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樊城
文化景观wen hua jing guan
22历史文化名镇
——樊城
◎毕克忠1余劲松2
摘要:樊城,作为汉水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发祥地,其史前文明可以追溯到远古新石器时代,它与襄阳城隔江相望,雄踞三千里汉江中游,北望中原,南接荆楚,西通巴蜀,东连吴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风水宝地,与襄阳城共享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美誉。它的历史街区、古老建筑、传统文化艺术等标志性城市特,所展示出来的独有的个性、价值,将成为人们心中永不褪的记忆被保存下来。
关键词:文化重镇;樊城;价值评估
一、历史沿革
樊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距今约2800年左右。有关文献记载樊城为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大臣仲山甫的封国所在地,“樊,仲山甫所封地也” [1]。樊城位于周王室南土屏障邓国南鄙
之地,后并入邓[2]并成为其重要的军事据点,与楚之“北津戍”隔江对峙。楚灭邓后,樊城遂为楚国北图中原的重要通道。樊城之名始见于东汉末年,“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观,  [3]”“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4]”“羽率众攻曹仁于樊[5]”。西魏始置樊城县,北周改为安养县。唐天宝元年(742年)又更名临汉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并入襄阳县。1949年1月,以襄阳县的襄阳、樊城两镇合并为襄樊市,1979年升为省辖市。1983年8月,襄阳地区建制撤销,襄阳、枣阳、宜城、保康、谷城、南漳六县及老河口、随州市划归襄樊市管辖(后随州市另设置省辖市)。2010年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樊城保持襄阳市城区县级区建制。
二、价值评估
古老的樊城对于熟悉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地方,享誉世界,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
(1)樊城历史悠久,是迄今南阳盆地南端汉水以北延续时间最长的历史文化名镇,更是襄阳市建城史的重要见证。樊城为仲山甫的封地,而仲山甫又是西周宣王(公元前823-785年在位)时期的重臣,曾在南征中建立功勋,被宣王封于樊地为侯,这说明樊城早在2800多年前就已形成重要的城邑,不然周王不大可能把樊作为有战功大臣的封地。这也是1990年“襄樊建城2800年纪念”很重要的历史依据之一。此外,樊城之地作为邓、楚两国所辖的势力范围,其早期的历史文化也是研究邓、楚文化和
襄阳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樊城历史上建有樊侯祠,现祠宇被毁,但仍有“樊侯祠”石质匾额保存在米公祠内,另有柜子城、定中门、屏襄门、迎旭门、水星台等古城墙遗迹尚存,依然有着古老樊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印记。
(2)樊城是历史上的军港重镇,兵家抗衡鏖战之地。樊城在东汉末年是荆州(治襄阳)水军的一处造船基地。陆机《辩亡论》记,曹操得荆州后,南下长江发动赤壁之战。“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即襄阳)之众”。据《水经注·淯水》记,“邓城东南小山,方俗名之为邓塞”。邓塞即今团山,在樊城北郊,有唐白河及其支流浊水流经此地,水流平缓,滩地广阔,很适宜作造船场所。荆州水军战船多在邓塞建造,故陆机称之为“邓塞之舟”。另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袭荆州,屯驻樊城的刘备南撤时,曾命关羽率船百余艘南下汉水,与驻扎在夏口(今武昌)的刘琦会师。以上荆州战船和军队的活动情况说明当时樊城已发展为颇具规模的军港重地。
中国最美十大峡谷清同治《襄阳县志·城池》载“往者尝筑樊城以为守襄计,夫襄阳与樊城,南北对峙,一水衡之,固犄角之势。樊城固则襄阳自坚,襄城坚则州邑皆安。然则,襄阳者天下之咽喉,而樊城者又襄阳之屏蔽也。”历史上发生在襄阳的战事不计其数,而直接涉及樊城的重要战事有:孙坚攻樊城、邓塞之战、关羽水淹七军襄樊战役、后赵石勒部将郭敬寇襄阳退屯樊城、晋南中郎将桓宣攻樊城收复襄阳、唐李渊命李大亮攻克樊城镇、宋、金争夺襄樊之战、宋京湖制置使李曾伯收复襄、樊两城(位于真武山的李曾伯纪功铭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蒙元襄樊之战、蒙古宗王塔察儿围樊城、清代义军首
领萧应提焚樊城渡江攻襄阳城、红巾军破樊城攻襄阳等等。其中关羽水淹七军襄樊战役和宋蒙元襄樊之战两大战事名震世界,是军事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研究案例。
