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大马哈鱼籽的做法 书
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姓 名 ***********
学 号 ************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 *********
**********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书
姓 名 | 院(部) | 课题性质 | 应用研究 | ||
学 号 | 专 业 | 课题来源 | 自 拟 | ||
题 目 |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
选题的目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伴随者高校扩招而来的,在扩招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不突出,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是 1999 年后才逐渐多起来。通过文献检索发现: 国内出版的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著作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应聘技巧等应用方面,理论探讨的著作并不多。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有关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治理对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等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也开始多起来。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在《Growth,Employment and Public Policy》一书中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提高会带来就业率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造成就业率下降的内在原因”。张培德在其主编的《就业与职业――把握通向社会的钥匙》一书中谈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为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两方面。其中外部环境包括: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体制之间没有有效的连接;当前的 教育成果不能完全应对社会需求;制度上的障碍阻碍工作岗位的分配和人才分配;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自身情况包括:大学生体本身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大学生自身能力的缺陷;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赵庆典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一书中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面临的两个问题是单科性院校比重过大、学科结构单一和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科类结构不尽合理。史彩虹在其硕士论文《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对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当控制高校扩招的规模、速度,规范高校扩招行为;完善和有效利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转变大学毕业生的“精英就业观”等当面进行了论述。时新荣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一文中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在于使人力资源供需双方的需求达到协调一致。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结果分析总结,本人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了大致的认识,并基于这些认识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本文即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参考。 1.理论意义: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或者说从理论上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对大学就业状况进行了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分析,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阐述了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较客观的梳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关于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关系的认识。 2.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状况、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要理性对待大学生就业难的观点,并试着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从教育体制的改革、政府的宏观调控、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几个方面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对策是笔者借鉴了多位学者、专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的升华得出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相关部门的决策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
2008年11月13日
一、 本题的基本内容:
1、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企业在寻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却有大量毕业生无法就业。这一局面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供需双方数量上的差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包括实战经验、专业技术水平等;还有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调整不够,导致了人才在地域、企业性质上的分布不均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与高校教育模式、政府的调节机制、企业的用人机制及大学生本人密切相关。要真正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就必须要教育部门、政府机构、企业及大学生个人四方面同时做出努力。教育体制的改革、政府的宏观调控、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论文大纲: 一、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1)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市场供过于求 (2)就业门槛逐年抬高 (3)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4)就业趋势多元化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数量增加,都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2)天龙八部3哪个门派好部分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3)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身素质存在不足 (4)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调节失灵 (5)小年夜是指哪一天2022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缺乏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对策分析 (1)大学生应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2)以市场为向导,调整各学科的专业设置 (3)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摆正就业心态 (4)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扩大就业渠道 (5)鼓励自主创业,开辟就业新天地 四、总结 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献法:文章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著作、报刊杂志、文件、汇报总结等,这些主要是通过借阅、网上查阅等方式进行的,此外还广泛的浏览网上相关的报道和文章。 数据分析法: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近年的相关数据和“零点指标数据网”发布的有关数据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业理想城市、单位,期望收入,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因素等各项目进行量化分析,以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为本文观点的阐述和论证提供实证依据。 4、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 2008年09月01日——2008年12月25日 第二阶段:完成初稿 2008年12如何做美食月26日——2009年03月25日 第三阶段:完成二稿 2009年03月26日——2009年04月25日 第四阶段:定 稿 2009年05月10日 财务指标 |
三、推荐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张培德.就业与职业――把握通向社会的钥匙[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9. 2.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1 3.赵庆典. 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 5. 夏杰长、李勇坚、姚战琪.增长 就业与公共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 6.中国人事科学院.中国人才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7.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8.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9.朱小蔓.中国教育热点问题透视[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11 参考文献太少,不够20个。 |
四、 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
五、院(部)审查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