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理论及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相关学术认知
   
企业新年寄语 
   
收入理论及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相关学术认知
 
   
 
 
 
 
 
 
 
安装播放器
   教师节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好  
 
 
 
 
 
第一节 收入理论研究评述
一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述评
从学科领域错综庞杂的经济学研究来讲,经济学家最关心的问题集中于一点就是:在帕累托效率意义上的社会每一个经济个体福利水平的增进。这也是人类发展的目的所在。作为社会福利函数的一个重要变量的收入分配形式,一旦被改善,必然引起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黄祖辉,2011:14)。因此,从经济学起始到现在,收入分配领域的理论研究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我们对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及现代西方的收入分配理论三个收入分配理论进行探讨。
广东旅游景点排行
(一)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作为劳动价值论的先驱——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首次提出了将劳动和价值两者相结合,并坚持价值是由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的,在此基础上,以工资理论为前提、地租理论为中心进行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配第把地租定义为扣除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之后的农产品价值的余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关于剩余价值的论述亦可称之为地租理论。
在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斯密教条”,并由此提出“劳动工资论”分配理论:“一国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者说,年产物的全部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民的收入”(王海港,2007:1)。他规定了社会的三种基本收入方式,即拥有劳动或以劳动换取工资的工人阶级,通过资本的拥有权及劳动的购买权而获取利润的资本阶级,通过租赁土地而获取地租的地主阶级。这三种收入成为其他收入的衍生源头。这些因素成为斯密分配理论的基础和内容。什么鱼好养
作为英国古典学派的奠基人,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把收入分配作
为经济学的重要问题,并创建了第一个解释收入分配的规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5卷,1972:939)。马克思把英国古典经济学领域的李嘉图称为“完成者”。其经济理论的中心即分配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工资是由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种体现,指劳动力的价格和价值,是雇用工人的劳动收入。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工资收入水平是由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或劳动价值)决定的。利润在产品剩余的扣除中产生,也是资本所有权的经济要求的体现。同时,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不同阶级间,总产品的分配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对抗性(胡棋智,2011:15)。
总的来说,功能收入分配理论发展的另一个视角可被定为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探讨收入分配问题。李嘉图在这一收入分配研究中把人这一因素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也成为研究现代收入分配的人力资本决定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作为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李嘉图统一的逻辑框架和一定的理论解释力得到了多数研究者的赞扬,其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假说被马克思关于功能收入分配理论的构建借鉴。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在19世纪边际革命的影响下,所有的经济学问题都被纳入边际上的考虑,古典经济学理论
逐渐向新古典经济学转变。所谓的新古典边际生产力分配学说也就是指与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等价的市场定价原则在要素市场中的应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古典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学说。在古典理论引入了边际效用后,其价值判断的因果顺序完全被颠倒。在这一时期的研究者看来,土地拥有者及资产阶级的资产拥有者的财产主要源于特权、所有者和要素剥削。而新古典经济学把分配份额向稀有资源的分配以及投入与产出间关系的变化转变(布拉弗,1995)。
新古典分配理论所定义的边际生产力分配可解释为:在假设技术条件稳定的前提下,所有因素的报酬都表现为其边际生产功劳。若进一步假设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那么要素的价格(Pa)即该要素的边际产出(MPP)与产品价格(Px)的乘积(如公式1)。此时,要素便成为产品的衍生急需,在其他因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边际产出贡献成为要素的需求曲线(黄祖辉,2007:14)。
Px×MPP=Pa      (1)
在新古典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位贡献比较突出的学者。如萨伊(Say Jean-Baptiste,1767~1832),他坚持商品价值是由“三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所提
供的“生产性服务”共同创造的,且这三要素的所有者可根据其提供的服务来获取相应的收入。他在对生产的三要素论分析的基础上,创立了分配理论。他认为,这三者是价值创造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就是萨伊的“三位一体”分配公式。萨伊通过效用价值理论,衍生出了“斯密教条”,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要素分配理论。然而,他并未认识到劳动是一切财富收入的唯一源泉,“三位一体”的要素分配理论使得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也被埋没了。在马克思看来,萨伊的“这个公式也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因为它宣布统治阶级的收入源泉具有自然的必然性和永恒的合理性,并把这个观点推崇为教条”(伊伯成,2007:79)。
这一时期,收入分配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翰·贝茨·克拉克等,其中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分配理论在《经济学原理》中得到详细阐述,他坚持生产要素四点论的观点,即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组织。在分配中,四要素各自得到相对应的收入,即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约翰·贝茨·克拉克的研究则对“边际分析”的体现最突出。克拉克认为,在资本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单位工人增加,个人得到的资本量就会减少,这就意味着工人要选择资本含量较低、质量较差的配备,从而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也就是说,单位劳动与产量、产值成反比。总体来讲,克拉克系统地论述了边际生产力的分配理论,表明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对工资和利息有重要影响。后来的新古典学者重
