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地进入新课改时间和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情况统计表
表一 2007~2011年使用新课标全国卷省份情况一览表
中国哪里有蹦极说明:未列入表格的省份如广东、山东、江苏、福建、浙江、安徽、天津、北京、上海等均为各科自主
命题;部分省区如四川、甘肃2012年仍然采用大纲命题;2012年首次进入新课标命题的省份为河北、湖北、云南、内蒙;至2013年全国各省、市、区全部进入新课标命题阶段。
表二全国各省、市、区进入新课改时间一览表
二、2007-2013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全国新课标卷是教育部命题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课标高考试题,从07年开始命题,起初是为宁夏卷命题,从09年开始陆续有以前使用全国1,2卷的省份进入新课标高考,改用这套试卷。10年开始更名为全国新课标卷。全国新课标卷理综总分300分,生物90分,化学100分,物理11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理综物理试题考点分布:
一、选择题(8题,共48分)
二、实验题(2题,15分)
梁朝伟的电影三、计算题(2题、共32分)
四、选修题(1题、2小题、共15分)
钢琴演奏家二、理综物理各模块分值分布:
从以上模块分值分布上看,五年来稳中有变,各模块所占总分百分比如下表:
2022年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从表中所列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必修1、选修3--1两个模块中。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及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命题特点,在2014年新课标理综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理综物理部分命题特点
从近几年新课标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不难看出,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有以下特点:
1.试题结构相对稳定,常考知识点突出。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试题的数量、分值都是相对稳定的。
2.试题对理解能力和重点知识的考查更加突出
从近几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内容上看,对能力及重点知识的考查仍放在首位,没有一味追求考点分布的均衡性。而必修1、选修3--1试题的分值所占的比重也恰能说明这一点。高考大纲对物理学科考查的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中,理解能力是基础,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前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道题都涉及有关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的理解,只有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3.物理实验考查推陈出新
发朋友圈的晚安句子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能力在理综物理考试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考生要突破的一个复习难点。如2010年23题电学实验实物连线、由已知数具做出R--t(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像。2011年22题测微安表头的内阻及23题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都是对实验能力的较高要求。学生只有对相关的实验原理、基本方法和常规实验仪器比较熟悉,有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有较强的实验迁移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才能得出结论。
对2014年复习备考建议
1.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对能力的考查无容置疑,但并不意味着忽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为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与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尤其是力学、电学部分的构成比较完整。在复习中要强化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通过梳理,从点到线,从线到网,建立起知识的网络框架,从整体地位上、从相互联系上重新认识,进而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抓住主干知识及核心知识,为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多向性,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做充分的铺垫。知识成网既能帮助学生们理解记忆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冲破单向思维定势,在解题时把与一个物理过程相关的知识都调动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准确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1)全面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中小企业发展理解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要对综合问题进行分析综合、逻辑推理,都必须首先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要了解概念和规律提出和建立的背景,前因后果,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及各种表述形式,要理解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不能乱套公式。例如力的概念,既要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还要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就是对力的上述两个方面的定量描述。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就是根据力的概念的这两个方面进行的。如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要了解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去测量,与这个概念相关的物理概念有哪些等。再如,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两个重要规律,这两个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可推广到“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的情况,高中物理中对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在“内力远大于外力时也适用”。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材上讲“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但把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为“只有重力做功”是不全面的。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可理解为“没有外力做功,内力中没有摩擦力做功”。
(2)提升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与数学的关系相当密切,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总要进行数学运算或推理。随着高中物理处理问题的不断深入,应用的数学知识也随着增多。所以,熟练运用数学手段处理物理问题
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这一能力要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题目中已知和未知条件列方程,定量推导或求解;二是寻题目涉及的几何关系;三是图像识别与分析。高中物理常常运用图像描述和表达物理规律,不少学生对这一重要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识图能力不强。对图像的各种信息,如图像中所描述的物理规律、图线的形状特征、图线的斜率、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两图线的交点、图线包围的面积、图线的拐点或极值点等缺乏足够的认识。
(3)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习题训练要做到:(1)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