(3)樊城在历史上是江汉漕运的枢纽地,“贸易百货之区”。西晋到唐宋时期全国江汉漕运分为东西两条线,西线以长安为终点,东线以洛阳、开封为终点。而江汉漕运物质大多来自长江流域的广袤腹地,其漕运终点不管是西线还是东线都要经过樊城水陆转运,因此汉水漕运线又被称为“襄汉贡道”(《新唐书·冯行袭传》)。嗣后从南北朝至南宋时期地,樊城一直承担着漕粮、贡赋和军需物资的转运、起运和到达的重任。
樊城历史上不仅是江汉漕运的枢纽地,而且也是“贸易百货之区”(《湖北下荆南道志》卷七《关梁》)。为了适应商贸经济的发展,樊城古镇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功能比较完善的沿江而建的带状河街体系。临江小街沿河道向上下游延伸,从城西的“大码头”一直到城东的“迎旭门码头”,长约3公里,码头与街相连,形成“前街后巷”式格局。襄、樊两城沿河道近30个古码头,樊城仅3公里河段就有古码头23个之多,这是商贸经济的重心在樊城的显著标志。从元末到明、清,襄、樊两城的工商业已很发达,但商业、手工业和贸易活动场所大多集中在樊城。各种作坊分门别类形成了专门的街市,如皮坊街(制革)、机坊街(织造)、炮铺街(鞭炮)、铁匠铺(铁器)、米花街(糕点)、油坊街(榨油)、篾匠道子(竹器)等。据乾隆《襄阳府志·卷11·关梁》记载,明宣德四年(1429年)起襄阳府设有“税课司大使”,即“钞关”吏员,其官署先后设在樊城的公馆门码头和林家巷码头,至今码头遗
迹尚存。随着樊城商业贸易的兴盛和繁荣,明、清以来,外地外省在樊城曾先后建有20多座会馆,其中河南省会馆3家(中州会馆、怀庆会馆、鳅子会馆);江西会馆3家(抚州会馆、江西会馆、小江西会馆);安徽会馆3家(韩城会馆、徽州会馆、泾县会馆);江苏会馆1家;浙江会馆1家;福建会馆1家;湖南会馆1家;山陕会馆1家;四川会馆1家;湖北会馆4家(汉阳书院、武昌会馆、黄州会馆、小黄州会馆),另外还有属纤夫、船工组成的会馆。这充分实证了商品货物的进出口运输主要是由樊城完成。
正如清代襄阳知府郑敦允《三端亭记》碑(现存米公祠)所说,“(襄樊)汉水贯其中,水陆交会”“南控滇越、北承燕豫”,为“舟车辐辏”“数千里间一大都会”。汉水上游的汉中、安康地区,支流丹江商洛地区,唐白河流域南阳地区,均与樊城舟楫往来,各地物产“下舟宛口(樊城),输之汉(水)”“汉水(襄樊)为出入之咽喉,汉水为惟一之鹄的”。前人的总结足以说明樊城的商贸经济在华夏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过不可低估的作用。
(4)樊城是“丝绸之路”和“茶叶之路”的重要节点。南北朝时期,北方和中亚商人以“互市人”(南朝梁代僧佑《出三藏记集》)的身份活动在凉州、长安、襄樊这条“互市”线上。以长安为中心的前秦政权开辟的一条由西北延伸向东南,以汉水为干道的“互市”路线,使“丝绸之路”的东段由长安延伸到襄樊。《隋书·地理志下》《晋书·苻健纪》《宋书·卷
怎么唱歌好听(下转第25页)
文化景观
wen hua jing guan
25
落自然街巷的特,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创新性,减少景区模式的生搬硬套。例如建立闯关东文化体验馆,知青之家等主题展馆,发掘村落历史文化内涵;设立专业的导游讲解服务台,讲解古村落地历史文化、风俗趣事;开发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参与到农作物收获的活动中,体验农民的生活;特美食制作活动,增加居民与游客的互动,加深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丰富旅游内容。将手工织布工艺和荆条编织工艺等传统手艺开为DIY 旅游纪念品,提升旅游体验。创新设计门票,寻专业人员,设计出代表自己景区的门票,满足一些游客收集门票做纪念的喜好,尽量不要出现以小票代替门票的现象。同时,要树立景区的整体风貌展示和宣传,可以将村落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准确地传播给大众,增强旅游吸引力。例如借助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兴自媒体平台,注册朱家裕村景区官方账号,对景区内部分有代表性的建筑、文化活动进行在线直播讲解,提升在大众视野中的活跃度。
六、结语
本文从主客观旅游凝视分析了朱家峪古村落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了合
纪晓芙谁演的理化的解决措施,我们需要注重旅游的长远发展不能够只注重当前利益,对景区一些的改革措施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可以赢得口碑、增加收益,改善游客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Urry J. The Tourist Gaze[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0,1 -2.[2]吴茂英.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2,27(03):107-112.[3]何欢. 论旅游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J].商,2015(09):249-250.[4]王翔宇.农村历史变迁中的问题探究——以朱家峪为例[J].时代报告,2019(05):191-193.
