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报价机制改革——政策含义与产品创新央行于2019年8月推出LPR机制改革,通过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由此翻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新篇章,随着LPR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商业银行息差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将迎来巨大挑战,促使商业银行转变定价管理的思路和方法,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变化和节奏。此次LPR新政将对银行业务生态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优化基于LPR的内外部定价管理机制?如何创新运用LPR相关衍生品业务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理解和把握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是LPR的核心?针对本次LPR改革特点银行资产负债策略应如何应对?在本期中,本刊组织专题,对上述问题作深入探讨,供读者参考。
从银行间市场利率衍生品从业者角度看,LPR定价机制的改革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更紧密地依附于资产负债表。文章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完善银行定价利率曲线、平稳市场预期等方面,对此次LPR定价机制改革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解读,并就商业银行如何通过产品创新、构建市场化的LPR基准利率曲线、满足银行自身及代客风险管理需求进行了思考。
一、LPR定价机制改革:背景与含义
邓超与孙俪换脸照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上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15号”,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目前市场对于LPR定价机制改革讨论非常多,宏观层面的讨论集中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提升幅度,以及平衡商业银行资产收
益负债成本、息差影响幅度等相关角度。微观层面的讨论集中于每次LPR利率的调整幅度及其原因,LPR利率调整与房贷利率变动联系等。而从银行间市场上从事利率衍生品交易的从业人员角度看,LPR定价机制的改革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更紧密地依附于资产负债表。自8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进一步完善LPR形成机制后,市场初期对于这一定价机制的理解分歧较大,而随着改革后三次LPR定盘利率的发布,市场对于现行LPR定价机制已经逐步熟悉了解,初期大幅波动的市场预期也随着LPR利率互换的价格波动逐步趋于理性。
本次LPR定价机制改革的一大背景是政策利率下行难以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融资利率水平。理想的信贷利率传导渠道是“货币政策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实体信贷利率”,但实际传导过程中这一机制很难有效顺畅,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过程中主要参考内部信贷条线FTP水平,而信贷部门的FTP水平又往往与市场基础利率关联程度较弱。这一情况在2017-2019年这一轮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努力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般贷款利率(主要面向工商企业)从2017年4季度的5.8%上升到了2019年2季度的5.9%,整体贷款加权利率水平由2017年4季度的5.74%微降至2019年2季度的5.66%。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期主要的市场利率均出现了明显下降,1年期国股行同业存单由2017年4季度末的4.9%下降到了2019年2季度末的3.1%附近,10年期国开债利率由2017年4季度末的4.8%下降到2019年2季度末的3.6%附近。尽管降低实体经
济融资成本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但从数据上看,长短端市场利率的大幅下降并没有同步带来融资成本
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图1 存款类机构存款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Wind资讯,中国银行
祝教师节快乐的话语本次LPR定价机制的改革第二个背景是商业银行定价过程中长短端利率定价的分离。本次报价利率期限在原有1年期基础上,新增了5年期以上品种,这被认为有助于完善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曲线。商业银行作为经营期限利差风险的机构,必须维持一定的期限利差才能保证正常运营,这也是现有机制下,LPR利率曲线与其他市场基准利率曲线最大的不同。如果市场只存在以LPR1Y为基准的利率曲线,该
曲线的期限利差在波动过程中很可能会随着市场利率波动,在某些时点呈现过度平坦化的特点,这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并不一定有利。另一方面,LPR5Y所代表的长期限融资需求主要集中在按揭贷款市场以及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贷款市场上。对于前者,在目前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环境下,市场很难将定价机制的改革与降
低按揭贷款利率联系起来,这一点也在其后8月25日央行发布的《关于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中予以了进一步明确。而对于后者,这部分融资主体主要集中在大型国企、大型地方融资平台上,融资环境相对较好,本身受“融资难融资贵”影响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企业客户而言,过度陡峭的长短期限利差会刺激企业提前还款,缩短融资期限,反过来也会制约政策目的的实现。因此LPR5Y这一定价基准的波动会受政策目的、客户反应以及期限利差等多个影响因素制约,从而使得LPR5Y期限及其代表的长期限贷款利率会在一定时间内与LPR1Y为代表的短端利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节奏。
本次LPR定价机制的改革第三个背景是报价行身份的多元化。改革之前,LPR报价行一共为10家,分别为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中信、浦发、兴业、招商和民生五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本次LPR改革后,报价行新增8家(城商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分别为西安银行、台州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行、渣打中国、花旗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与原有的报价行相比,新加入的8家报价行在资产端的共同特点是面向小微企
梅兰芳妻子业信贷,但在负债端成本上差别又较大,而商业银行各自的负债成本是影响LPR报价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目前LPR报价行的身份角仅仅体现在报价本身,与该家商业银行是否有能力管理由此带来的浮动利率风险并没有必然关系。LPR在报价行选择上没有按照传统的规模、盈利等维
度来进行筛选,多元化的报价行类型有助于市场平稳预期,降低LPR报价改革对商业银行运营带来的冲击。
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此外,本次LPR定价机制改革在报价频率上也做出了相应调整,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一方面,降低报价频率有助于各家商业银行形成并完善一套新的报价机制及方法,有效提升LPR的报价质量,从而便于商业银行从多个维度精确报价,体现出LPR与Shibor等每日报价频率基准利率的不同。另一方面,报价频率的降低会减少挂钩该基准的衍生品价格波动,降低商业银行及贷款客户短期内面临的利率风险,有助于推动客盘在挂钩LPR基准利率的衍生品上的真实交易需求。
备份通讯录在哪表1 LPR报价机制改革后相关利率走势
作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过渡利率品种,LPR定盘利率按照定义体现的是商业银行资产端对最优客户的贷款报价,但其定价是商业银行依据自身负债成本综合各因素后计算得出。因此LPR从某种意义上反映的也是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