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主要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1.总资产贡献率。该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
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2÷累计月数×100%
其中:税金总额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额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期初总计确定为2月末的资产总计。
2.资本保值增值率。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变动情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报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权益×100%  3.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4.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2÷累计月数
5.成本费用利用率。反映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用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为产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 6.全员劳动生产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12÷累计月数
其中: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上年工业增加值率
7.产品销售率。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已销售的程度,是分析工业产销衔接情况,研究工业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100%
8.新产品产值率。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利用水平,技术创新能力。计算公式为:
新产品产值率(%)=报告期新产品产值÷报告期工业总产值×100%
9.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该指标反映工业产品质量提高的程度,计算公式为: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提高、持平的产品质量指标项数÷考核的产品质量指标总项数×100%
1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产值能耗水平和能源节约水平。计算公式为: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1-报告期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上年同期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消费量)×100%
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用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
经典好句好段摘抄大全11.亏损率。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亏损程度。计算公式为:
亏损率(%)=亏损企业亏损额÷盈利企业利润总额×100%
以上十一项指标其中前七项为国家评价考核指标。
统计法案例:
某公司应于2006年1月20日前向某区统计局报送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报表,但截止2006年1月25
日,该公司仍然没有报,该区统计局于次日向其发出《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在2006年1月28日前补报。请问:1、如果该单位在2006年1月28日前补报了《劳动统计年报》报表,该单位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5分)
答:《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是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向逾期未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人发出的,要求其在限定期限内补报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执法文书。该单位在收到《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后,在限定期限内补报了统计资料,故构成迟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如果该单位在2006年1月28日前仍未报《劳动统计年报》报表,该单位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10分)摄像头不清楚
答: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对统计部门依法进行的统计调查和执法检查置之不理的行为。该单位在限定的期限内仍未报送统计资料,故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3、若该区统计局对该公司实施了行政处罚,该公司不服的,应向谁申请行政复议?(5分)
答:该区统计局对该公司实施了行政处罚,该公司不服的,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
地区GDP之和为何高出全国9.9%?
今年上半年,地区GDP之和比国家GDP多出9.9%。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地区之间存在重复统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的情况越来越多,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在地有可能将这种跨地区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统计在自己的地区,造成重复统计。尽管统计制度做了严格规定,不允许有重复计算,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达到要求。二是在核算GDP中,国家与地区使用的基础资料不完全一致。一方面,基础资料有缺口,GDP 核算要求相当多的基础数据,但实践中,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都存在资料缺口。针对不同的资料缺口,采用不同的推算办法来解决。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在推算中,只能制定推算的原则和幅度区间,很难制定全国统一的推算标准。另一方面,各地区服务业统计状况差别较大。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很快,但各地区服务业统计水平参差不齐,全国统一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地区使用或部分地使用自己调查的服务业统计数据,这种差异直接传递到GDP上。三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近年来,GDP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且被较多地直接或间接用于各种形式的工作业绩考核。地区按GDP大小排位的顺序及其变化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普遍的心理是只能位次提前,不能后移。由于GDP被赋予了重要的考核功能,因此,为了考核过关或政绩的需要,不排除少数地区高估GDP数据的可能。
下一阶段,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将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研究国家统一核算省级GDP的实施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地区与国家GDP差距过大问题;二是加快推进有
世界第一等谐音歌词条件的(主要是大中型)企业联网直报,即由企业将原始数据直接上报国家统计局,减少中间汇总环节;三是认真研究和改进对统计数据的评估办法。在目前
评估办法的基础上,针对各主要统计指标,分别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具有约束力的严格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案;四是以新修订的《统计法》的颁布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维护统计工作的严肃生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认为,中国第四季度的6.4%的工业增长与6.8%的GDP增长率之间是不相符
他们对我国工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是片面的。贝哲民认为2008年四季度的6.4%的工业增长与6.8%的GDP增长率之间不相符。首先应该指出的是,第四季度我国的工业增长率是5.7%而不是6.4%,6.4%反映的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长率,即主营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增长率。虽然它反映了工业增长的趋势,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业增长。这些经济学家在批评中国的时候,首先应该弄清楚他所引用的统计指标的含义。虽然工业生产在第四季度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但是从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来看,并没有都出现大幅度下滑,有的行业增速还出现了近两年来的新高。从分季不变价增长率来看,农业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达到7.2%,比2008年第三季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比2007年第四季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达到2007年和2008年两年来季度增速的最高点;建筑业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为8.6%,比第三季度提高了4个百分点,也达到了2008年年内的新高;批发和零售业2008年第四季度的增速虽然比第三季度下降了2.4个百分点,但仍然达到了15.2%的高速增长,
火龙果怎么种植这也是自2004年以来除2008年第三季度以外的最高增速;金融业2008年四季度增速为15.0%,比第三季度提高了4.4个百分点。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上述4个行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0.3%,在2008年第四季度6.8%的经济增长中,这4个行业的拉动率为3.1个百分点。因此,仅仅根据工业增长下滑来否定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是站不住脚的。
国家统计局为何只公布平均工资?
