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当前,无论是经济研究还是经济建设,都带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即过分注重生产力而忽视生产关系研究和建设。这种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生产力,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把它作为标准提出来加以强调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但是,我们应该弄清楚,至少理论界应首先弄清楚,生产力是判断什么的标准。我的观点是,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实现程度的一种标志,是判断生产关系先进与否的标准。我们切不能就标准而标准,就生产力而生产力。经济研究还是经济建设,都应该针对生产关系。不讲生产关系,就谈不上经济研究;不讲生产关系,就谈不上经济建设。本文的目的,在于澄清以往人们对生产力、生产关系概念的模糊认识,以期经济研究者及经济决策者们对生产关系的重视,重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研究和建设。
感恩党的话简短精辟一、现有生产力概念的内在矛盾
迄今为止,在所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关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定义和外延界定都是自相矛盾的。关于“生产力”
古今
这一概念,从内涵上都是这样定义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或力量;从外延上又都是这样界定的: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即生产力指的是实体三要素,又叫“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力既是能力、力量,又是实体、三要素,出尔反尔,显然,这既
不符合辩证逻辑,更违背了一般逻辑规律:“同一律”和“不矛盾律”。逻辑规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判断必须是同一的、确定的(“同一律”);两个相互矛盾、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个假(“不矛盾律”)。当前教科书中关于生产力概念的定义和界定,既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也违反了不矛盾律的要求,导致生产力概念自身不具有同一性、确定性,而且自相矛盾。这是现有生产力概念的一个致命的缺点。正是因为这一致命的缺点,使我们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在有关生产力的思考和研究中,都不知不觉地偷换了概念,把本来是生产三要素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误解为生产力三要素,把生产力概念偷换成生产三要素,混淆了能力与实体;也使我们的经济实网络设置
践工作者们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混淆了生产力概念,误认为发展生产力就是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解放生产力就是无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把生产三要素与生产力混为一谈。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如果暂且撇开这种内涵定义的准确性、完备性不谈,那么,作为能力范畴的生产力,不管视其为系统还是视其为类,它的构成要素或划分项都应该是能力要素或能力项。同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应该是同一的。这是起码的逻辑要求。因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传统的生产力三要素观念是不合逻辑的,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根本不属于生产力范畴。
二、生产要素生产关系生产力
怎样界定生产力呢?换言之,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这要从生产的实现条件、生产的主体问题、及生产活动的内容谈起。
市场营销书籍首先,生产的实现要有生产的条件,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劳
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三者的结合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要生产必须得有生产三要素,但有了生产三要素并非一定能够进行生产。“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马克思语)(1)。生产三要素是生产关系赖依存在或产生的物质基础,生产三要素只有通过在自身基础上建立起的生产关系才能发挥应有的生产作用。只要在生产三要素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就能进行生产,也只有在生产三要素基础上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进行生产。在生产三要素基础上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得以实现的充要或唯一条件。联系到当前实际,我们的有些国有(集体)企业之所以生产不能顺利进行,经济难以实现,根本原因不在于生产三要素欠缺或过剩,而在于没有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产权关系不明,交换关系不畅,是制约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生产的主体,不是劳动者,也不是生产三要素的结合体,更不是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而是社会,是建立了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们构成的社会机体,是“一个以人为肢体的生产机构”(马克思
语)(2)。生产不同于劳动,劳动的主体是劳动者,是具有一定协调关系的各肢体构成的人体。劳动是人的肢体分工协作的过程,生产是社会中的人分工合作的过程。没有人的分工合作,就不会有社会的生产活动。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是否是生产的,这要看他的劳动所创造的是否大于他所消费的,即是否有剩余,是否有积累。如果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等于或者小于他自身的消费,即没有做出任何社会贡献,这种劳动就不是生产的;如果一个人的劳动有部分劳动(或劳动产品)转化为别人的劳动条件,即转化为社会积累(资本),这个人的劳动就是生产的。也就是说,一个劳动者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他的劳动才是生产的,才谈得上生产。
迎中秋庆国庆的内容怎么写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活动有三方面内容: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活动和
>养胃的食物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