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 别名 锉草、笔头草、笔筒草、节骨草 来源 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粗短,黑褐,横生地下,节上轮生黑褐根。地上茎单一或仅于基部分枝,直立,高30-100厘米,径6-8毫米,中空,有节,表面灰绿或黄绿,有棱沟20-30条,粗糙。叶退化呈鞘筒状包在节上,基部和顶端较深,成黑褐环,鞘片中央有一浅沟。孢子囊穗顶生,紧密,矩圆形,顶部有尖头,无柄,长7-12毫米。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河岸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季节 夏、秋季采割地上部分,晒干。 药理作用 木贼所含硅酸盐和鞣质有收敛作用,从而对于接触部位有消炎、止血作用。 性味功能双手赞成打一成语是什么 甘、苦、平。散风,退翳。 主治用法 目赤肿痛,角膜云翳,肠风下血。用量3-10克。 参考配方 1.眼结膜炎,目翳:木贼、青箱子、菊花、蝉退各10克,水煎服。 2.风火眼:木贼、桑叶、菊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水煎服。 3.目昏多泪:木贼、苍术等量,研细,开水调服。 4.目生翳障:木贼、谷精草、决明子各10克,蝉蜕3克,水煎服。 龙珠果别名 龙须果、大种毛葫芦、香花果、天仙果、野仙桃、肉果、龙珠草、假苦果、龙眼果 来源 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常数米,有臭味;茎具条纹并被平展柔毛。叶膜质,宽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4.5-13厘米,宽4-12厘米,先端3浅裂,基部心形,边缘成不规则波状,通常具头状缘毛,上面被丝状伏毛,并混生少许腺毛,下面被毛并其上部有较多小腺体,叶脉羽状,侧脉4-5对,网脉横出;叶柄长2-6厘米,密被平展柔毛和腺毛,不具腺体;托叶半抱茎,深裂,裂片顶端具腺毛。聚伞花序退化仅存一花,与卷须对生。花白或淡紫,具白斑,直径约2-3厘米;苞片3,一至三回羽状分裂,裂片丝状,顶端具腺毛;萼片5,长1.5厘米,外面近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花瓣5,与萼片等长;外副花冠裂片3-5轮,丝状,外2轮裂片长4-5毫米,内3轮裂片长约2.5毫米;内副花冠非褶状,膜质,高1-1.5毫米;具花盘,杯状,高约1-2毫米;雌、雄蕊柄长5-7毫米;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扁平;花药长圆形,长约4毫米;子房椭圆球形,长约6毫米,具短柄,被稀疏腺毛或无毛;花柱3-4枚,长5-6毫米,柱头头状。浆果卵圆球形,直径2-3厘米,无毛;种子多数,椭圆形,长约3毫米,草黄。花期7-8月,果期翌年4-5月。 生境与分布 原产西印度岛,现为泛热带杂草,栽培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常见逸生于海拔120-500米的草坡路边。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酸、平。气香,清热凉血,润燥化痰, 主治用法 外伤性眼角膜或结膜炎,淋巴结炎。用量10-20克。外用适量。 附注:果味甜可食。广东兽医用果猪、牛肺部疾病;叶外敷痈疮。 黄三七别名 太白黄连、土黄连 来源 为毛茛科黄三七属植物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 (Maxim.) Franch.,以根状茎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粗壮,有分枝,成不规则鸡爪状,黄,干后成黄棕至紫棕,上有明显的环节和多数须根。茎高25-75厘米,无毛或近无毛,下部有2-4个膜质鞘,在鞘之上通常生2叶。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三角形,长达24厘米,第一回小叶有细柄,二回裂片近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披针形,无毛,有疏锯齿,叶柄长5-34厘米。春季开花,总状花序有4-6花,花先叶开放,直径1.2-1.4厘米,萼片花瓣状,白,倒卵形,长8-11毫米,花瓣小,5瓣,倒卵形或扇形,长约为萼片之半,雄蕊多数,心皮1-3.蓇葖果条形,长3.5-7厘米,有明显的网脉。 生境与分布 生于高山山地、林边草地。分布于陕西和甘肃的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中南部等地区。 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凉。泻火解毒,清心除烦。 主治用法 眼结膜炎,口腔炎,咽炎,热病心烦,肠炎,痢疾,痈疮肿毒。用量6-10克。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 鲜黄连别名 毛黄连、细辛幌子、假细辛 来源 为小檗科鲜黄连属植物鲜黄连Plagiorhegma dubia Maxim.,以根状茎及根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状茎外皮暗褐,内部鲜黄,密生细而有分枝的须根。叶基生,柄长9-30厘米,叶片近圆形,直径约5厘米,先端凹入,中央有一针刺状突起,基部深心形,下面灰绿,边缘波状,掌状脉9-11条。春夏间开花,花梗由植株基部抽出,长约17厘米,花单生,淡紫,萼片高速免费前进入 免费后出收费吗4,紫红,早落,花瓣6-8,倒卵形,基部狭窄成一短距,雄蕊8,心皮1,子房有多数胚珠。蒴果纺锤形,长约1.5厘米,黄褐,有梗。种子多数,黑。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阴湿处。分布于东北及北方山区。 