新构造其价值与分配理论,试图解决古典经济学派在价值决定与收入分配决定两方面的非对称性(也就是基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价值决定的一元论与承认剩余产品与工资收入具有同样合理性的多元分配论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在一个统一的边际分析框架基础上的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的统一。克拉克提出了著名的欧拉定理,他认为总产品是劳动与资本共同协作的结果,根据边际产出必须等于要素投入的收入份额的条件,均衡时正好有各种收入份额与投入之积的和等于总产出。
新古典经济学这一分配殆尽定理对西方市场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这一分配理论只有在一种理想的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并且在长期的条件下才能解释各类职能收入分配的变动特点及趋势。若处于一种影响因素相对复杂、时间较短的现实经济环境下,收入分配殆尽定理所描述的均衡的职能收入分配状态可能并不存在。
(三)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它对经济福利的阐释以假定收入分配为前提。帕累托在此基础上分析最优条件下的经济福利,并对长期的帕累托最优进行研究,创立了交换与生产以及两者结合的最优条件。旧福利经济学者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
59)的福利经济学分配思想是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马强,2011)。庇古以国民收入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作为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志。经济福利的增加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个人实际收入的增加;二是将富人的货币收益给予穷人,两者的结果都会使满足提升。这两种情况中,在一种情况没有发生不利改变的情况下,如果另一种情况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则福利增加(潘洁,2010)。
以卡尔多和萨缪尔森等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家提倡序数效用论。其主张的观点是边际生产率定价下的生产要素收入分配论,辅之以适度的政府再分配调控。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综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所持的观点为:要素的价格是由其边际生产率决定的,与其边际产品相等。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得相应的工资、利润、租金和利息等形式的收入,同时发挥政府收入再分配的经济职能(潘洁,2010)。
(四)现代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形曲线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典型。他在对多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实证资料进行分析时发现,收入分配呈“先恶化,后改进”的长期变动轨迹,且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比已步入发展后期的发达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
度更大。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起始阶段,国民人均收入由较低水平逐步上升到较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成熟状况时,收入分配状况呈现从恶化到逐步改善,最终表现为较公平的状态,以倒“U”形状态呈现(康康,2010)。库兹涅茨的观点表明人均财富积累与社会分配存在着规律;同时,财富积聚与社会分配机制之间存在关联。其假说的实质和主要贡献也在于此(马强,2011)。
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收入分配理论即人力资本理论,它是由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即“非物质资本”,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技术素养和健康状态。它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是一种特定的资本。舒尔茨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及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努力来促进人力资本增值。
(五)对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简评
西方分配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中有很多观点对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指导意义。如李嘉图坚持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三者进行了分析,他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李嘉图的这一理论对当前中国企业内部诸如企业主的收入与职工工资差距极大、利润挤占了工资的分配差距等问题给予很好的
解释。
从马歇尔相关研究来讲,边际生产力决定了企业家能力的需求价格。这里的边际生产力指企业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带来的利益,企业家能力的供给价格受企业家教育、培训费用的影响。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企业经理的报酬高于一般职工工资的现象给予了很好的阐释。
在福利经济学家庇古等人看来,货币收入对穷人和富人的边际效用不同。要增加社会总福利,应使富人的货币收入向穷人转移。现阶段,在再收入分配过程中,国家的税收政策就是依据这一理论将收入转移,缩短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以维护社会公平。
卡芙琳旗舰店
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财富创造的方式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念。这一理论保证了物质资本的保值增值,享有企业报酬索取权。依据这一理论观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通过实施工资增长与效益增长的联结机制,来实现工资与效益的同步增长,从而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其工资收入。同时,它对缓解社会分配矛盾,促进经济增长也有重要意义(潘洁,2010)。
二 中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收入分配作为经济体的一个主要方面,渗透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作为经济学的重要领域,学者对其研究不断深入扩展。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收入分配也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一)对改革前中国收入分配特点的基本判断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此时中国借鉴了苏联的社会建设及经济发展模式经验。这一时期的收入分配理论既坚持了按劳分配原则,又有着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倾向。事实上,计划经济时期实施的分配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是相矛盾的,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执行。首先,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企业的所有者都是国家,不论产量、产值和效益如何,统统吃国家的“大锅饭”(李实,2000:2~7);在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方面,工作质量与多少都是同等的。在农村经济中,人民公社的制度安排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分配方式最终降低了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经济失去了效率与活力。其次,在旧的计划经济思想指导下,政府统一安排、全体劳动者广泛就业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劳动者失去了择业自由,企业丧失了根
据劳动者的实际贡献确定工资的自由度,不能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它在实际中并不能充分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