者想到的,由这句话我感受到作者对自己爬上这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表示怀疑,“真叫人发颤!”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害怕。出示PPT“我爬得上去吗?”“真叫人发颤!”。
    这段话中,作者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结合在一起写,这样就能把“我”开始不敢爬天都峰的原因和感受写清楚。课文还运用了什么方法,把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本课的随堂作业。
    根据意思在文中出相应的词语。
会计证年审
    (1)头发苍白,形容人苍老。___(白发苍苍)
    (2)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发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