采集加工 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寒。清热燥湿,凉血止血。 主治用法 肠炎,痢疾,消化不良,腹痛,发热烦躁,眼结膜炎,口疮,扁桃体炎,衄血,吐血,痈疽,疖肿,外伤感染。用量3-6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参考配方 1.胃热吐酸:鲜黄连6克,苍术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2.眼结膜炎:鲜黄连适量,煎汁洗眼。 金莲花别名 金梅草、金疙瘩 来源 为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短瓣金莲花T. ledebouri Reichb.长瓣金莲花T. macropetalus Fr. Schmidt.,以花入药。 形态特征 1.金莲花: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无毛,不分枝。基生叶1-4,具长柄,叶片五角形,长4-7厘米,宽7-12.5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菱形,3裂近中部,二回裂片有少数小裂片和锐牙齿,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向上渐小,柄渐短至无柄。夏季开花,单生或2-3朵组成聚伞花序,萼片8-15,可多至19,黄,干时不变绿,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长1.5-3厘米,宽0.7-1.6厘米,花瓣线状披针形,与萼近等长,顶端渐窄,雄蕊多数,心皮20-30。蓇葖果长1-1.2厘米,有较长的喙。 2.短瓣金莲花:植株较高大,高60-100厘米,萼片5-8,花瓣窄线形,比萼片短,或近等长,蓇葖果较小,长约7毫米,喙也较短,长约1毫米。 3.长瓣金莲花:形似短瓣金莲花,花瓣长超过萼片,蓇葖果的喙长达4毫米。 生境与分布 金莲花生于海拔1000-2200米的山坡草地或疏林下。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短瓣金莲花生于林间草地。分布于黑龙江和内蒙北部。长瓣金莲花分布于东北。 采集加工 夏季花开放时采集,晾干备用。 药理作用 1.金莲花抑菌谱广,对固紫染阳性球菌和固紫染阴性杆菌,均有较好抑菌作 用。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肺炎双球菌效果更显著。2.动物亚急性毒性试验:给家兔肌注金莲花提取液1.6克/公斤,对谷丙转氨酶、非蛋白氮、血象未见明显影响,但对注射局部有刺激反应。 性味功能 苦、凉。清热解毒 主治用法 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用量3-6克。 参考配方 1.急、慢性扁桃体炎:金莲花6克,蒲公英15克,开水沏,当茶饮,可含嗽。 2.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急性结膜炎(火眼):金莲花6克,野菊花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金丝桃别名 金丝海棠、五心花 来源 为藤黄科(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 Linn.,以根入药。 形态特征 半常绿小灌木,高达1米。全株光滑无毛,多分枝,小枝对生,圆柱形,红褐。单叶对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长3-8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渐窄,全缘,叶中散布有透明的腺点,上面绿,下面粉绿,中脉两面都明显而下面稍突起。夏季开花,花顶生、单生或成聚伞花序,直径3-5厘米,具披针形小苞片,萼片5,卵状矩圆形,先端微钝,花瓣5,宽倒卵形,雄蕊多数,基部合生成5束,较花瓣长,花柱细长,顶端5裂。蒴果卵圆形。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草丛中。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 随时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 主治用法 急性咽喉炎,眼结膜炎,肝炎,蛇咬伤。用量3-10克。 豆梨别名 野梨、鹿梨、铁梨树、棠梨树、赤梨、糖梨、梨丁子 来源 为蔷薇科梨属植物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以叶、枝、根、果实入药。 形态特征 乔木,高5-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嫩时有绒毛,不久脱落,二年生枝条灰褐;冬芽三角卵形,先端短渐尖,微具绒毛。叶片宽卵形至卵形,稀长椭卵形,长4-8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渐尖,稀短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4厘米,无毛;托叶叶质,线状披针形,长4-7毫米,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6-12朵,直径4-6毫米,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花梗长1.5-3厘米;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8-13毫米,内面具绒毛;花直径2-2.5厘米;萼筒无毛;萼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长约5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具绒毛,边缘较密;花瓣卵形,长约13毫米,宽约10毫米,基部具短爪,白;雄蕊20,稍短于花瓣;花柱2,稀3,基部无毛。