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对策
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生猪价格多次暴涨暴跌,导致生猪产能增长或下降过快,生猪养殖主体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压力。产生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生猪行业竞争力不足。面对当前非洲猪瘟及国际市场冲击的双重压力,我国急需提高生猪产业的稳定性与竞争力,花大力气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稳定居民的“菜篮子”。
关键词: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对策
1当前生猪产业面临的困难
1.1产业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种业发展优势不足。虽然近年来建设了一批大型种猪场,但缺乏核心育种场,生猪一、二级扩繁场数量少,生猪制种能力、扩繁水平不够,缺乏选育水平高、知名度好、推广能力强的原种猪场。政府在生猪种业上的专项经费少,企业在种猪选育上投入少,都制约了生猪种业的发展。三是人才队伍建设偏弱。由于养殖场工作环境较差,规模化养殖对防疫要求很高,需要长时间的隔离,年轻人不愿从事此行业,特别是中小养殖场难以招到专业技术人员。hp1005硒鼓>草原之夜歌词
县、乡基层普遍存在畜牧兽医机构不健全、推广职能缺失、专业人员缺乏、人员结构老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生猪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1.2发展瓶颈凸显
一是养殖用地紧缺。规模养殖企业选择非基本农田又适合发展生猪养殖的用地较困难,同时由于近年来新建了一大批规模猪场,后续想从事生猪养殖的企业已面临无地可选、无地建场的尴尬境地。二是养殖环保受限。农村人口密集,在现有养殖技术水平条件下,难以完全去除养殖气味,导致养殖环保投诉时有发生。同时随着“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生猪养殖面临的整改整治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三是政策环境不优。由于生猪养殖占土地、无税收、有臭味,地方支持力度小。加上地方财政紧张,该兑现的项目资金迟迟无法拨付。
1.3数字化建设亟待提升
数字化管理需要实时监测猪舍各个区域的生产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使管理者对猪
舍的生产情况清楚了解。但是,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共享等层面面临诸多问题,缺乏统一标准和协议,数据短缺和不准确等情况也会影响数字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益。针对这个问题,猪场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共享规划、建立数据互联互通的技术平台、制定数据共享标准,并采用先进的智能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来实现数据挖掘和预测,从而提高数字化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最新霸道总裁剧2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建议
2.1完善疫病防控保障体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行检查组在对《畜牧法》实施情况的检查汇报中,指出当前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的现象仍然非常明显,指出了完善农村基层动物疫情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对重大动物疫情的规范化控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包村包场的工作机制,建立建全县、乡、村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落实编制、人员、经费,从养殖、屠宰、运输等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入手,全面加强生猪养殖防疫排查、疫病监测、疫情举报核查、产地检疫等网格化管理工作,大力推进生猪运输车辆和经纪人备案,持续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织牢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护网,严防疫情发生,保障生猪产业根本违约
安全发展。根据对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防治的需求,以及对全产业链的信息化要求,通过建设健全的基层疫情管理体系促进了生猪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新农村振兴建设作用很大。
2.2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与污染防治体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按“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要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持续推进粪污综合利用,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贮存、利用设施,优化粪污处理、贮存、利用工艺。大力实施“猪、沼、果(粮、经、菜)”循环农业展模式,推广“种养结合”、“绿循环”、“微生物+”的现代化生态养殖技术,推广高效、节能、生态环保技术,开展“抗菌药减量”行动,努力提高“饲料利用率”“消化率”。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终端利用,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努力提高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粪污综合利用率。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建立“以奖促治、以法促治”污染治理机制,落实污染防治责任,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生猪生产的绿发展。
2.3完善监测分析预警体系
一是建立畜牧、兽药、防疫、市场监管、统计调查、银行、保险、饲料厂、销售商等多部
门、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建立生猪大数据中心,形成多方联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分析研判产业发展态势,掌握生产动态,发布预警信息,开展线上交易。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场价格预警机制,通过对生猪养殖、畜产品的动态监测,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行业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应的预警措施,以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平稳发展。三是要提高生猪生产信息化程度。利用大数据平台搭建生猪市场信息平台,将活猪、饲料、兽药、屠宰、物流等信息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实现生产、供应、加工、销售等信息互通共享,搜集、整理、分析生猪市场信息并定期发布,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均衡。
2.4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畜牧用地协调机制,保障生猪规模养殖用地。当前,畜牧生产用地资源有限,随着规模养殖发展,用地难、用地贵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为保障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处理好畜牧用地与粮食、经作物用地及建设用地的关系。整合弃养的养殖场用地资源,集中建设大型养殖场;利用现有养殖场升级改造,增加楼层扩大养殖规模;利用“四荒地”,利用荒山、丘陵、荒滩、沟渠等资源增加养殖用地数量;做好畜牧养殖用地与用业生产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规划,充分考虑规模养殖用地需求,将生猪发展用地纳入规划统筹安排;适度放宽生猪禁养、限养政策,坚决杜绝“无猪村、无猪乡”等过渡性环保政策,对禁养区关闭的养殖场要安排将提供土地,支持异地重建。二是增加保险品种扩大保障范围。继续实施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愿保尽保”,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分散养殖风险,做好保险“稳定产能”和“助推发展”的角,提高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三是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对淘汰更新生猪品种的养殖场和推广使用良种猪精液的养殖户给予良种补贴。四是将生猪生产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粪污处置等养殖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实行敞开补贴。五是降低贷款门槛,拓宽融资渠道,推广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切实解决生猪养殖融资难,融资贵,为养猪生产注入“金融活水”,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生猪养殖的能力,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六是支持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结束语:随着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的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生产成本、环境保护等问题也越多、越复杂。因此,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生猪产业发展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使生猪产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祝福词语 四字词语[1]刘德荣,王刚,屈富波.当前生猪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8):53-54.
[2]张晓敏,杨琳娇.养猪业的困境和发展[J].今日畜牧兽医,2022,38(8):63-64.
[3]王健,张莉,王俊勋.江西养猪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7(6):16-18.
[4]张元兵.当前生猪市场价格低迷的对策建议[J].云南畜牧兽医,2014(6):32-34.
[5]韩飞.如何科学应对生猪市场价格风险[J].猪业科学,2017,34(2):126-12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