[5]李建.旅游开发下古村落原真性保护路径探索—以山东省朱家峪村为例[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04):144-150+160.春节祝福短信
[6]宓天姝.山东章丘朱家峪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7]孙亚.乡村旅游视角下济南朱家峪传统村落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2018.
[8]崔云霞.基于博弈理论济南古村落旅游的保护与开发建议——以朱家峪古村落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112-113.
[9]李婧.济南朱家峪古村落居住建筑体系研究[J].美与时代(上旬),2013(10):104-106.
[10]崔晓波.古村落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效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下一站别离评价
[11]苗志超.山东章丘朱家峪古村落保护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12]刘雯雯.朱家峪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13]黄柳婷.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休闲农业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辽宁经 济,2019(11):72-75.
[14]徐帆,余军,王雅茜,何鑫.游客凝视视角下海岛旅游地形象研究——以蜈支洲岛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3):94-99.
[15]程绍文,梁玥琳,李艳,余意峰.国内外旅游凝视研究进展综述[J].旅游论坛,2017,10(03):24-34.
[16]伍蕾,陈海蓉.旅游地主客之间情感凝聚的发展现状与提升措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48-50.
[17]陈海蓉.旅游地主客间情感凝聚对居民旅游态度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83》《资治通鉴·卷142》等史料表明,即便在南北朝政权对峙的环境下,樊城由于互市贸易的存在,不仅没有萧条,而且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兴旺的商务口岸。
清初,中国与俄国、蒙古的茶叶贸易又重新开始,茶叶从汉口装船溯汉水,经过五天四夜的水上运输便到达了第一个节点——襄阳,然后由水路转为陆路北上或西进,船帮们都必须在此歇息和调整货物。一时间襄阳商贾云集,汇通四方,成为了“万里茶道”最重要的中转港口。因此,十一个省的商帮们在樊城的汉江边修建了21座会馆,现存山陕会馆、抚州会馆、江西会馆等5座。这些会馆和保存完好的樊城码头,共同见证了樊城作为商业重镇的历史变迁。
总之,樊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辉煌璀璨文化的名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可以说誉满全球。虽然襄阳城市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但樊城的老城区仍保存有部分城墙、城门遗存,护城河遗址、水星台、部分会馆、米公祠、陈老巷(老街)、九街十八巷风貌地段和大部分梯级踏
步式古码头遗迹等。只要我们切实认真规划保护利用好这些十分难得的历史遗存,尽最大可能挽救弥补旧城区的风貌格局,不仅对于区域历史、楚文化源流史、中国军事史、中国工商贸易经济发展史、中国城市发展史和中国“丝绸之路”“茶叶之路”的历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襄阳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襄阳市城市知名度具有十分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倘若规划利用的好,襄、樊两城完全有可能与著名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相媲美(因为布达佩斯的历史文化、城市格局和地貌环境与襄阳市城市有着极为惊人的相似)。
(作者单位:1.襄阳市文化局;2.襄阳市文物管理处)
参考文献
[1]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2] 何光岳:《楚源流史》
[3]《水经注·沔水》所引《汉晋春秋》[4] 《三国志·吴书·孙坚传》[5]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报考军校
(上接第22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