梨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黑褐,有斑点,萼片脱落,2(3)室,有细长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温暖潮湿气候的山坡、平原或山谷杂木林内,海拔80-1800米。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采集加工 夏秋采集,晒干备用或鲜用。 性味功能 根、叶:微甘、涩、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果实:酸、甘、涩、寒。健胃止痢。 主治用法 根叶主治急性眼结膜炎、肺燥咳嗽。用量15-30克。果实用量15-30克。 杜邦家族眼子菜别名lol亚运会直播 水案板、水板凳、金梳子草、地黄瓜、压水草 来源 为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 Bennett.马来眼子菜P. malainus Miq.浮叶眼子菜P. natans L.小叶眼子菜P. cristatus Regel et Maack.,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1.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横走,节上轮生须根。地上茎沉于水中,细长,圆形,稍弯曲。叶有两种,沉于水中者质薄,线形,浮在水面者有柄,柄长6-11厘米,有较长膜质鞘状托叶,叶片椭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3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脉多条平行纵列,小脉多数与纵脉垂直成小方格状网脉。夏季穗状花序伸出水面,总花梗长3.5-8.5厘米,花穗长2-5厘米,花小,绿,花被4,雄蕊4,雌蕊具4张离生心皮。果为小核果,斜倒卵形,先端短喙下陷。 2.马来眼子菜:叶广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皱折,有细锯齿,先端有尖头,有长柄。 3.浮叶眼子菜(西藏眼子菜):浮水叶卵状长椭圆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全缘,穗状花序圆柱形,花黄绿,排列紧密。 4.小叶眼子菜:浮水叶较小,长3厘米以下,沉水叶细长线形,果具鸡冠状突起的长喙。 生境与分布 生于静水池沼及水沟中。浮叶眼子菜分布于西藏地区,其余各种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 采集加工 春、秋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微苦、凉。清热解毒,利尿,消积。 主治用法 急性结膜炎,黄疸,水肿,白带,小儿疳积,蛔虫病,外用治痈疖肿毒。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白栎 别名 栗子树、白紫蒲树、小白栎 来源 为壳斗科栎属植物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20米。树皮灰褐,深纵裂。小枝密生灰至灰褐绒毛;冬芽卵状圆锥形,芽长4-6毫米,芽鳞多数,被疏毛。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长7-15厘米,宽3-8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窄圆形,叶缘具波状锯齿或粗钝锯齿,幼时两面被灰黄星状毛,侧脉每边8-12条,叶背支脉明显;叶柄长3-5毫米,被棕黄绒毛。雄花序长6-9厘米,花序轴被绒毛,雌花序长1-4厘米,生2-4朵花,壳斗杯形,包坚果的1/3,直径0.8-1.1厘米,高4-8毫米;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排列紧密,在口缘处稍伸出。坚果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直径0.7-1.2厘米,高1.7-2厘米,无毛,果脐凸起。花期4月,果期10月。 生境与分布 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50-1900米的丘陵、山地杂木林中。 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性味待考。 主治用法 急性结膜炎、小儿疳积、成人疝气。用量15-20克。 玉龙鞭别名 假败酱、倒团蛇、大种马鞭草、大蓝草、倒扣藤、牛鞭草、狮鞭草、万能草、玉郎鞭、铁索草、倒困蛇、假马鞭 来源 为马鞭草科假马鞭属植物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 (Linn.) Vah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粗壮草本或亚灌木,高0.6-2米;幼枝近四方形,疏生短毛。叶片厚纸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4-8厘米,顶端短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散生短毛,侧脉3-5,在背面凸起;叶柄长1-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长11-29厘米;花单生于苞腋内,一半嵌生于花序轴的凹穴中,螺旋状着生;苞片边缘膜质,有纤毛,顶端有芒尖;花萼管状,膜质、透明、无毛,长约6毫米;花冠深蓝紫,长0.7-1.2厘米,内面上部有毛,顶端5裂,裂片平展;雄蕊2,花丝短,花药2裂;花柱伸出,柱头头状;子房无毛。果内藏于膜质的花萼内,成熟后2瓣裂,每瓣有1粒种子。花期8月,果期9-12月。 生境与分布 原产于中美洲。