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探析
如何清洗打印头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包括,分工制约着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和国家等;分工包含的矛盾只有通过消灭分工来消解。通过对分工思想的解读,从而更好的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工理论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德意志意识形态》( 以下简称《形态》) 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基本结束并已趋向成熟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制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创立了崭新的科学世界观。他们从科学的实践观点出发, 结合社会发展历程, 具体分析考察了分工的思想。分工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阐述的重要思想之一。马、恩对分工与生产力(和交往)的关系, 分工的历史发展, 分工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分工与所有制形式的关系,分工与阶级、国家的关系,分工与人和生产之间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进而论证了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历史必然规律。因此, 通过对分工的有关论述的解读, 无疑可以加深我们对《形态》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丽水特产一、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丝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形态》 中从分工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形态, 考察了生产力对分工的决定作用。 他们认为: “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最明显地表现为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 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是量的扩大 ( 例如, 开垦土地) , 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首先, 分工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分工是 “自然形成” 的分工。在原始社会里, 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不得不从事共同劳动。 但是在共同的劳动中, 由于男女以及不同劳动个体在生理上和体力上的差异, 又不可能履行同样的劳动, 必须存在着对劳动作这样或那样的自发划分, 这就是 “由于天赋 ( 例如体力) 、 需要、 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的’ 分工” ,即简单的自然分工。 但马恩认为, 这种简单的自然分工严格说来还不是 “真实的分工” 。其次, 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分工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后来又相继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 手工业与农业以及商业与农业、 手工业的分工。因此, 生产力是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对分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 《形态》中, 马恩还未对分工的本质做出明确的规定, 只考察了分工在历史上的几种存在形态及其运动。 首先, 最初出现的是原始社会的自然分工, 这是指纯粹以地理自然、生理自
然为基础发生的分工。马克思指出,“这种分工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以人本身的自然差别为基础, 而且以各个公社所拥有的生产的自然因素为基础”。其次, 第二阶段的分工是原始社会末期开始的社会分工阶段 ( 或称 “旧式分工” ) 。在这个阶段,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一种或几种劳动从总劳动中分化出来,形成了劳动的不同领域和不同门类, 即完成了两次的社会大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再次, 第三阶段的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定性的专业化分工, 这一阶段又称为自发的分工阶段, 它的产生标志着分工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 它是一种特有的创造。在分工的历史上, 起步于封建社会末期, 包括了整个资本主义时代。 这个阶段在社会大分工方面表现在商业与农业、 手工业的分离。最后, 马恩就未来社会对固定性分工的否定阶段, 即所谓的自觉分工阶段( 分工的未来趋势) 。在这一阶段中, 马恩曾经作过这样的设想: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 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 因而个人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进行批判, 但并不因此就成为一个猎人、 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这些设想由于采取了形象的表现方式, 所以比较简单, 未来社会的实际情况不一定会完全这样。尽管如此, 这些设想的基本观点, 即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各自领域里得到自由的发展, 却是完全正确的。
二、分工与经济基础的思想关系
(一)分工与生产力
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生产力矛盾运动的物质前提以两大部类三大部门的产品形式表现出来,两大部类三大部门的产品又是生产力矛盾运动的结果。这样,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就表现为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物的联系,形成社会经济的基本产业结构。“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越发展,其三大要素的组成成分越复杂,社会生产部门的分工也就越精细。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是社会生产运动进行的基本形式,是分工的形式之一。生产力与分工关系:生产力发展促进分工,分工的发展也促进生产力,生产力与分工相互促进的关系。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联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制约着所有制的更迭。《形态》通过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提示了一系列问题的实质。
马克思恩格斯对“分工”的分析是详尽而又细致的。他们指出,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
在着分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即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后才开始的分工。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同时又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可以通过分工表现出来,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发展。分工也是私有制产生的基础,正是由于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出现了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分工带来了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社会的矛盾。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劳动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使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分工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种强制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就会处于分裂状态。
(二)分工与所有制
在《形态》中,“生产关系”这一概念尚未完全确立,常用“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市民社会”来表示,有时也直接用“生产关系”这一术语。马克思对生产关系概念作了如下概括:“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里,不仅指明了生产关系受着分工的决定,而且指明了生产关系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即劳动材料
和工具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以及有所有制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工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形式。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就愈剧烈。”
马克思讲的所有制有三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分配关系,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生产过程来看,所有制问题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
马克思在《形态》一文中指出:“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在这个阶段,分工还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产生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分工已经手杆钓鱼技巧
比较发达。……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在封建制度繁荣时
代,分工不大发达。”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所有制的起源归因于分工的产生,把所有制的发展归因于分工的发展。并且,他们总结道:“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
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在封建所有制之后的第四种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人类社会的第五种所有制形式是共产主义的所有制形式。由此可见,共产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与以上四种所有制不同的,它是个人的自由联合,是共同占有和创造物质条件的联合,是消灭了阶级的联合。
总之,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所有制的产生与发展理论做出了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的研究,从而揭示了所有制的真正起源。教师节快乐 英文
三、分工与生产关系的思想理论
(一)分工与人灭火器的操作使用步骤简写
1.社会分工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
首先,没有分工,也就不会有人类历史的演进,不会有社会的进步。社会历史不是一开始就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高度文明的基础之上的。社会财富需要一点点的积累,文明也需要一天天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存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说:“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
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分工也使人的交往不断扩大、深化,人的活动范围、人的能力发展空间和层次不断地拓展和升华,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其次,分工既是消灭自身的前提,也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要消除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要消灭强制分工,这是《形态》在论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时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可见,消灭分工是人的力量得以真正回归的条件,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就现阶段来说,社会分工的存在有其必要性。社会如果没有强制性分工,就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不会有消灭这种强制分工的基础,也就不会有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社会分工的局限性、片面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