职工平均工资是利用年度(或季度)职工工资总额÷同期(年度或季度)职工平均人数得到的。现在我们还没有更细的从其他途径统计工资的方法,所以现在只公布平均工资。平均数是统计最基本的指标,最能反映总体的一般情况和变化趋势。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也多需要用平均指标作参考,因此我们在发表年度和季度工资统计数据时首先公布职工平均工资。工资增幅超过CPI引发质疑老百姓的感觉与统计数字为何“不搭调”?
“首先要弄清楚工资的概念。”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这样强调。他说,统计口径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单位从个人工资里代扣代缴的养老、失业、医疗、住房公积金费用等,并且是税前工资。“有些人只把基本工资当工资,不把奖金、津补贴等算在内,多数人还会忽略单位代扣代缴的费用,这么比起来,不少人自己所说的工资肯定会比实际工资低一些。”猴年出生的人
其次,平均工资是一个统计概念。在职工工资总体增长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不同工薪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存在较大差距。一部分人的工资快速增长会拉高“平均数”,从而掩盖另一部分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恰恰是工资增长缓慢的低收入体,受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比较大。”
此外,目前的工资统计也有其局限性。现行的工资统计范围只是城镇国有、集体单位以及其他规模以上企业,没有包括工资水平通常偏低、增长较慢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果把这部分劳动者统计进来,统计数字肯定会有变化,平均工资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将会降低和减慢。不过,伴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大多数工薪劳动者工资增长的整体水平相信还是明显高于CPI增幅的。”
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货币政策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投资或消费的减少。它被用来说明这样一种现象:政府扩大财政支出,目的在于扩张总需求,但结果总需求中政府支出部分扩大了,私人支出反而减少了。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是由于政府扩大购买和增加公共工程方面的支出,使市场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在供给没有及时增加时,价格必然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必然因价格上升而减少,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使得企业筹资成本增加,导致私人投资下降,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与消费。挤出效应的存在,增加了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实施的困难。
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在不充分就业情况下,挤出效应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扩大支出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越多,但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又引起私人投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又减少很多,也就是说“挤出效应”也很大。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区别
(2)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3)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水平的敏感程度。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国民收入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交易需求的增加也就越大,“挤出效应”也就越大。因为在货币供给量既定的条件下,用于满足交易性需求的货币量增加,必导致用于满足投机性货币需求量减少,引起利率上升,私人投资下降。
情人节那天为什么玫瑰花价格猛涨而巧克力价格基本不变
因为巧克力耐储存,玫瑰不行,所以巧克力可以提前准备很多,而玫瑰的供应量有限,不能在短时间大量供应。加上情人节玫瑰花需求量飙升,所以涨价。
从弹性系数来分析
平均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区别?
人均粮食消费量与人均粮食产量都是平均指标吗?
人均粮食消费量是平均指标,就是将总体的粮食消费总量,与人口这样一个总体的总量进行对比获得的结果。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1)指标的含义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是在一个同质总体内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的比例关系。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四分位数: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50%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四分位数,也称四分位点。
金融危机与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告诉我们,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呈现周期性的。在一个经济周期里有: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发展阶段。而目前的金融危机应该就是经济周期里的危机阶段。不同的特点是,传统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工厂的大量破产,银行的大量倒闭。而现代的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也就是股市的大幅下跌,金融机构的破产。也就是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前一阶段的繁荣就暂告一段落,从此就步入了危机阶段。而危机阶段结束后,还将要经历萧条阶段经济才能走出低谷,步入新的经济复苏阶段、经济繁荣阶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