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生长在海拔300-580米的山谷阴湿处草丛中。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微苦、寒。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主治用法 喉炎,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风湿筋骨疼痛,用量15-30克。外用治痈疖肿毒,适量,捣烂外敷。 水黄连别名 黄脚鸡、硬水黄连、硬杆子水黄连 来源 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L. var. brevipes Hara.,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全部无毛。茎高60-100厘米,具多数紫纵棱,上部有近向上直展的分枝。茎生叶近向上直展,有短柄或几无柄,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小叶楔状倒卵形、楔形或窄菱形,长1.5-4.5厘米,宽0.5-2厘米,基部圆形或楔形,三裂,稀不分裂,裂片三角形至披针状条形,脉在下面隆起。4-5月开花,花序窄圆锥状,分枝近直展,花径约6毫米,萼片4,淡黄绿,早落,卵形,长约2毫米,无花瓣,雄蕊多数,长约5毫米,花药有短尖,花丝丝形,心皮6-12,柱头有三角形翅。瘦果窄卵形,长约3毫米。 生境与分布 生长在平原沟边或丘陵草地。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加工 春末夏初采集,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寒。清热,利尿。 主治用法 黄疸,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眼结膜炎。用量10-30克。外用适量,煎水洗眼。 参考配方 眼结膜炎:水黄连、千里光、野菊花各15克,煎水熏洗。 毛赤车别名淘宝红包怎么领 羊眼草、石解骨、坑兰、坑冷、蔓赤车、岩苋菜 来源 荨麻科赤车属植物蔓赤车Pellionia scabra Benth.,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亚灌木。茎直立或渐升,高(30)50-100厘米,基部木质,通常分枝,上部有开展的糙毛,毛长0.3-1毫米。叶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草质,斜狭菱状倒披针形或斜狭长圆形,长3.2-8.5(10)厘米,宽(0.7)1.3-3.2(4)厘米,顶端渐尖、长渐尖或尾状,基部在狭侧微钝,在宽侧宽楔形、圆形或耳形,耳垂部分长达1.5毫米,边缘下部全缘,其上有少数小牙齿,上面有少数贴伏的短硬毛,沿中脉有短糙毛,下面有密或疏的短糙毛,钟乳体不明显或稍明显,密,长0.2-0.4毫米,半离基三出脉,侧脉在狭侧2-3条,在宽侧3-5条,或叶脉近羽状;叶柄长0.5-2毫米;托叶钻形,长1.5-3毫米。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花为稀疏的聚伞花序,长达4.5厘米;花序梗长0.3-3.6厘米,与花序分枝有密或疏的短毛;苞片条状披针形,长2.5-4毫米。雄花:花被片5,椭圆形,长约1.5毫米,基部合生,3个较大,顶部有角状突起,2个较小,无突起;雄蕊5;退化雌蕊钻形,长约0.3毫米。雌花序近无梗或有梗,直径2-8(14)毫米,有多数密集的花;花序梗长1-4毫米,密被短毛;苞片条形,长约1毫米,有疏毛。雌花:花被片4-5,狭长圆形,长约0.5毫米,其中2-3个较大,船形,外面顶部有短或长的角状突起,其余的较小,平,无突起;退化雄蕊极小。瘦果近椭圆球形,长约0.8毫米,有小瘤状突起。春季至夏季开花。 生境与分布 产于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常生于海拔700米以下山谷溪边或林中。在湖北、四川可升至海拔1200米。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多鲜用。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 性味功能 甘、淡、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用法 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扭挫伤,牙痛,带状疱疹,妇女闭经,毒蛇咬伤。用量30-60克。 扭肚藤别名 白花茶、假素馨、猪肚勒、青藤子花 来源 为木犀科素馨属植物扭肚藤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h.-Ham.,以茎、叶入药。 形态特征 常绿藤状灌木,高2-4米。幼枝圆柱形,微有毛。单叶对生,叶柄长约5毫米,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尖,基部浑圆或近心形,全缘,沿背脉上有柔毛。夏末开白花,芳香,花梗短,成稠密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于短侧枝上,花芳香,萼被毛,裂片8,条形,花冠管长2-3厘米,裂片8,矩圆状条形,雄蕊2,内藏。浆果球形,黑,直径约6毫米。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河旁、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微苦、凉。清热解毒,利湿消滞。 主治用法 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用量15-30克。 夜来香别名 夜香花、夜兰香 来源 为萝藦科夜来香属植物夜来香Telosma cordatum (Burm. f.) Merr.,以叶、花、果入药。 