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处理方法
如何解决白条问题
一、白条的概念
  所谓“白条”,在会计核算中,是指与对务税务机关或财政部门监制的发票、收据等相对的单据。白条费用一般情况下不得在税前扣除,否则,不仅要按偷税论处,而且要按《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白条的产生
在当前企业经营环境中,白条的大量产生,既有现实性的障碍,也有制度性的无奈。具体产生白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原因,供应商方面。大盘鸡做法
有的供应商根本就开不出正规发票,这主要是要因为同个人、个体户、小规模企业进行交易,如农民出售蔬菜,市民出租住房,个人提供有偿服务等,你去地摊上买二斤茄子,要求开张发票,不看白眼才怪。
上述个人、个体、小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小这类企业很多分收支不入账,销售不开票,采购不要票。小单位生存压力大,业主觉悟参差不齐,很多依靠偷逃税收或税收优惠得以立足。同时,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因为难以满足规范的大中型企业的批量要求,多数被大中型企业拒之于圈子之外,很难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小企业只能与不规范的个体或小规模企业交易,由于进入不了规范的环境,个别企业要想独善其身、规范经营确实非常困难。举个例子,甲公司是一家小型生产企业,想规范做账,采购付款必须取得发票,但是,能提供发票的企业一般都是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嫌甲企业规模小,不愿与其合作。甲公司只好小作坊或批发商供货,小作坊或批发商可以供货,但是开不出发票,如要开票,他们宁愿生意不做。这就是产生白条的现实的深层的原因
2、主观原因
业务人员不提供正规发票,原因不外乎如下几条:
梦到老公外遇价格原因,开发票和不开发票的价格差很多,采购人员为了表现工作能力,自然认可低价;
业务人员自身原因,拿白条子报空帐,做大老鼠掏企业粮仓。
3、白条产生利害分析防止脱发的方法
最快的汽车
作为财务人员,首先从内控的角度来判定公司的风险。也就是说要先排除业务人员自身的原因,办法很简单,要确认货物一定是运至仓库,在生产过程中周转使用了,也就是说入库单,出库单,生产流转单,产成品入库单等等单据都要齐全,必要时要进行实物抽查,月底盘点也要多留意。着重看是哪一类产品没有发票,或是哪个采购员没发票,财务人员以职业判断其拿不到发票的可能性,一定要将内控的漏洞堵死,否则早晚有一天机关败露,财务失察之罪难逃啊。
其次,从税务控制的角度来看。这是最简单的一环,现在的所得税率基本上都是25%,只要把无发票的采购价格做一个税后价格,也就是加了25%之后,如果还是比市场价格便宜,或者仍然被老板接受,那财务就接受;如果老板不能接受,麻烦采购人员再去谈。反正财务人员不用去帮忙发票,也不要给采购人员施加压力,一定要求拿发票,财务人员只要做好信息传递,把25%的概念牢牢地灌输给所有人等,就可以了。
至于白条子,会计处理上可以正常入帐,没问题。但要另外做一个记录,申报所得税时要将这部分没有发票的费用/成本从可扣除费用中减掉,也就是公司要为这部分没有发票的费
/成本多付25%的税,也就是上述采购单价增加四分之一的概念罗。
这样,采购人员自己也会判断无发票所带来的价格劣势,财务人员就将白条的问题转移至价格的问题,避免了与采购人员纠缠不清,把自己卷到是非旋涡里去。
供应商的问题,有的供应商不正规,自己本身就在逃税,与这种供应商交易就潜在着巨大的风险,说不定它哪一天就关门了呢;还有的供应商规模太小,尤其是农副产品的采购,在这方面如果国家的税收政策可以利用最好,如果实在没办法,还是回到价格增加四分之一的逻辑上去,好做就做,不好做就只好忍痛割爱。
  三、白条的危害
  1管理失控。因为开具白条,不需要象开具发票一样承担义务和责任,因而,白条具有随意性,其真实性难以保证,这就容易造成财务管理失控。
  2成本增加。白条增加的成本主要是税务成本。所得税率为25%我是一只小鸟作文(白条不能税前列支),增值税率为17%(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取得抵扣)。另外还有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等。同样支付100元采购,取得白条与取得增值税发票相比,其成本大约增加35%
3法律风险。白条的法津风险主要有:(1)逃税处罚;(品味时尚2)违反国家发票管理规定处罚。国家对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不同。小企业社会责任小,公众关注度低,大企业社会责任大,公众关注度高。所以,大企业的必须依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高度重视法津风险。
零星开支用白条入账带来的后果是得不偿失的。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拒收。同时,《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取得发票的单位和个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如果采用替代发票入账被税务部门查处,企业不仅要承担没有按规定取得发票的责任,而且的第三方还要承担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的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第二十二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第三
十六条规定:“违反发票管理法规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 1万元以下的。”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由税务机关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的税款一倍以下的。”因此,即使白条支出已从企业的成本费用中调整出来,仍违反了发票管理办法,应按上述规定处理。
四、可以税前抵扣的白条
税务专家提醒财务人员,可以在税前扣除的白条费用至少应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①费用合法真实。所谓合法,是指白条费用所支出的项目,不得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所谓真实,就是要坚决杜绝虚列费用支出的违法行为。
  ②费用与生产经营有关。与生产经营无关的白条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如应由纳税人个人支付的生活费用、用于业务招待费以外应由个人承担的招待费用等。
  ③符合有关扣除标准。税法对有关费用的扣除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如《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三条对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作了明确规定,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不得在
税前列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