形态特征 藤状灌木,小枝柔弱,有毛,具乳汁。叶对生,宽卵形、心形至矩圆状卵形,长4-9.5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全缘,基出掌状脉7-9条,边缘和脉上有毛。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有花多至30朵,花冠黄绿,有清香气,夜间更盛,故有夜来香、夜香花之名。副花冠5裂,肉质,着生于合蕊冠上,顶端渐尖,花粉块每室1个,椭圆形,直立。蓇葖果披针形,长7.5厘米,外果皮厚,无毛,种子宽卵形,长约8毫米,顶端具绢质种毛。 生境与分布 原产我国华南地区,现南方各省区公园或花圃多有栽培。 采集加工 叶随时可才,花、果分别于花期、果期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甘、淡、平。清肝,明目,去翳,拔毒生肌。 主治用法 花、叶、果实: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翳,麻疹引起的结膜炎。鲜叶外用治以溃疮疖脓肿,脚臁外伤糜烂。花、叶用量3-6克,水煎服,或用果1个,剖开水煎服。鲜叶外用适量,开水烫后贴之。脚臁外伤糜烂,用鲜叶捶猪肥肉敷患处。 地胆草别名 草鞋根、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苦地胆、地苦胆、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铁灯盏 来源 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白花地胆草E. tomentosa L.,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1.地胆草: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有时全株被白粗毛。根状茎短,着生多数须状根,新鲜时黄白,干燥后灰白。叶多基生,匙形或矩圆状倒披针形,长3-16厘米,宽1-3.5厘米,边缘稍具钝锯齿,两面均被灰白粗毛。夏秋开花,花葶略粗壮,头状花序着生长梗上,4-8呈稀疏单枝聚伞排列,分枝处有叶状苞片,头状花序有二列总苞片,外层紫,全为管状花,花冠淡紫。瘦果有棱,顶端通常有6枚长而硬的刺毛。图示为地胆草。 2.白花地胆草:其植株较高,一般高约0.8-1米,多少被白粗毛。叶散生于茎上,头状花序的花束顶生,花冠白。 生境与分布 生于丘陵、坡地、路边。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白花地胆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理作用 1.抑菌试验:对金黄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2.白花地胆草对瓦克癌肉瘤、白血病L1210、白血病P-388有效。 性味功能 苦、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主治用法 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 疖肿,湿疹。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孕妇慎服。 参考配方 1.防治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地胆草、紫珠草、黑面叶各30克,大青叶、黄皮叶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2.流行性乙型脑炎:地胆草、三叉苦、积雪草各500克,钩藤、车前子各150克,地龙90克,加水煎1.5小时,过滤,浓缩成3000毫升,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小儿酌减。 3.眼结膜炎:地胆草、小叶榕树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丝点地梅别名 喉咙草、东北点地梅 来源 为报春花科点地梅属植物东北点地梅Androsace filiformis Retz.,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不发达,具多数纤维状须根。莲座状叶丛单生,直径2-8厘米;叶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25毫米,先端钝或稍锐尖,基部短渐狭,边缘具稀疏小牙齿,无毛;叶柄纤细,等长于或稍长于叶片。花葶通常3至多枚自叶丛中抽出,高2.5-15厘米,无毛或仅上部被稀疏短腺毛;伞形花序多花;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梗丝状,长短不等,长2-7厘米;花萼杯状,长2-2.5毫米,分裂约达中部,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具极狭的膜质边缘,无毛或有时疏被腺毛;花冠白,直径约3毫米,筒部比花萼稍短,裂片长圆形。蒴果近球形,直径约2毫米,果皮近膜质,带白。花期5月,果期6月。 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新疆等省区。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潮湿草地、林下和水沟边。 采集加工 夏季采集,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苦、辛、寒。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主治用法 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偏正头痛,牙疼,跌打损伤。用量10-30克,水煎服。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